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几种常见的养殖模式,看到就是学到
腊月梦
2022-03-30 14:49:18
共 1 个回答
张楚桧
2022-04-05 18:39:44
大家好,我是爱说养殖的老曹。黄鳝鱼又被称作为黄骨鱼,它的食物很杂,像水中的小鱼、小虾、水生小昆虫等,它都可以吃。它属于一种温水性的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我们国家的长江、黄河和珠江等地经常见到,那么黄鳝鱼的养殖模式有哪些呢?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1、黄颡鱼池塘主养。在池塘中养殖是最常见的水产养殖模式,池塘养殖黄颡鱼有讲究。控制水深在一点五米以上,要求池塘的底部淤泥不能太多,放养鱼苗之前要用对消毒药剂进行消毒,消毒药剂可以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选择鱼苗时要仔细观察,选择外表没有伤口,健康有活力的鱼苗进行养殖,并且要求鱼苗的长度在十至十五厘米。控制放养密度,每亩池塘放养三千至四千尾,最多不能超过四千五百尾。另外,可以在池塘中混养一些其它鱼类品种,如鳙鱼、鲢鱼等,调节水质,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黄颡鱼鳖混养。所谓鱼鳖混养,就是在养殖过程中,加入能够和黄颡鱼同步生长的鳖类进行养殖。一般情况下是将黄颡鱼与中华鳖进行混养,控制水温在二十度左右,然后放入中华鳖。虽然是鱼鳖混养,但是主要以养殖黄颡鱼为主,所以要控制好中华鳖的数量,不能出现“反客为主”的现象。每亩池塘放入两千尾黄颡鱼,两百只中华鳖。一天只投喂两次黄颡鱼即可,不过中华鳖对食物要求比较高,我们要适当的给它投喂高蛋白的饲料,保证每只中华鳖都能吃饱。这样混养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水体,同样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3、黄颡鱼蟹混养。在进行鱼蟹混养时,一般都是选择河蟹进行混养。放养河蟹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四月份,控制河蟹苗的体重在三十至四十克之间,每亩池塘放养河蟹八百只,黄颡鱼一千五百尾。此外,还要在池塘中混养少量的白鲢鱼,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并且还能给自己带来外快。不过将黄颡鱼与河蟹混养,投放的饲料主要以河蟹饲料为主,适量的投放黄颡鱼的饲料。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养殖风险。
4、稻田套养黄颡鱼。其中这种养殖模式是非常实用的,所谓稻田混养,顾名思义就是在稻田地里养殖黄颡鱼,这样稻田能吸收黄颡鱼排出的粪便,而稻田能净化水质,给鱼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两全其美。每亩稻田可以放养两千至三千尾黄鳝鱼,在养殖过程中,黄颡鱼可以在池塘里自由觅食,所以一般不用怎么投放饲料。但是要注意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控制肥料的浓度,最好不要使用农药。
以上就是黄颡鱼的几种常见的养殖模式了,其中还有一种养殖模式老曹我没有和大家提到,就是网箱养殖,不过网箱养殖水产的管理技术大致相同,我之前更新的文章里有提到过,这里我就不和大家细说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