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建建筑实务教材_第1页
2018年二建建筑实务教材_第2页
2018年二建建筑实务教材_第3页
2018年二建建筑实务教材_第4页
2018年二建建筑实务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建筑实务教材2A310000建筑工程施工技术2A311000建筑工程技术要求2A311010建筑构造要求2A311011民用建筑构造要求一、民用建筑分类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寓、宿舍等,公共建筑如图书馆、车站、办公楼、电影院、宾馆、医院等。(1)住宅建筑按层数和高度分类: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高度不大于27m〕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7m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3〕按建筑物主要构造所使用的材料分类可分为:木构造建筑、砖木构造建筑、砖混构造建筑、钢筋混凝土构造建筑、钢构造建筑。二、建筑的组成建筑物由构造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组成。1.构造体系构造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一般将其分为上部构造和地下构造:上部构造是指根基以上局部的建筑构造,包括墙、柱、梁、屋顶等;地下构造指建筑物的根基构造。2.围护体系建筑物的围护体系由屋面、外墙、门、窗等组成,屋面、外墙围护出的内部空间,能够遮蔽外界恶劣气候的侵袭,同时也起到隔声的作用,从而保证使用人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门是连接内外的通道,窗户可以透光、通气和开放视野,内墙将建筑物内部划分为不同的单元。3.设备体系设备体系通常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其中供电系统分为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两局部,强电系统指供电、照明等,弱电系统指通信、信息、探测、报警等;给水系统为建筑物的使用人群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排水系统排走建筑物内的污水;供热通风系统为建筑物内的使用人群提供舒适的环境。根据需要还有防盗报警,灾害探测,自动灭火等智能系统。三、民用建筑的构造1.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1)荷载因素的影响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载有构造自重、使用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等,在确定建筑物构造方案时,必须考虑荷载因素的影响。(2)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的影响是指风吹、日晒、雨淋、积雪、冰冻、地下水、地震等因素给建筑物带来的影响,为了防止自然因素对建筑物的破坏,在构造设计时,必须采用相应的防潮、防水、保温、隔热、防温度变形、防震等构造措施;人为因素的影响是指火灾、噪声、化学腐蚀、机械摩擦与振动等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在构造设计时,必须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3)技术因素的影响技术因素的影响是主要指建筑材料、建筑构造、施工方法等技术条件对于建筑建造设计的影响。随着这些技术的开展与变化,建筑构造的做法也在改变。例如,随着建筑材料工业的不断开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出现,而且带来新的构造做法和相应的施工方法。同样,构造体系的开展对建筑构造的影响更大。因此,建筑构造不能脱离一定的建筑技术条件而存在,它们之间是互相促进、共同开展的。(4)建筑标准的影响建筑标准一般包括造价标准、装修标准、设备标准等方面。标准高的建筑耐久等级高,装修质量好,设备齐全,档次较高,但是造价也相对较高,反之那么低。建筑构造方案的选择与建筑标准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属于一般标准的建筑,构造做法多为常规做法。而大型公共建筑,标准要求较高,构造做法复杂,对美观方面的考虑比较多。2.建筑构造设计的原那么(1)稳固实用构造做法要不影响构造安全,构件连接应稳固耐久,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有足够的整体性,安全可靠,经久耐用。(2)技术先进在确定构造做法时,应从材料、构造、施工等多方面引入先进技术,同时也需要注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实际。(3)经济合理在确定构造做法时,应该注意节约建筑材料,尤其是要注意节约钢材、水泥、木材三大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4)美观大方建筑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筑要做到美观大方,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也就是说必须依赖构造设计来实现。3.民用建筑主要构造要求(1)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的高度,其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2)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其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以下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内: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通信设施和空调冷却塔等。(3)不允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地下建筑及附属设施包括:构造挡土墙、挡土桩、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根基、化粪池。地上建筑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人口、集水井、采光井等;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以下规定:1)在人行道路面上空:①2.50m以上允许突出的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②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m,并不应大于3m;③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2m;④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深度不宜大于3m。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空调机位、窗罩,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4)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室内净高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当楼盖、屋盖的下悬构件或管道底面影响有效使用空间者,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下悬构件下缘或管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5)地下室、半地下室作为主要用房使用时,应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要求: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居住建筑中的居室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内;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采取措施;建筑物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6)超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架空层及避难层的净高不应低于2m。(7)建筑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①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宜小于0.55m;②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间距不应小于0.70m;③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④双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⑤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5m;无障碍盆浴间短边净宽度不应小于2m;⑥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m;(8)台阶与坡道设置应符合: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lO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高差缺乏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9)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以下规定:栏杆应以稳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标准规定的水平荷载;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10)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m;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11)墙身防潮应符合以下要求:砌体墙应在室外地面以上,位于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肪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离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侧面加设防潮层;湿度大的房间的外墙或内墙内侧应设防潮层;室内墙面有防水、防潮、防污、防碰等要求时,应按使用要求设置墙裙。