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龙江“掌上植保”方便农户 让田间管理“数字化”
2022-05-23 16:19:36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5月23日讯(记者 王亮)目前,黑龙江省旱田作物已开始陆续播种,水田进入插秧高峰期,田间管理已进入关键阶段,记者从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获悉,日益完善的“掌上植保”APP已成为种植户、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的“大管家”。农户只需动动手指,定位自家耕地位置,就可即时获取周边地块病虫疫情发生动态,为病虫防控做好准备,并获得防控指导意见。

  平台数据,解决行业痛点

  “掌上植保”APP是省植检植保站、省植物保护学会联合创新开发的强化末端发现、推广绿色防控、加强科技宣传与应用的公益性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平台,是一款集病虫疫情发生信息采集、预报发布、病虫咨询问诊、科学防治指导、植保知识学习与培训、市场供求关系搭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掌上应用APP。

田间现场培训。资料图

  目前,全省已设立4000个病虫疫情监测点,覆盖了全省农区,“掌上植保”APP已吸纳植保专家277位、植保会员1417位、防治组织30余家、农药经营门店5200余家、种植大户8500余个,平台注册人数截至目前已达到5.3万余人。

  “这些用户和采集的数据为平台正常运营提供了坚实基础。”省植检植保站站长宋显东表示,病虫疫情末端发现能力弱、数据采集难度大、信息渠道杂乱是植保行业的痛点。“掌上植保”APP的推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创新开辟出一条有效路径。今年,为更方便服务广大种植户,在“掌上植保”APP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掌上植保”微信应用小程序。

  随时报送,让病虫“无所遁形”

  平台好不好,用户说了算。记者电话采访了东宁市三岔口镇幸福村农民邓岩,52岁的她,今年种植了50亩水稻,做了三年植保员,算是见证了“掌上植保”的成长。她每年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两个村子的大田作物病虫害和疫情发生情况等的监测调查、信息报送和防治指导工作。

邓岩正在监测调查中。资料图

  依托“掌上植保”,她可以划出所负责的监测区域,并为区域内农民提供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发生趋势。邓岩告诉记者,病虫疫情发生期,平台会自动派发监测任务,每5天完成一次调查,走遍监测范围内的田间地头,排查稻瘟病、粘虫、马铃薯甲虫等多种病虫疫情,实时上传调查数据、病虫害图片等信息。

  “我17岁开始种地,接触各种病虫害,但当植保员这3年学到的东西,比我种地30年还要多。”邓岩表示,她将会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植保工作增添一份力量。

  数据闭环,提升工作效率

  每年这个时候,省植检植保站的林正平研究员都极为忙碌,他今年打算要做50多项新技术试验示范,这对于他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而依托“掌上植保”,他的工作效率将得到很大提升。

  林正平告诉记者,“掌上植保”根据植保部门业务需要,整合病虫疫情测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专业化防治组织登记管理、节药喷头申请发放、试验示范调查、农药使用调查等工作内容,实现了手机端便捷化的数据闭环管理,数据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幅提升,也极大程度减轻了广大植保员和植保部门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省植检植保站宋显东表示,未来,要持续将“掌上植保”数字化建设工作和宣传推广工作作为植保工作重点,加大普及应用力度,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实现田间管理“掌上化”。

责任编辑: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