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安徽省考申论技巧:善用题干信息理清归纳概括作答思路
安徽中公教育
2021-04-07 20:02:02
归纳概括题型作为申论考试的基础能力考查,在国省考中频频出现,分值基本稳定在15-20分,字数为150-300字。其作为基础题型其难度相较于其他题型来说较低,但其背后考查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及总结提炼等能力却也是破解其他题型的基础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高效的作答归纳概括,对于考试而言是重中之重。唯有会用、善用题干信息理清归纳概括题型的作答思路,才能为材料阅读指明作答方向!下面跟中公教育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步:明确题型抓住对象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运用解题方法破题的前提是明确题型。当题干中让我们找一个单一要素时,便可以明确本道题目是一道归纳概括题。而归纳概括题目的核心就是明确概括对象,其概括对象多以问题、原因、影响等提示性词汇示人,在材料梳理时需重点关注提示性词汇。
第二步:确定材料划定范围材料为王是申论作答的基本原则,题干中出现的材料范围无疑为作答划定界限。它虽不起眼容易忽略,但其作用却举足轻重,这一范围不仅能大幅减少阅读负担,而且能明确答案出处,帮助我们进一步拨开答案要点的重重迷雾。
第三步:明确题干限定信息题干限定信息一般位于概括对象之前,可能会通过主体限定,如地名、人名等,或要素限定,如做法、结果及背景等示人,其与概括对象均为归纳概括破题的核心。明确题干限定信息,才能知晓在材料需概括什么要点。
第四步:合理排序梳理思路将上述三个步骤梳理出来的碎片信息按照“材料范围+限定信息+概括对象”的顺序串联,便能够理清归纳概括题型的作答思路。在材料梳理中把握这一作答思路,方能抓住答案要点。建议同学们将作答思路写在给定材料的上方,保证梳理材料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不会因为来回翻阅试卷而影响答题节奏。
为帮助大家理解,特选取以下题目作为示范:
请根据“给定资料2-3”,归纳概括老姚、老唐等基层干部能落实好上级政策规定的主要原因。( 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1.明确题型抓住对象:题干出现“归纳概括”字眼且概括对象为主要原因,明确该题目为归纳概括题;主要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者引发某种事情的条件,因此在材料梳理中不仅需关注原因词,还需关注结果之前出现的因素。
2.确定材料划定范围:该题目限定材料为2-3,答案必定出自于这两则材料。
3.明确题干限定信息:题干中第一个限定词为主体限定,即老姚、老唐等基层干部,原因的出现一定离不开这些主体。第二个限定词汇为结果限定,即落实好上级政策,其为原因带来的结果。
4.合理排序梳理思路:在给定资料2-3中寻找老姚、老唐等基层干部,看其是否落实好上级政策并概括落实好上级政策之前的因素。
通过上述题目解析我们可以发现,破解归纳概括题干需要抓住两个核心,首先需明确所作答题目的概括对象,并明确需要在材料中寻找那些提示性词汇,其次用题干限定词来梳理答题思路,明确作答方向,希望未来同学们能够运用减法思维抓中关键信息,让归纳概括题型的作答事半功倍!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