(12)门窗与墙体应连接结实,且满足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的要求,对不同材料的门窗选择相应的密封材料。(13)屋面面层均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但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不燃烧体屋面的基层上可采用可燃卷材防水层;屋面排水应优先采用外排水;高层建筑、多跨及集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应采用内排水。采用架空隔热层的屋面,架空层不得堵塞;当其屋面宽度大于10m时,应设通风屋脊。(14)民用建筑不宜设置垃圾管道;如需要设置时,宜靠外墙独立设置,其用材及构造应符合标准规定;管道井、烟道、通风道和垃圾管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统,并应用非燃烧体材料制作;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2A311012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一、室内光环境〔一〕自然采光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需要获得冬季日照的居住空间的窗洞开口宽度不应小于o.60m。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有天然采光。除严寒地区外,住宅的居住空间朝西外窗应采取外遮阳措施,住宅的居住空间朝东外窗宜采取外遮阳措施。当住宅采用天窗、斜屋顶窗采光时,应采取活动遮阳措施。〔二〕自然通风每套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有自然通风。住宅的平面空间组织、剖面设计、门窗的位置、方向和开启方式的设置,应有利于组织室内自然通风。单朝向住宅宜采取改善自然通风的措施。公共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局部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屋顶透明局部的面积不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三〕人工照明1.光源的主要类别热辐射光源有白炽灯和卤钨灯。优点为体积小、构造简单、价格廉价;用在居住建筑和开关频繁、不允许有频闪现象的场所;缺点为散热量大、发光效率低,寿命短。气体放电光源有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钠灯、氙灯等。优点为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灯的外表亮度低、光色好、接近天然光光色;缺点为有频闪现象、镇流噪声、开关次数频繁影响灯的寿命。2.光源的选择开关频繁、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等场所,宜采用热辐射光源。有高速运转物体的场所宜采用混合光源。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必须选用能瞬时启动的光源。工作场所内安全照明的照度不宜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的5%;备用照明〔不包括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场所〕的照度不宜低于一般照明照度的10%。图书馆存放或阅读珍贵资料的场所,不宜采用具有紫外光、紫光和蓝光等短波辐射的光源。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办公室、阅览室、计算机显示屏等工作区域,宜控制光幕反射和反射眩光;在顶棚上的灯具不宜设置在工作位置的正前方,宜设在工作区的两侧,并使灯具的长轴方向与水平视线相平行。二、室内声环境〔一〕建筑材料的吸声种类(1)多孔吸声材料:麻棉毛毡、玻璃棉、岩棉、矿棉等,主要吸中高频声能。(2)穿孔板共振吸声构造:穿孔的各类板材,都可作为穿孔板共振吸声构造,在其构造共振频率附近有较大的吸收。(3)薄膜吸声构造:皮革、人造革、塑料薄膜等材料,具有不透气、柔软、受张拉时有弹性等特性,吸收其共振频率200—1000Hz附近的声能。(4)薄板吸声构造:各类板材固定在框架上,连同板后的封闭空气层,构成振动系统,吸收其共振频率80~300Hz附近的声能。(5)帘幕:具有多孔材料的吸声特性,离墙面1/4波长的奇数倍距离悬挂时可获得相应频率的高吸声量。〔二〕噪声1.室内允许噪声级住宅卧室、起居室〔厅〕内噪声级:昼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45dB,夜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37dB;起居室〔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45dB。住宅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分隔卧室、起居室〔厅〕的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RW+Ctr)应大于45dB;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的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RW+Ctr)应大于51dB。2.噪声控制对于构造整体性较强的民用建筑,应对附着于墙体和楼板的传声源部件采取防止构造声传播的措施;有噪声和振动的设备用房应采取隔声、隔振和吸声的措施,并应对设备和管道采取减振、消声处理;平面布置中,不宜将有噪声和振动的设备用房设在主要用房的直接上层或贴邻布置,当其设在同一楼层时,应分区布置;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闻内设置吊顶时,应将隔墙砌至梁、板底面;采用轻质隔墙时,其隔声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三、室内热工环境〔一〕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外表积F0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0的比值〔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与户门的面积〕。严寒、寒冷地区的公共建筑的体形系数应不大于0.40。建筑物的高度一样,其平面形式为圆形时体形系数最小,依次为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他组合形式。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围护构造的热阻与传热系数:围护构造的热阻R与其厚度d成正比,与围护构造材料的导热系数λ成反比;R=d/A;围护构造的传热系数K=l/R。墙体节能改造前,须进展如下计算: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保温材料的厚度、墙体改造的构造措施及节点设计。〔二〕围护构造保温层的设置1.围护构造外保温相对其他类型保温做法的特点外保温可降低墙或屋顶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构造的耐久性,可减少防水层的破坏;对构造及房屋的热稳定性和防止或减少保温层内部产生水蒸气凝结有利;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防止热桥内外表局部结露。内保温在内外墙连接以及外墙与楼板连接等处产生热桥,保温材料有可能在冬季受潮;中间保温的外墙也由于内外两层构造需要连接而增加热桥传热。间歇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内保温}连续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外保温。旧房改造,外保温的效果最好。2.围护构造和地面的保温设计控制窗墙面积比,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不大于0.70;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构造转角或交角,外墙中钢筋混凝土柱、圈梁、楼板等处是热桥:热桥局部的温度值如果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会造成外表结露;应在热桥部位采取保温措施。3.防结露与隔热冬季外墙产生外表冷凝的原因是由于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墙面的温度过低。要使外墙内外表附近的气流畅通;降低室内湿度,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防止夏季结露的方法:将地板架空、通风,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装饰室内墙面和地面。隔热的方法:外外表采用浅色处理,增设墙面遮阳以及绿化;设置通风间层,内设铝箔隔热层。四、室内空气质量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宜进展环境空气质量预评价。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活度和浓度限值为:氡不大于200(Bq/m3),游离甲醛不大于0.08(mg/m3),苯不大于0.09(mg/m3),氨不大于0.2(mg/m3),TVOC不大于0.5(mg/m3)。2A311013建筑抗震构造要求一、构造抗震相关知识1.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我国标准抗震设防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是指: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构造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二、框架构造的抗震构造措施震害调查说明,框架构造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一〕梁的抗震构造要求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以下各项要求: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如表2A311013-1所示:2.