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课程:洛阳新区教育的一个创举] 洛阳新区欢乐教育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19-02-02 03:41:46

  如何实现学校和家庭的互动,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是一个正在困扰着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问题。洛阳新区教育局开设的“家本课程”,在这方面做出了很有价值的的尝试。   “家本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延伸,它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此辐射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这就像是一个圆,起始点均在学校,却连接起了家庭和社会这些环节或链条……
  
  家本课程的缘起:“刀尖上的舞蹈”
  
  从洛阳八中实验初中向南五公里,就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步行能让学生们获得体能训练;学生们在白居易陵园打扫卫生,以此换取免费入园的实惠,既能让学生们知道文明旅游应自觉自律,也懂得了“没有免费午餐”的道理;徜徉于白居易诗词碑廊,既可饱览真隶篆草不同书法之作,也领略了中国文字的渊源演变;拜谒白居易墓,追忆一代先贤巨匠,大唐情事也会让学生们重温那段历史;中午野餐,正好讲一讲野外生存知识,“不留任何垃圾、不伤一草一木”的劝导也不失为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而后去龙门东山看地质岩层,是很好的地理教学;龙门山,伊河畔,千古不易的生态环境,让一路走来的学生们见识了地质生物的此消彼长……
  这,就是我们策划并编写出的一个带有探索性质的活动方案。见此方案,众口一词都说好,但一涉及实施,大家都有了畏难情绪,都有种临渊履冰的感觉。2004年,全国接连发生了好几起校内外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当时,河南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接连不断地星夜下文,对集体外出既不提倡更不允许,用词之严厉前所未有。
  这一综合性探究课方案,是由教育局主持由洛阳八中实验初中多学科教师按新课改要求研究、创设和编写的。禁令面前,教育局该怎么办?难道也一禁了之?否则,如有闪失,撤职查办必殃及一干人等,那将是不能承受之重,任何解释都将为时已晚。于是,大家都在观望我的态度,迫使我必须在两难之下作出抉择。想课改之艰难,再想学生的安危风险,当时的我确实犹豫再三,举棋不定。
  课程改革,需要坚定的执行者。如果有意外,最坏的结局也无非是弃官重执教鞭。这让我反而感到某种坦然。旋即,我便拍板决定实施这一方案,并且再三声明:“出了问题我负责。”临到方案付诸行动的头天晚上,我失眠了。但凡想到学生的安全问题,那种焦虑无以言表。此前,曾有同事说:“我们何必在刀尖上跳舞呢?做有风险,不做没有任何风险。我们没必要在涉及学生安全这一刀尖上跳舞,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此言不虚。可真实的态势又让我们别无选择――几十所学校的师生们正在看着我们,难道我们全力推进的课程改革就这样见风不见雨?我们的诚意又在哪里?然而,万一出事怎么办?深夜,我拿起电话与班子成员一一通话,让大家明天务必放下其他任何工作,在通往龙门石窟的重要路口值勤站岗。随即,我又把电话打给教研室主任,让他带领所有教研员同期前往学生明天活动的白园等处,目的就是当好安全员。在通知学校校长时,我特别强调“老师一个都不能少”,要求教师们务必完成易出事故地段的安全守护任务。而且,我要求大家务必做到“内紧外松”,无论如何都不能妨碍学生们野外活动的愉快心情……打完这些电话,已是凌晨时分,我几乎彻夜未眠。
  令人无比欣慰的是,这一大型户外活动不仅效果奇好,而且一切顺利,无任何意外发生。莫名其妙的是,第二天我就开始生病,而且一病十天。带病上班的那些日子里我深感后怕,对许多人都说过“以后咱再不做这劳神、劳力更劳心的事了”。大家深有同感、无比真挚地附和着说:“咱再不敢在涉及安全和收费这一刀尖上跳舞了。尽管是改革,稍有闪失代价太大。”
  我一始作俑者,风险自担无需解释,万一连累大家我心何安?事实上,这种利用校外资源进行综合性实验的尝试就此偃旗息鼓,而我自己则始终于心耿耿、难以释怀。这么好的课改项目怎么就做不下去呢?我的同事们也有类似看法:不干,又真不忍心放弃,因为综合性探究活动课真是一件好事。不能如愿以偿,似乎可以归结为教育和现实的集体浮躁,事实上我们同样面临着“安全、收费和应试质量”这三座大山的挤压。弃之不舍,爱亦无能,总有别样滋味在心头,却又总有一种萌动的期盼。每见学校申请集体外出活动的报告被搁置不予批准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远不只是一种酸楚,甚至有种愤懑。我常对大家说:“体育课怕孩子磕着,外出活动怕孩子伤着,集体活动怕出意外事故,我中华民族的下一代难道真要变成虚弱得不堪一击的温室生物?”
  寻找出路下,我们把视线最终投向了学生家庭。能不能借助家庭的力量来完成学校课程标准中亟需完成的部分教学内容?学校,固然有安全、收费等顾虑,但与学生家庭联手互动,是否能够兼收“课程改革、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成才”这三重之效?
  在缜密论证下,我们将这种思考或尝试姑且称做“家本课程”。我们的表述是,“家本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延伸,它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此辐射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这就像是一个圆,起始点均在学校,却连接起了家庭和社会这些环节或链条……
  “家本课程”概念的提出,不仅让我们的眼界豁然开朗,还让我们在纠缠难解、见仁见智的不同教学理念中真正找到了可以驾驭的感觉,有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由于有了“家本课程”,洛阳新区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课程层级,事实上就比国家规定的三个课程层级又多了一个层级,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家本课程。由此,我们的工作更有某种预见性,因为我们的举措行止都像是在观看一盘棋局,足以谋定而后动。
  
