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立减

 1 

 

2021

年德州中考试题解析

——

语文

 

宋人蒋捷在一首词里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描写光阴匆匆。转眼又是

新一年的考试季,今年的中考试题比起往年来还是变化比拟大的一年,现

解读如下:

 

总述

:在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不变的情况下,试题由

120

分变为

150

分。

且试题组成由三局部: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变为四局部:积累、阅

读、应用和写作。外表上看来变化挺大,但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变化。首先

时间不变,题量就不可能改变,只能在分值上各题进展相应的增加。

2021

年总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

120

30

40

50

100

25

33

42

2021

年总分:积累〔包括应用〕:阅读:写作=

150

38

52

60

100

25

35

40.

,两年分值比差不多。试题由三局部变为四局部,实际上是把

原“积累与运用〞中的“综合性学习〞单独拿出来成为“应用〞,这样做

应更合理,更有试题梯度差。

 

分述

 

一、积累〔

28

分〕

 

去年

30

分,其中综合性学习

6

分,所以积累局部去年

24

分,占总试卷比,

今年与去年相当。去年的考点有字音、字形、成语、文化常识、病句、名

著、默写和综合性学习八个,今年改变为书法、音形、词语、文化常识、

默写和名著六个。病句放在了应用局部考察。

 

1.

书法

。是今年新增考点。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局部。书法

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

的表达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

术瑰宝。我们考察点并不落在写字上,而是放在根底的书法艺术欣赏。详

细来说弄明白主要的书体开展演变情况和各代重要书法家,特别是王羲之

和楷书四大家。这在教材里都有专门的讲解,在北京等省市的中考试题里

均有涉及,在重视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考察书法也是大势所趋。先把

A

C

两项排除:

A

项为隶书,

C

项为行书。其余两项中

B

要方正些,横粗竖细

应为颜体,而另一个

D

项瘦硬些,无疑是柳体。试题难度较低。

 

2.

音形

。原为两个题,音与形的考察各一个,现合并为一个。它们是学习

语文的基石,在义务教学阶段考察是必须的。但因为考察重点是记忆,过

于强调对教学负面影响较大,所以相对弱化。通过给详细语段的形式来考

察,难度往往就会降低。此题考察的这几个词语,在教材中都出现了,也

是常用字,难度较低。

 

3.

词语

。词语运用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但在考察范围上,我们是逐年扩

大。过去重点考察课内成语运用,然后参加课外成语的考察,又逐渐过渡

到考察一般词语,现又参加对熟语、歇后语等,几乎涵盖了汉语词汇的所

有内容。因为我们发现学生在作文和日常交流中书面语特征突出,词汇量

小,语库趋同化。所以通过调整考察范围,让学生的语汇更丰富、更鲜活、

更有个性。另外,也通过以当下生活语料为语境,要求考生要在日常生活

中学习语文,而不是死记硬背、靠大量刷题习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