梁内钢筋配置规定(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12。(2)-、二、三级框架梁内贯穿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构造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构造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3)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二〕柱的抗震构造要求1.柱截面尺寸构造要求(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2)剪跨比宜大于2。(3)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2.柱纵向钢筋配置规定(1)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2)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4)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5)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3.柱箍筋配置要求(1)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按以下规定采用: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因设置壤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2)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宣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至少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采用拉筋复合箍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3)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三〕抗震墙的抗震构造要求(1)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宦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2)一、二、三级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不宜大于o.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墙肢轴压比指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3)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以下要求:1)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高度小于24m且剪压比很小的四级抗震墙,其竖向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允许按0.15%采用〕。2)局部框支抗震墙构造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4)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局部框支抗震墙构造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2)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3)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三、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砌体构造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一〕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构造要求(1)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80mm×240mm〔墙厚190mm时为180mm×19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6、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mm设2∮6水平钢筋和∮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4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3)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罔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穿。(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根基,但应伸人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根基圈梁相连。(5)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表7.1.2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以下要求:1)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两倍层高;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二〕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的构造要求(1)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2)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合表2A311013-2的要求;按标准要求增设的根基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12。〔三〕楼梯间构造要求(1)顶层楼梯间墙体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如通长钢筋和∮4分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4点焊网片;7~9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10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配筋砖带不少于3皮,每皮的配筋不少于2∮6,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且不低于同层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2)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3)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8、9度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4)突出屋顶的楼梯间、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所有墙体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6通长钢筋和∮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4点焊网片。〔四〕多层小砌块房屋的芯柱构造要求(1)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小于120mm×120mm。(2)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3)芯柱的竖向插筋应贯穿墙身且与圈梁连接;插筋不应小于1∮12,6、7度时超过五层、8度时超过四层和9度时,插筋不应小于1∮14。(4)芯柱应伸人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根基圈梁相连。(5)为提高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而设置的芯柱,宜在墙体内均匀布置,最大净距不宜大于2.0m。(6)多层小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与墙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网片可采用直径4mm的钢筋点焊而成,沿墙高间距不大于600mm,并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沿墙高间距不大于400mm。2A311020建筑构造技术要求2A311021房屋构造平衡技术要求一、荷载的分类引起构造失去平衡或破坏的外部作用主要有:直接施加在构造上的各种力,习惯上亦称为荷载,例如构造自重〔恒载〕、活荷载、积灰荷载、雪荷载、风荷载等。荷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1)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在构造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永久荷载包括构造构件、围护构件、面层及装饰、固定设备、长期储物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其他需要按永久荷载考虑的荷载,例如:固定隔墙的自重、水位不变的水压力、预应力、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钢材焊接变形、引起构造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各种施工因素。