  家本课程的构成元素与实践案例
  
  在我们的实践中,家本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延伸,是在学校的指导和建议下,由学校、家庭即教师、家长和学生依照成型方案共同完成的探究性课程或活动课程。
  我们先后发动并主持创设、编写、组织实施了“家校联欢”“走进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参观洛阳八路军办事处”“银杏山庄探秘”“龙门海洋馆探秘”“洛阳牡丹花会寻芳”“河洛跳绳节”等一系列家本课程或活动,不但有效地落实了课改中综合性探究课的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还引领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健康生活,收获了许多鲜活生动的幕后花絮,甚至不乏意外之喜。
  以下,是我们洛阳新区教育几个家本课程案例,简介如下:
  ▲“集美家居”杯首届河洛跳绳节
  课程目的:通过学生、家庭全面参与跳绳活动,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跳绳知识和运动技能;跳出健康,跳出快乐,跳出和谐;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发扬体育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树立运动第一、健康第一的观念,倡导全民健身,营造健康家庭;丰富家庭假日生活,引导家长健康消费;“小手拉大手”共创和谐社会,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振奋一整天,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课程内容:跳绳的历史起源,跳绳的健康科学数据,跳绳对身体健康的益处,跳绳的方法,技巧跳绳的竞技规则等知识,还有学生及家长的跳绳记录、跳绳感受,校外遇到意外或非法侵害时的避险及预防伤害的方法、技巧、知识。
  ▲龙门海洋馆探秘
  课程目的: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倡导家长与学生理智消费。在游览洛阳龙门海洋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崇尚科学、珍视环境、爱护生物、深化亲情教育。利用该馆科技展示厅和内陆少见的海洋生物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师教学资源,扩展学生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科学》和《生物》课程标准为参照编制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最直观且可以互动的教具,为家庭的假期消费作出有益引导。
  课程内容:设置地理环境、风沙防治、机械运动、声、光、电、磁、力等科学知识的实践环节,安排海洋生物的形态、运动与行为、繁殖发育与生存环境的观察与探讨环节,融入人与自然的生存体验与反思空间,渗透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科学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
  ▲走进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课程目的: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大自然,领略隋唐遗风:镂空的城墙剪影、精致的亭台楼榭、嶙峋的泰湖山石……感受家乡洛阳的新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语文、地理、生物学科知识的巧妙渗透,拓展学生学习方式。
  内容设置上参照地理、生物、语文、英语课程标准编制,充分开发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编入课程,设计探究性题目。如判断水流的方向、水渠中水闸的设计等这类课堂上较为抽象、实物观察更为直观的体验题目,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探究完成。
  课程的实施利用“十一”黄金周假期时间,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不影响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家长也有时间参与。通过学生的作业达成度、实施过程中的表现、音像资料及实施后自我评价或感言等,教师、学校、学生、家庭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能收获亲情。
  ▲“永恒的文明”
  洛阳以13朝古都著称,洛阳博物馆数量可观的历代文物珍品,形象地反映了洛阳经济、政治、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因地制宜地开展家本课程“永恒的文明”,使学生了解古都辉煌的历史,感受丰厚的河洛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走出教室,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历史,使学生在真实的史料面前,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驻足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面前,让学生能够认识古典艺术和精美工艺。
  内容编制上结合历史、美术课程标准,从洛阳的沧桑巨变看待人类历史发展,以获“管中窥豹”的效果。知识篇、探究篇、感悟篇将引领家庭展开实践活动,增加亲情,健康度假,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在时间安排上,利用较长的寒假假期,引导家庭科学消费、合理安排,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度过一个充实、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促使家庭的学习参与也步入良性循环,学中有乐,乐中有学。
  
