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载:“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可见在遥远的古老中国就有了“食疗文化”的药膳传统。先民们用逐渐总结的智慧因时、因地、因人、因证地引药入膳,调养身心。

药膳之旅也许要从简单的一杯石斛汁说起,在石斛还需要人工采摘的年代,被称为“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因为生长在条件极为苛刻(多为高于海拔1500米)的绝壁上,需要采药人攀崖走壁,不辞辛劳。而现在,石斛的栽种技术让我们更方便得到它,药用或膳食,或仅仅榨上一杯新鲜的石斛汁,都那么惬意简单。

——养颜百合,《中国药典》有记载:“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味甘性寒”,这无疑是适合女性食用一道膳食。

——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宝的阿胶与红枣、其他辅料一起制作出了红枣阿胶冻。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红枣益气补血、健脾和胃,故人们尤其喜爱在寒冷的冬季选择这道膳食来滋补身体,对于手脚容易发凉的症状非常有帮助。

这里还有颜值高且内在富含天然植物盐、氨基酸、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凉拌冰草、清热补虚,养肝明目的粉蒸枸杞苗、石斛豆腐、杜仲观音鱼、健脾牛肉以及当地的特色绣球菌等食物。如果把每一味药膳的故事串联起来,恐怕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