(2)可变作用〔可变荷载或活荷载〕:在构造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活动隔墙自重、安装荷载、车辆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水位变化的水压力、温度变化等。(3)偶然作用〔偶然荷载、特殊荷载〕:在构造使用年限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例如撞击、爆炸、地震作用、龙卷风、火灾、等。地震作用和撞击可认为是规定条件下的可变作用,或可认为是偶然作用。〔二〕按构造的反响分类(1)静态作用或静力作用:不使构造或构造构件产生加速度或所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如固定隔墙自重、住宅与办公楼的楼面活荷载、雪荷载等。(2)动态作用或动力作用:使构造或构造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例如地震作用、吊车设备振动等。(三)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1.均布面荷载Q建筑物楼面或墙面上分布的荷载,如铺设的木地板、地砖、花岗石或大理石面层等重量引起的荷载,都属于均布面荷载。均布面荷载Q的计算,可用材料的重度γ乘以面层材料的厚度d,即可得出增加的均布面荷载值,Q=γ.d。2.线荷载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的各种面荷载传到梁上或条形根基上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荷载,称为线荷载q。3.集中荷载在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放置或悬挂较重物品〔如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吊灯等〕时,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于某一点的集中荷载。〔四〕按荷载作用方向分类(1)垂直荷载:如构造自重,雪荷载等;(2)水平荷载:如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等。〔五〕建筑构造设计时不同荷载采用的代表值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构造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一〕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物体在许多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建筑工程中的杆件或构造一般处于静止状态〕,这些力〔称为力系〕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1)二力的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重合。(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种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和∑Y=0,见图2A311021-1。(3)-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还要加上力矩的平衡,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某点取矩时,顺时针力矩之和等于逆时针力矩之和,所以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Y=0和∑M=0。〔二〕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一个物体,重量为W,通过两条绳索AC和BC吊着,计算AC、BC拉力的步骤为:首先取隔离体,作出隔离体受力图。然后再列平衡方程,∑X=0和∑Y=0,求未知力T1、T2,见图2A311021-2。〔三〕构造的计算简化在工程设计中对构造进展力学分析时,需要一个图形,这个图形与实际构造完全一样,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此必须对实际构造进展抽象和简化,得到一个计算时所用的计算简图。简化遵循的原那么:第一,正确反映构造的实际受力情况,使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第二,略去次要因数,便于分析和计算。1.杆件的简化杆件可以用轴线来表示,因为细长杆件可以近似采用平面假定,因此截面上的应力可以由截面上的内力来确定,而内力只与杆件的长度有关,与截面的宽度和高度无关。2.结点的简化杆件与杆件的连接点称为:结点。结点的简化分两类:铰结点和刚结点。(1)铰结点:其几何特征是各杆可以绕结点自由转动,受力不会引起杆端产生弯矩。例如:木屋架的结点,由于各杆件之间是通过螺栓、扒钉连接的,无法阻止杆件间的微小转动,因此该结点应简化为铰结点。(2)刚结点:其几何特征是各杆不能绕结点作相对转动,受力时,由于结点能阻止杆件之间发生相对转角,因此杆端有弯矩、剪力和轴力。例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点,由于梁、柱的钢筋是绑扎在一起的,又用混凝土一次浇灌成型,杆件间是无法发生相对位移的,因此该结点可以简化成刚结点。3.支座的简化对平面构造的支座一般可以简化为以下三种形式:(1)可动铰支座:只能约束竖向运动的支座,例如:把梁放在柱顶上,不作任何处理,其支座就可简化成可动铰支座。(2)固定铰支座:只能约束竖向和水平和运动的支座,例如:把屋架放在柱顶上,并与柱顶的预埋件连接,这样的支座可简化成固定铰支座。〔3)固定支座:能约束竖向、水平和转动的支座,例如:柱子与根基完全现浇在一起,而且柱子的钢筋插入根基一定距离,那么柱子的支座就可简化成固定支座。〔四〕杆件的受力与稳定1.杆件的受力形式构造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按其变形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五种: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见图2A311021-3。实际构造中的构件往往是几种受力形式的组合,如梁承受弯矩与剪力、柱子受到压力与弯矩等。2.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构造杆件所用材料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强度。要求不破坏的要求.称为强度要求。根据外力作用方式不同,材料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对有屈服点的钢材还有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的区别。在一样条件下,材料的强度高,那么构造的承载力也高。3.杆件稳定的基本概念在工程构造中,受压杆件如果比较细长,受力到达一定的数值〔这时一般未到达强度破坏〕时,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构造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失稳。因此,受压杆件要有稳定的要求。图2A311021-4所示一根细长的压杆,承受轴向压力P,当压力P增加到Plj时,压杆突然弯曲,失去了稳定,Plj称为临界力。临界力越大,压杆的稳定性就越好。2A311022房屋构造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要求一、构造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构造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构造安全适用,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各种预期的功能要求,并且要经济合理。具体说来,构造应具有以下几项功能:(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构造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构造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例如,厂房构造平时受自重、吊车、风和积雪等荷载作用时,均应稳固不坏,而在遇到强烈地震、爆炸等偶然事件时,容许有局部的损伤,但应保持构造的整体稳定而不发生倒塌。(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构造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水池出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展必要的控制。(3)耐久性。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构造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例如,不致因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而影响构造的使用寿命。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构造的可靠性。二、构造的安全性要求1.建筑构造安全等级建筑构造设计时,应根据构造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构造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2A311022-1的要求。建筑物中各类构造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构造的安全等级一样,对其中局部构造构件的安全等级可进展调整,但不得低于三级。2.建筑装饰装修荷载变动对建筑构造安全性的影响在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将对建筑构造增加一定数量的施工荷载,如电动设备的振动、对楼面或墙体的撞击等,带有明显的动力荷载的特性;又如在房间放置大量的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可能使得建筑物局部面积上的荷载值远远超过设计允许的范围。