原创 为什么白茶压饼,市面上十有八九选寿眉?白毫银针不适合压饼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冬至一过,年关不远。

年节的氛围,已经在悄然酝酿。

过年过节,为了增添仪式感,少不了好茶相伴。

翻一翻过去这些年自己入手的好茶,拆一饼老茶饼煮茶。

任茶香慢慢氤氲,岁月生香。

喝多许久白茶后,不知大家有没有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白茶饼里面,以寿眉居多。

这倒也不是说,白毫银针、白牡丹不适合压饼。

而是在数量级别上,它们不能同日而语。

寿眉饼,才是白茶压饼的绝大多数!

若要一问到底,白茶寿眉压饼的情况为什么这么常见?

大致理由离不开这4点。

《2》

一、寿眉的产量基数大

白茶里,按产量进行排位。

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秋寿眉。

春秋寿眉相加,年产量可比银针、牡丹多。

白茶里,银针难得,每年可采茶的时间有限。

时间一过,难以顺利采到饱满粗壮,旗枪明显的芽头。

再去采摘,只能采到牡丹王。

虽然,白茶白牡丹的等级分类众多。

特级白牡丹(牡丹王)、高级白牡丹、一级白牡丹、以及二、三级白牡丹等。

但白牡丹的采摘,集中在春茶季中段。

每年清明过后不久,随着气温回升,叶片逐渐舒展变大,又到了春寿眉的采摘季节。

到了秋茶季,更是秋寿眉的主场。除了特意定制,极少会产秋牡丹。

算下来,以“年”为单位,寿眉才是白茶里的高产冠军。

不论散茶饼茶,寿眉在白茶江湖内登场露面的次数都不会少。

《3》

二、寿眉散茶蓬松

上文提到了白茶的产量规律。

从白毫银针、白牡丹,到春、秋寿眉,逐渐递增。

与此同时,连干茶蓬松程度,也呈递增规律。

白茶银针只是芽头,没叶片没茶梗,占不了多少空间。

白牡丹虽有叶片,但以嫩叶为主,芽叶娇俏。

至于一芽三叶、四叶为标准,连梗带叶采下的寿眉,散茶会明显蓬松许多。

梗叶舒展的秋茶寿眉,更是如此。

新茶加工出来后,装箱封存。

满满当当的大纸箱,装白毫银针的话,压力不大。

但对于秋寿眉散茶来说,情况则相反。

个中道理,类似一斤棉花和钢铁,视觉对比明显。

寿眉散茶蓬松,大量仓储时,比较占库存空间。

为了节省库存压力,留出充足的藏茶空间。

将部分寿眉散茶压成茶饼,势在必行。

《4》

三、优质寿眉压饼易出枣香

对枣香爱好者来说,买白茶饼,第一顺位考虑的肯定是寿眉。

白茶寿眉的梗叶看似粗犷,但在其嫩梗与成熟鲜叶内部,积累着不少养分风味物质。

以植物的生长规律看。

比起细芽嫩叶,白茶寿眉的叶片发展更成熟,光合作用效率更高。

依靠光合作用合成的天然可溶性糖、胶质物、以及其余养分物质,集中在梗叶内。

将散茶压成茶饼时,受到蒸压外力影响,梗叶内部适当压出部分“茶汁”。

这些汁液,富含大量可溶性糖、胶质等茶味物质。

在压饼定型过程中,能充当天然粘合剂,帮助叶片与叶片,叶片与茶梗的粘合塑形。

后期转化时,能促进枣香的出现。

产区环境好,内质充足的寿眉压饼后,出现枣香的几率更大。

如果是散茶,发酵程度有限,叶片尚且保留着完整状态,寿眉散茶陈化出来的香气大多是药香、陈香、粽叶香、干荷叶香等,而非果香(含枣香)。

如果是将银针、牡丹压饼,由于它们的嫩芽细叶内部积累的茶味,与寿眉的风味组成有别。

白牡丹饼、白毫银针饼等,出现药香、陈香、花香、稻谷香的几率高,但并没有枣香。

对白茶枣香爱好者来说,茶饼种类虽多,但陈年寿眉饼的枣香,风味独特,香气悠扬,无可替代。

《5》

四、寿眉压饼难度低

将梗叶舒展的寿眉压成茶饼,成功概率更高。

毕竟,寿眉有叶片、有茶梗。

压饼期间,茶叶内部还留流出由可溶性糖、天然胶质组成的汁液,帮助茶饼塑形,不易散开。

而白毫银针压饼,比较考验制茶师傅的功力。

压饼力道过重,会破坏银针的鲜。

但压饼受力不足,密披茶毫的芽头,又难以抱成团,压饼不呈现,一碰就散。

早期在压饼工艺不熟练,白茶产量有限的时候,将银针压饼的情况极少见。

近些年,哪怕白毫银针的产量慢慢跟上去后,遇到一饼技术出色的银针饼,也很难得。

其实,原料好+压饼技术好的白毫银针饼,茶味比起散茶,更多一分鲜醇。

若是好奇,买一饼小小的100克银针饼感受,未尝不可。

至于寿眉饼,许多茶客已经不陌生。

产量技术大,价位相对亲民,压饼后能出现枣香等。

多重因素重叠,是寿眉饼常见的主因!

《6》

三九隆冬,煮一壶枣香馥郁的老白茶过冬,很应景。

冬天喝白茶,煮茶是一大热门。

不过,在煮老白茶时能发现这样的规律。

朋友圈里,大家翻牌子最多的,还是寿眉饼。

煮散茶的情况,不算多。

虽说,只要年份足,散茶饼茶都适合煮。

但原汁原味的散茶寿眉,即便陈化了三五年,茶味依旧是清醇为主。

盖碗冲泡,风味感受更好。

等到茶味泡淡,再煮叶底也不迟。

如果是甘醇的饼茶,情况略有不同。

哪怕直接撬出一小块干茶,放进煮茶壶内,添水煮茶。

煮开后,倒出茶汤。

甘、醇、糯、滑,别有风情!

喝茶喜欢喝醇一些口感的人,肯定能爱上这一分美妙滋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发布于:福建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