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立减

 

 

甘肃地理基础知识

 

1.

甘肃地理概况:

 

甘肃省位于我国

黄土高原

内蒙高原

青藏高原

的交汇处,分属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内陆河流域

。境内地形复杂。甘肃地形和地势特点,从西向东,全省大致可分为:

河西

山地、高原、走廊

陇东和陇中黄土高原

甘南高原

陇南山地

等四类地形区。

 

河西走廊

一带地势坦荡,

绿洲

沙漠

戈壁

断续分布,

西南部横亘着高大的

祁连山系

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

,地势高耸,气候寒冷,从山顶到山脚依次分布着现代冰川、多年

积雪、森林、草原,为走廊和北部沙漠戈壁水资源形成区。

北部

地面起伏不大,气候干燥,

风力剥蚀作用显著,戈壁广布,为

内蒙高原的西端

。除陇南部分谷地、疏勒河下游谷地较

低外,

大部海拔都在

1000m

以上

。总观全貌,

本省地形

实为一个

山地型的高原

 

“甘肃”的名称取自古代的“甘州”

(张掖)和“肃州”

(酒泉)两地首字,因甘肃大

部分地区分布在陇山

(六盘山)

以西,

所以也把甘肃简称为

“陇”

如陇原大地就是指甘肃。

 

2.

河西走廊

:

中国内地

通往

新疆

的要道。古“丝绸之路”和“第二欧亚大陆桥”都从这

里通过。东起

乌鞘岭

,

西至

古玉门关

,

南北介于

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

北山(马鬃山、

合黎山和龙首山)

,

长约

900

公里

,

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

,

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

,

形如走廊

,

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

,

又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汉唐

以来

,

成为

丝绸之路

一部分

.15

世纪以后

,

渐次衰落。

目前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

,

为西北边防重地。

地域上包括甘

肃省的

河西五市

武威

(

古称凉州

)

张掖

(

甘州

)

金昌

酒泉

(

肃州

)

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