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荷载变动主要有:(1)在楼面上加铺任何材料属于对楼板增加了面荷载;(2)在室内增加隔墙、封闭阳台属于增加的线荷载;(3)在室内增加装饰性的柱子,特别是石柱,悬挂较大的吊灯,房间局部增加假山盆景,这些装修做法就是对构造增加了集中荷载。三、构造的适用性要求〔一〕杆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构造杆件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虽有足够的强度,但其变形也不能过大。如果变形超过了允许的范围,也会影响正常的使用。限制过大变形的要求即为刚度要求,或称为正常使用下的极限状态要求。梁的变形主要是弯矩引起的弯曲变形。剪力所引起的变形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通常我们都是计算梁的最大变形,如图2A311022所示的简支梁,其跨中最大位移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梁变形的因素除荷载外,还有:(1)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2)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如矩形截面梁,其截面惯性矩;(3)构件的跨度:与跨度l的n次方成正比,此因素影响最大。〔二〕混凝土构造的裂缝控制裂缝控制主要针对混凝土梁〔受弯构件〕及受拉构件。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等级:(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对(1)、(2)等级的混凝土构件,一般只有预应力构件才能到达。四、构造的耐久性要求构造的耐久性是指构造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期的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进展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房屋构造中,混凝土构造耐久性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问题,我国标准增加了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的基本原那么和有关规定。〔一〕构造设计使用年限我国?建筑构造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给出了建筑构造的设计使用年限,见表2A311022-2。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构造或构造构件不需进展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而评估使用年限是指可靠性评定所预估的既有构造在规定条件下的使用年限。〔二〕混凝土构造的环境类别在不同环境中,混凝土的劣化与损伤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应针对不同的环境提出不同要求。根据?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08规定,构造所处环境按其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腐蚀机理,可分为如下五类,见表2A311022-3。〔三〕混凝土构造环境作用等级根据?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08规定,环境对配筋混凝土构造的作用程度如表2A311022-4所示。当构造构件受到多种环境类别共同作用时,应分别满足每种环境类别单独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四〕混凝土构造耐久性的要求1.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构造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同时满足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的要求,故?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08中对配筋混凝土构造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作出规定,见表2A311022-5。2.保护层厚度一般环境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配筋混凝土构造构件,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2A311022-6的规定。3.水胶比、水泥用量的一些要求对于一类、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构造混凝土,其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以及最大碱含量,按照耐久性的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五、既有建筑的可靠度评定既有构造需要进展可靠性评定的情况:构造的使用时间超过规定的年限;构造的用途或使用要求发生改变;构造的使用环境出现恶化;构造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出现影响构造安全性、适用性或耐久性的材料性能劣化、构件损伤或其他不利状态;对既有构造的可靠性有疑心或有异议。既有构造的可靠性评定可分为安全性评定、适用性评定和耐久性评定,必要时尚应进展抗灾害能力评定。评定应按以下步骤进展:明确评定的对象、内容和目的;通过调查或检测获得与构造上的作用和构造实际的性能和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对实际构造的可靠性进展分析;提出评定报告。1.安全性评定既有构造的安全性评定应包括构造体系和构件布置、连接和构造、承载力三个评定项目。既有构造的构造体系和构件布置、连接和与安全性相关的构造,应以现行构造设计标准的要求为依据进展评定,其承载力可根据构造的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进展评定:(1)基于构造良好状态的评定方法;(2)基于分项系数或安全系数的评定方法;.(3)基于可靠指标调整抗力分项系数的评定方法;(4)基于荷载检验的评定方法;(5)其他适用的评定方法。当构造处于良好使用状态时,宜采用基于构造良好状态的评定方法;当可确定一批构件的实际承载力及其变异系数时,可采用基于可靠指标调整抗力分项系数的评定方法;对具备相应条件的构造或构造构件,可采用基于荷载检验的评定方法。对承载力评定为不符合要求的构造或构造构件,应提出采取加固措施的建议,必要时,也可提出对其限制使用的要求。2.适用性评定在构造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对影响构造正常使用的变形、裂缝、位移、振动等适用性问题,应以现行构造设计标准的要求为依据进展评定,但在以下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确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限值:已出现明显适用性问题,但构造或构件尚未到达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限值;相关标准提出的质量控制指标不能准确反映构造适用性状况。对已经存在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的构造或构件,应提出进展处理的意见。对未到达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的构造或构件,宜进展评估使用年限内构造适用性的评定。此时宜遵守以下原那么:评定时可采用现行构造设计标准提供的计算模型,但模型中的指标和参数应进展符合构造实际情况的调整;在条件许可时,可采用荷载检验或现场试验的评定方法;对适用性评定为不满足要求的构造或构件,应提出采取处理措施的建议。3.耐久性评定既有构造的耐久性评定应以判定构造相应耐久年限与评估使用年限之间关系为目的。构造在环境作用下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或标志应按以下原那么确定:构造构件出现尚未明显影响承载力的外表损伤;构造构件材料的性能劣化,使其产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增大。既有构造的耐久年限推定,应将环境作用效应和材料性能一样的构造构件作为一个批次。评定批构造构件的耐久年限,可根据构造已经使用的时间、材料相关性能变化的状况、环境作用情况和构造构件材料性能劣化的规律推定。对耐久年限小于评估使用年限的构造构件,应提出适宜的维护处理建议。4.抗灾害能力评定既有构造的抗灾害能力宜从构造体系和构件布置、连接和构造、承载力、防灾减灾和防护措施等方面进展综合评定。对可确定作用的地震、台风、雨雪和水灾等自然灾害,宜通过构造安全性校核评定其抗灾害能力。对发生在构造局部的爆炸、撞击、火灾等偶然作用,宜通过评价其减小偶然作用及作用效应的措施,以及构造不发生与起因不相称的破坏和减小偶然作用影响范围措施等来评定其抗灾害能力。减小偶然作用及作用效应的措施包括防爆与泄爆措施、防撞击和抗撞击措施、可燃物质的控制与消防设施等。减小偶然作用影响范围的措施包括构造变形缝设置和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措施等。对构造不可抗御的灾害,应评价其预警措施和疏散措施等。2A311023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特点及配筋要求钢筋混凝土构造是混凝土构造中应用最多的一种,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构造形式之一,它具有如下优点:(1)就地取材。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砂、石,水泥和钢筋所占比例较小。砂和石一般都可由建筑所在地提供,水泥和钢材的产地在我国分布也较广。(2)耐久性好。钢筋混凝土构造中,钢筋被混凝土紧紧包裹而不致锈蚀,即使在侵蚀性介质条件下,也可采用特殊工艺制成耐腐蚀的混凝土,从而保证了构造的耐久性。(3)整体性好。钢筋混凝土构造特别是现浇构造有很好的整体性,这对于地震区的建筑物有重要意义,另外对抵抗暴风及爆炸和冲击荷载也有较强的能力。(4)可模性好。新拌合的混凝土是可塑的,可根据工程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构件,这给合理选择构造形式及构件断面提供了方便。(5)耐火性好。混凝土是不良传热体,钢筋又有足够的保护层,火灾发生时钢筋不致很快到达软化温度而造成构造瞬间破坏。