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河北省雄安新区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图】

    雄安三县都贯穿了高速到北京, 与首都 1.5 小时交通圈。 安新县北距首都 162 公里,西距保定市 45 公里,西南距石家庄 187 公里;其中, 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安新县周边互通连接,形成高速外环。容城县距北京、天津均为 120 公里,距保定 50 公里;其中, 保津城际铁路、保津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1 小时可到达北京、天津。 雄县北距首都 108 公里,东距天津 100 公里,西距保定 70 公里。 依托大广高速、保津高速,雄县已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到北京只需 45 分钟行程,特别是津保铁路通车后,雄县到天津红桥区只需 15 分钟行程。

安新县北距首都 162 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容城县距首都 120 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雄县北距首都 108 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以白洋淀为中心, 200 公里为半径的交通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京津冀三大空港,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客运量一直不足,而首都机场持续饱和,目前正在筹建第二机场。 目前,京津冀地区共有 7 个民用机场,分别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和张家口,现在北京第二机场,承德机场、秦皇岛北戴河以及邢台机场正在建设中。

京津冀交通规划 4 个机场待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京第二机场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 榆垡镇与河北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满足年旅客吞吐量 1 亿人次需求, 年货运量达 550 万吨。北京第二机场距离雄安新区约 103 公里,未来将会直接为雄安新区导流。

北京第二机场距离雄安新区约 103 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业互补: 填补北京第二产业的空白,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

    国土综改、土地改革、城市群形成, 都是雄安新区反映的宏伟蓝图。 当前的雄安新区在宏观背景上, 类似于 1972 年日本的列岛改造计划,都属于国土综合开发的宏伟蓝图。分析雄安新区的房地产路径,我们认为租售并举将成为新模式,其试点堪比土地改革,一级开发在前,二级开发在后。未来京津冀不是都市圈,而是城市群,房价梯度从原来的外溢效应,形成多 L 台阶,到未来的多 V,形成多中心,中间则为洼地。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差,永远都是吸引人口的根本,所以产业一定是先导。 众所周知,老产业搬迁在历史上国内外成功的案例极少,原因在于老产业本身就是一个聚集的结果,正是因为高效率,所以强制搬迁很难有好的结果。产业的形成,历史的规律就 3 条,要么靠近原材料、要么靠近需求、要么靠近人力。能够相对独立的产业,我们认为主要包含两部分: 1)高校,同时以教育为核心,开始衍生新兴产业,这或许是一条路径; 2)总部经济,因为是管理部门,并不类似于业务部门需要在现场。相比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可能更是重点。 远期的 2000 平方公里面积非常大,从建成区面积来看大过当前的北京,即便按相对稀疏的人口密度,也将达到 500 万人口级别,所以,从搬迁的角度,截止 2015 年,北京的国企从业人员总共为 183 万人,即便所有的国企搬迁都不够消化这 2000 平方公里。那么从人口导入的角度去看,一定需要有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雄安新区,按照定位的建设,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发展高端高新产业,这两点将成为未来产业落地的主导,也预示着第二产业也将成为雄安新区的高地,填补北京第二产业的空白。

    雄安新区定位“产业新城、科技新城、智慧新城、生态新城”

    2013 年 11 月河北省计划打造建设一个像台湾新竹一样的科技城, 2014 年 2 月,保定市长马誉峰在保定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打造“河北白洋淀科技城”。 并于同年 5 月获科技部支持,其作为保定市唯一节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支撑,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地位。白洋淀科技城位于保定市区东部的高铁片区至白洋淀区域,规划总面积 307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 35 平方公里,北至漕河及白洋淀堤北、东至白洋淀、西至京港澳高速、南至保新公路、唐河及白洋淀堤南, 涵盖了莲池区、徐水区、清苑区和安新县四个县区。据保定市科技局的规划,白洋淀科技城重点建设“两区五镇”。“两区” 是分别位于市区东部高铁片区的科技城主城区和位于白洋淀西岸半岛的文旅新区, 其中高铁新区为起步区,规划面积 45.5 平方公里;“五镇”即为五个特色科技小镇,分别为能源科技开发小镇、移动互联网科技小镇、京津企业大数据科技小镇、云计算科技小镇、生态疗养创新科技小镇。分布于两区中间的绿色走廊地带,重点打造知识技术密集、产业特色明显的国别科技小镇、国际名企或组团发展的承载空间。

白洋淀科技城重点打造“两区五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依据 2016 年 12 月出台的《保定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白洋淀科技城秉承“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一体、智慧高端”的理念,把科技城打造成“产业新城、科技新城、智慧新城、生态新城”,紧紧依托保定市高校集中、高铁交通和白洋淀生态品牌优势,突出高端发展,注重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 打造融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和城市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新城,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引爆点,力争把白洋淀科技城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和先行先试平台。 白洋淀科技城将对接国际高精尖技术和产业,参照台湾新竹工业园建设思路,借鉴美国硅谷、中关村等发展经验,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的区域协调创新增长极。

借鉴美国硅谷、中关村等发展经验,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的创新增长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白洋淀科技城的功能定位是“五区一极”,即高端要素聚合区、功能疏解承载区、体制机制先行区、绿色崛起示范区、开放合作引领区,与协同与创新发展增长极。

白洋淀科技城功能定位“五区一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同时其产业定位是重点构建“4+2”产业体系,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农业产业。 力争通过3-5 年努力,科技城核心区基础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成为承接首都科技资源、高端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白洋淀科技城构建“4+2”产业体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借鉴美国硅谷、 中关村等发展模式的同时,借力京津科技资源

    保定市政协 2015 年 11 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白洋淀科技城建设的建议案》中提到, 争取把白洋淀科技城建设纳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盘子, 争取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惠政策延伸拓展至白洋淀科技城。河北省科技厅 2015 年的全省工作要点也提到加快启动白洋淀科技城核心区建设,鼓励河北省各地与中关村合作共建专业特色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6 年 12 月出台的《保定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白洋淀科技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的重大突破,提高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和配套加工能力,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一方面, 加强与北京科研院所的对接,引进院士工作站,建设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加强与京津大企业集团的联系,引进和吸纳高层次科技合作项目落户白洋淀科技城,借京津教育平台,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开发同城化实验,打造京津保创新人才创业特区。 另一方面, 积极引进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的高端制造机构、研发中心和国字号项目,特别是国内外 500 强企业的项目,真正把白洋淀科技城打造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试点示范区、京津保科研成果转换基地。

白洋淀区域相关法规政策明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