  共同参与的“家校联欢”让所有人水乳交融
  
  任何教学活动都可以统称为教育活动,一旦严谨、系统、制度化到一定程度,就上升为程序化或程式化的课程,如应试学科课程。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之所以会出现少、慢、差、费的现状,原因之一就是大家只把应试学科当成课程严谨地、认真地去上,而其他教育活动则不被重视,在人、财、物的配置上缺少长效管理,至少是重视不够、力度不够。鉴于此,我们把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设计、安排成像应试学科课程那样去实施,教育教学效果也就有了显著的变化。
  就拿“家校联欢”这一“家本+校本”课程来说,它的设置、开发、设计、编写、组织、实施都按照课程的标准去进行,这一课程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年的“五一”假期和“十一”黄金周,我们都会安排全区初中的“家校联欢”课程,每学期一次,三年初中共六学期,这种家校活动就有六次之多。活动的主题是固定的,如初一上学期(“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活动主题是“我成长、我快乐”;初一下学期(“五一”假期)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二上学期是“成长没有烦恼”;初二下学期是“蓝色畅想”;初三上学期是“时刻准备着”;初三下学期是“庆五四、迎中考、感恩父母、答谢老师”。
  这六个主题都是依据初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而编制的。例如“我成长、我快乐”,即当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时,在“家校联欢”中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告知他们初中学习生活的一些事情,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所准备,能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再如“没规矩不成方圆”――此时的初中生正当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因此规则训练、法制教育尤为重要,我们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节目形式,教育学生要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又如“成长没有烦恼”――这一阶段的学生们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生理和心理的矛盾急剧增长,因此大多会遭遇到成长的烦恼。这时,需要我们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去告诉他们,要理性地看待事物,要化成长中的烦恼为欢乐,使自己较平稳地度过青春骚动期。又如“蓝色畅想”,这一主题是想让初中的学生展开想象力,对明天充满憧憬。告诉他们“没有遐想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此外,如活动主题“时刻准备着”和“庆五四、迎中考、感恩父母、答谢老师”,目的都是让学生们要争分夺秒地去学好功课,为行将到来的中考秣马厉兵。
  在上述家校联欢活动中,我们对节目形式的安排也力求相对固定,即在每场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出现20个节目,其中半数以上属于新增添的节目。这样一来,所有初中学生都能参与、经历和感悟到七十余种节目,始终吸引着他们的注意。而且,我们的“家校联欢”还要求每位学生在这三年六次的演出中,至少登台表演一次,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样,至少50%的家长也要登台参与演出,家长、老师、学生同歌共舞,以促进家校沟通、师生沟通和亲子沟通。
  在节目的来源上,我们要求渐次加大原创节目的质与量,逐年减少引进或模仿的节目。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家校联欢”中,各学科课程的教师们还被要求围绕不同的主题,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填充其中,不但要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还以此大大拓宽了学科教师的教学思路。
  由于我们把“家校联欢”当成课程去设计和实施,其整体安排则较为缜密,既没有在整个课程的安排上喧宾夺主,也不会影响其他教学活动。我们的做法是,既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又要将“家校联欢”的课程融入于教学之中,因此需要系统的安排。比如,定于“五一”假期的“家校联欢”活动,几乎所有的节目都是在放寒假前预先布置好的,家长、学生和老师们可以利用寒假准备节目。同样,“十一”黄金周的“家校联欢”,也是在暑假前提前布置的。
  
  家本课程的“命门”不在社会承认而在高层认同
  
  目前,洛阳新区的家本课程由于具备了实施原则和系统化编制,不仅已具雏形,而且被证实为可行。
  其实施原则,除了和其他课程有着相同原则之外,还具备以下原则或标准:
  1. 螺旋式上升原则:例如,继2007年由我们首创的第一届河洛跳绳节之后,每年国庆节期间我们都会在跳绳节上不断推陈出新,对参赛的学生选手不仅有“花样跳绳”的测评要求,还要有“耐力跳绳”的测评要求,就像考试一样,有不同等级的综合测评标准。
  2.化整为零的原则:像河洛文化五千年历史寻踪,就是让学生一点一滴地去做,去收集整理,也就是像蚕吃桑叶那样,对河洛文化五千年的历史一点一点地去寻觅、去“消化”。
  3. 创意原则:校本课程中的“家校联欢”最能体现创意原则,无论是节目的形式,还是节目的内容,甚至台上台下的互动,无不激发学生、家长、教师的灵感,以致有激情演绎和创造性的表现。
  4. 调查研究原则:这一原则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洛阳有众多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和国有大型企业,还有九省通衢、商贾云集、全国十大市场之一的关林市场,这些都给调研考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编制各类家本课程,意在指导家长和学生组成以家庭为单位的调研小组实地考察,效果极佳。
  在洛阳新区教育界,家校活动之多是有目共睹的。
  元旦,我们的小学有家校联欢;春节,有春联调查;4月的牡丹花会则有国花探究;5月的初中均有家校联欢,7月则有龙门海洋馆探秘等一系列暑假调查研究型家本课程;10月,更有我们一手打造的“河洛跳绳节”。每逢周末,我们几乎都有形式多样的家本课程,从历史寻踪到关林市场商品流通的调研报告,不一而足。
  在我们看来,虽然不能强硬地要求家长们必须践行家本课程,但我们可以争取社会各界的认同,甚至我们还试图联合起妇联、共青团、关工委这样的组织,以倡议书的形式向千家万户倡导家本课程,并唤起大家的共鸣。
  唯有如此,那些富有创新精神并执著于在教育领域探索发现的广大教师才不会再有“刀尖上跳舞”的恐惧,更不会有“木秀于林”的孤独。
  责编:唐河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