钢筋混凝土缺点主要是自重大,抗裂性能差,现浇构造模板用量大、工期长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这些缺点可以逐渐抑制,例如采用轻质、高强的混凝土,可抑制自重大的缺点;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可抑制容易开裂的缺点;掺入纤维做成纤维混凝土可抑制混凝土的脆性;采用预制构件,可减小模板用量,缩短工期。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在房屋建筑中,受弯构件是指截面上通常有弯矩和剪力作用的构件。梁和板为典型的受弯构件。在破坏荷载作用下,构件可能在弯矩较大处沿着与梁轴线垂直的截面〔正截面〕发生破坏,也可能在支座附近沿着与梁轴线倾斜的截面〔斜截面〕发生破坏。1.梁的正截面破坏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与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有关,影响最大的是配筋率。随着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可能出现适筋、超筋、少筋等三种不同性质的破坏。适筋破坏为塑性破坏,适筋梁钢筋和混凝土均能充分利用,既安全又经济,是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的依据。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均为脆性破坏,既不安全又不经济。为防止工程中出现超筋梁或少筋梁,标准对梁的最大和最小配筋率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2.梁的斜截面破坏在一般情况下,受弯构件既受弯矩又受剪力,剪力和弯矩共同作用引起的主拉应力将使梁产生斜裂缝。影响斜截面破坏形式的因素很多,如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荷载形式、箍筋和弯起钢筋的含量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配箍率。〔二〕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要求梁中一般配制下面几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纵向构造钢筋。1.纵向受力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以下规定:(1)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两根。(2)梁高不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梁高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3)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1.0d。当下部钢筋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1.0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4)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在室内枯燥环境,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条件下,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d。2.箍筋箍筋主要是承担剪力的,在构造上还能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以便绑扎成钢筋骨架。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钢筋,其数量〔直径和间距〕由计算确定。梁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1/4跨度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但当在构件中部1/2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那么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2)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0.25d,d为受压钢筋最大直径;(3)梁中箍筋最大间距应符合标准的相关规定;(4)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2)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并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lO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3)当粱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二、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钢筋混凝土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按其受弯情况,义可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按支承情况分,还可分为简支板与多跨连续板。1.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两对边支承的板是单向板,一个方向受弯;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双向受弯。假设板两边均布支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但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汁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2.连续板的受力特点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二〕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要求(1)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单向受力屋面板和民用建筑楼板60mm,单向受力工业建筑楼板70mm,双向板80mm,无梁楼板150mm,现浇空心楼盖200mm。(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250mm。(3)采用别离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4)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当与混凝土梁、墙整体浇筑或嵌同在砌体墙内时,应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板面构造钢筋,并符合以下要求:1)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2)钢筋从混凝土梁边、柱边、墙边伸人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计算跨度的l/4,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人板边的长度不宜小于计算跨度的1/7;3)在楼板角部,宜沿两个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状布置附加钢筋;4)钢筋应在梁内、墙内或柱内可靠锚固。(5)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尚应增加,且间距不宜大于200mm。(6)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外表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三)板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室内枯燥环境,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条件下,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d。三、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钢筋混凝土柱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受压构件。对实际工程中的细长受压柱,破坏前将发生纵向弯曲,因此,其承载力比同等条件的短柱低。〔一〕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要求(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2)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300mm;(3)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4)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二〕柱中的箍筋配置要求(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韵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5)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2A311024硼体构造的特点及技术要求一、砌体构造的特点砌体构造是以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构造,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构造的统称。在建筑工程中,砌体构造主要应用于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内外墙体、柱子、根基、地沟等构件,还可应用于建造烟囱、料仓、小型水池等特种构造。砌体构造具有如下特点:(1)容易就地取材,比使用水泥、钢筋和木材造价低;(2)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4)施工方便,工艺简单;(5)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6)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7)抗震性能差;(8)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二、砌体构造的主要技术要求砌体构造的构造是确保房屋构造整体性和构造安全的可靠措施。墙体的构造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可靠连接,且同时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并应按以下方法进展连接:1〕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70mm,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2)板支承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并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3)预制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伸入现浇板中进展连接后,再浇筑现浇板。(2)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沿竖向每隔400~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120mm、240mm墙厚设2∮6拉结筋,厚度大于240rnm的墙体平均每120mm墙厚设1根直径6mm的钢筋;或采用焊接钢筋网片,埋人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对实心砖墙每边不少于500mm,对多孔砖墙和砌块墙不小于700mm。(3)填充墙、隔墙应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主体构造构件可靠连接,连接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传力、变形、耐久和防护要求。(4)在砌体中埋设管道时,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5)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得小于90mm。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小于2根不小于4mm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网片每端应伸出该垂直缝不小于300mm。(6)混凝土砌块房屋,宜将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b20混凝土沿全墙高灌实。(7)框架填充墙墙体厚度不应小于90mm。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Mb5、Ms5)。(8)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方法时,墙体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通的水平系梁,系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填充墙高不宜大于6m;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方法时,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度超过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系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2A311030建筑材料2A311031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常用的建筑金属材料主要是建筑钢材和铝合金。建筑钢材又可分为钢构造用钢、钢筋混凝土构造用钢和建筑装饰用钢材制品。钢材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为0.02%~2.06%,并含有其他元素的合金材料。钢材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碳素钢根据含碳量又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和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合金钢是在炼钢过程中参加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如硅(Si)、锰(Mn)、钛(Ti)、钒(v)等而得的钢种。按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合金钢又可分为低合金钢〔总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总含量5%~10%〕和高合金钢〔总含量大于10%〕。优质碳素构造钢钢材按冶金质量等级分为优质钢、高级优质钢〔牌号后加“A〞〕和特级优质钢〔牌号后加“E〞〕。优质碳素构造钢一般用于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锚具,以及高强度螺栓、重要构造的钢铸件等。低合金高强度构造钢的牌号与碳素构造钢类似,不过其质量等级分为A、B、C、D、E五级,牌号有Q295、Q345、Q390、Q420、Q460几种。主要用于轧制各种型钢、钢板、钢管及钢筋,广泛用于钢构造和钢筋混凝土构造中,特别适用于各种重型构造、高层构造、大跨度构造及桥梁工程等。一、常用的建筑钢材〔一〕钢构造用钢钢构造用钢主要有型钢、钢板和钢索等,其中型钢是钢构造中采用的主要钢材。型钢又分热轧型钢和冷弯薄壁型钢,常用热轧型钢主要有工字钢、H型钢、T型钢、槽钢、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等。薄壁型钢是用薄钢板经模压或冷弯而制成,其截面形式多样,壁厚一般为1.5~5mm,能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节约钢材。薄壁轻型钢构造中主要采用薄壁型钢、圆钢和小角钢。钢板材包括钢板、花纹钢板、建筑用压型钢板和彩色涂层钢板等。钢板规格表示方法为“宽度×厚度×长度〞(单位为mm)。钢板分厚板(厚度大于4mm)和薄板(厚度不大于4mm)两种。厚板主要用于构造,薄板主要用于屋面板、楼板和墙板等。在钢构造中,单块钢板一般较少使用,而是用几块板组合成工字形、箱形等构造形式来承受荷载。〔二〕钢筋混凝土构造用钢钢筋混凝土构造用钢主要品种有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等。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构造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造的配筋。目前我国常用的热轧钢筋品种及强度特征值见表2A311031。外表形状牌号常用符号屈服强度〔MPa〕抗拉强度〔MPa〕光圆HPB300300420带肋HRB335335455HRB400400540HRBF400RRBF400HRB500HRBF500500630热轧光圆钢筋强度较低,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也较低,主要用作板的受力钢筋、箍筋以及构造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大,共同工作性能较好.是钢筋混凝土用的主要受力钢筋。国家标准规定,有较高要求的抗震构造适用的钢筋牌号为:带肋钢筋牌号后加E〔例如:HRB400E、HRBF400E〕。该类钢筋除应满足以下(1)、(2)、(3)的要求外,其他要求与相对应的已有牌号钢筋一样。(1)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2)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表2A311031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3)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三〕建筑装饰用钢材制品现代建筑装饰工程中,钢材制品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主要有不锈钢钢板和钢管、彩色不锈钢板、彩色涂层钢板和彩色涂层压型钢板,以及镀锌钢卷帘门板及轻钢龙骨等。1.不锈钢及其制品不锈钢是指含铬量在12%以上的铁基合金钢。铬的含量越高,钢的抗腐蚀性越好。建筑装饰工程中使用的是要求具有较好的耐大气和水蒸气侵蚀性的普通不锈钢。用于建筑装饰的不锈钢材主要有薄板(厚度小于2mm)和用薄板加工制成的管材、型材等。2.轻钢龙骨轻钢龙骨是以镀锌钢带或薄钢板由特制轧机经多道工艺轧制而成,断面有U形、C形、T形和L形。主要用于装配各种类型的石膏板、钙塑板、吸声板等,用作室内隔墙和吊顶的龙骨支架。与木龙骨相比,具有强度高、防火、耐潮、便于施工安装等特点。轻钢龙骨主要分为吊顶龙骨(代号D)和墙体龙骨(代号Q)两大类。吊顶龙骨又分为主龙骨〔承载龙骨〕、次龙骨〔覆面龙骨〕。墙体龙骨分为竖龙骨、横龙骨和通贯龙骨等。二、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等。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一〕拉伸性能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屈服强度是构造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强屈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强屈比愈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安全性越高;但强屈比太大,钢材强度利用率偏低,浪费材料。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塑性。在工程应用中,钢材的塑性指标通常用伸长率表示。伸长率是钢材发生断裂时所能承受永久变形的能力。伸长率越大,说明钢材的塑性越大。试件拉断后标距长度的增量与原标距长度之比的百分比即为断后伸长率。对常用的热轧钢筋而言,还有一个最大力总伸长率的指标要求。〔二〕冲击性能冲击性能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钢的化学成分及冶炼、加工质量都对冲击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除此以外,钢的冲击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冲击性能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降到一定温度范围时,冲击值急剧下降,从而使钢材出现脆性断裂,这种性质称为钢的冷脆性,这时的温度称为脆性临界温度。脆性临界温度的数值愈低,钢材的低温冲击性能愈好。所以,在负温下使用的构造,应选用脆性临界温度较使用温度为低的钢材。〔三〕疲劳性能受交变荷载反复作用时,钢材在应力远低于其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是在低应力状态下突然发生的,所以危害极大,往往造成灾难性的事故。钢材的疲劳极限与其抗拉强度有关,一般抗拉强度高,其疲劳极限也较高。2A311032无机胶凝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无机胶凝材料按其硬化条件的不同叉可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两类。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和开展其强度的称气硬性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和水玻璃等;既能在空气中,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和继续开展其强度的称水硬性胶凝材料,如各种水泥。气硬性胶凝材料一般只适用于枯燥环境中,而不宜用于潮湿环境,更不可用于水中。一、石灰〔一〕石灰的熟化与硬化生石灰(Ca0)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又称消石灰〕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解〔消化〕。石灰熟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体积增大1—2.5倍。根据加水量的不同,石灰可熟化成消石灰粉或石灰膏。石灰浆体的硬化包括枯燥结晶和碳化两个同时进展的过程。在大气环境中,石灰浆体中的氢氧化钙在潮湿状态下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钙,并释放出水分,即发生碳化。但是,石灰浆体的碳化过程很缓慢。〔二〕石灰的技术性质(1)保水性好。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配成混合砂浆,可显著提高砂浆的和易性。(2)硬化较慢、强度低。1:3的石灰砂浆28d抗压强度通常只有0.2—0.5MPa。(3)耐水性差。石灰不宜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也不宜单独用于建筑物根基。(4)硬化时体积收缩大。除调成石灰乳作粉刷外,不宜单独使用,工程上通常要掺人砂、纸筋、麻刀等材料以减小收缩,并节约石灰。(5)生石灰吸湿性强。储存生石灰不仅要防止受潮,而且也不宜储存过久。〔三〕石灰的应用(1)石灰乳。主要用于内墙和顶棚的粉刷。(2)砂浆。用石灰膏或消石灰粉配成石灰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用于抹灰或砌筑。(3)硅酸盐制品。常用的有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板材等。二、石膏石膏胶凝材料是一种以硫酸钙(CaS04)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其品种主要有建筑石膏、高强石膏、粉刷石膏、无水石膏水泥、高温煅烧石膏等。其中,以半水石膏(CaSO4·1/2H2O)为主要成分的建筑石膏和高强石膏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多,最常用的是以β型半水石膏(β-CaSO4·1/2H2O)为主要成分的建筑石膏。〔一〕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1)凝结硬化快。石膏浆体的初凝和终凝时间都很短,一般初凝时间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终凝时间在0.5h以内,大约一星期左右完全硬化。(2)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石膏浆体凝结硬化时不像石灰、水泥那样出现收缩,反而略有膨胀〔膨胀率约为1‰〕,使石膏硬化体外表光滑饱满,可制作出纹理细致的浮雕花饰。(3)硬化后孔隙率高。石膏浆体硬化后内部孔隙率可达50%—60%.因而石膏制品具有表观密度较小、强度较低、导热系数小、吸声性强、吸湿性大、可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特点。(4)防火性能好。石膏制品在遇火灾时,二水石膏将脱出结晶水,吸热蒸发,并在制品外表形成蒸汽幕和脱水物隔热层,可有效减少火焰对内部构造的危害。(5)耐水性和抗冻性差。建筑石膏硬化体的吸湿性强,吸收的水分会减弱石膏晶粒间的结合力,使强度显著降低;假设长期浸水,还会因二水石膏晶体逐渐溶解而导致破坏。石膏制品吸水饱和后受冻,会因孔隙中水分结晶膨胀而破坏。所以,石膏制品的耐水性和抗冻性较差.不宜用于潮湿部位。〔二〕建筑石膏的应用建筑石膏的应用很广,除加水、砂及缓凝剂拌合成石膏砂浆用于室内抹面粉刷外,更主要的用途是制成各种石膏制品,如石膏板、石膏砌块及装饰件等。三、水泥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是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XG2-2015规定,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通用硅酸盐水泥可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表2A311032-1〕。〔一〕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1.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场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场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网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2.体积安定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如果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即所谓体积安定性不良,就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工程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因此,施工中必须使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3.强度及强度等级国家标准规定,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3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根据测定结果来确定该水泥的强度等级。4.其他技术要求其他技术要求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细度及化学指标。水泥的细度属于选择性指标。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指标有不溶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和碱含量。碱含量属于选择性指标。水泥中的碱含量高时,如果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具有碱活性,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响,导致混凝土因不均匀膨胀而破坏。〔二〕常用水泥的特性及应用六大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见表2A311032-2。〔三〕常用水泥的包装及标志水泥可以散装或袋装,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为50kg。水泥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执行标准、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生产许可证标志(QS)及编号、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净含量。散装发运时应提交与袋装标志一样内容的卡片。2A311033混凝土〔含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和应用普通混凝土〔以下简称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还常参加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一、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一〕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又称工作性。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用坍落度试验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大。对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那么用维勃稠度试验测定其稠度作为流动性指标,稠度(s)值愈大表示流动性愈小。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过目测结合经历进展评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体积用水量、砂率、组成材料的性质、时间和温度等。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组成材料的性质包括水泥的需水量和泌水性、骨料的特性、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特性等几方面。〔二〕混凝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