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立减

 

化学必修

课本问题答案(全册)

 

 

 

P5

【思考交流

1

】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可以从试剂的存放、试剂的取用、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中废液等废

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例如:①

 

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③ 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

④加热液体时要放碎瓷片;⑤ 不能给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思考交流

2

】金在自然界中通常以游离态存在。金的密度又很大,从沙里淘金,可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提取密度很大的金。在用水

冲洗沙时,密度小的泥土、细沙等物质被水冲去,可提取含量极少的金。如果铁屑和沙混合,可以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分离出来。

 

P5 

【学与问】化学上所指的杂质不一定是有害或无价值的,如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

 

P6 

实验

1-1 

 

 

 

 

 

 

 

 

1

)溶解:称取约

4 g

粗盐加到盛有约

12 mL 

水的烧杯中,边

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固体食盐逐渐溶解,食盐水略显浑浊

 

 

 

2

)过滤: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

 

过滤器中

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

 

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沿

漏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中

 

 

 

3

)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

 

3

)思考题

 

 

分析:仅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固体仍然是不纯的食盐,因为从海水晒制的粗盐中除含有不溶于水的泥沙

等杂质外,还含有可溶性的

CaCl

2

MgCl

2

及一些硫酸盐,这些杂质也被溶解,且过滤时进入滤液。检验这些离子存在的方法,可

从分析它们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得出。硫酸钡不溶于水,可用

BaCl

2

溶液来检验可溶性的硫酸盐。但钡盐除

BaSO

4

外,还有

BaCO

3

等,

BaSO

4

不溶于稀盐酸,

BaCO

3

等溶于稀盐酸。所以,检验硫酸盐时应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

BaCl

2

溶液,若产生的沉淀不溶于

稀盐酸,则存在硫酸盐。同理,可用

Na

2

CO

3

溶液检验

CaCl

2

,用

NaOH

溶液检验

MgCl

2

 

P6

实验

1-2 

 

检验

SO

4

2-

所用的试剂是

BaCl

2

溶液、稀盐酸(或稀硝酸)。加入顺序可先加酸、再加

BaCl

2

溶液,也可先加

BaCl

2

溶液、再加酸。

 

 

 

 

 

现象:若先加酸、再加

BaCl

2

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有

SO

4

2-

存在;若先加

BaCl

2

溶液、再加酸,应

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加酸后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

SO

4

2-

 

P7 

【思考与交流】

 

1

 

 

 

 

加入的试剂

 

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

 

BaCl

2

 

BaCl

2

+Na

2

SO

4

=BaSO

4

↓+2NaCl

 

MgCl

2

 

NaOH 

MgCl

2

+2NaOH=Mg(OH)

2

↓+2NaCl

 

CaCl

2

 

Na

2

CO

3

 

CaCl

2

+Na

2

CO

3

=CaCO

3

↓+2NaCl

 

2

为了使杂质能除得比较干净,

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

试剂过量则又出现原杂质被除去却可能引入新杂质的问题。

为此要设计加入

试剂的顺序,即要使前一过量试剂在后续除杂操作中除去。本实验中,一般的加入顺序是

BaCl

2

NaOH

Na

2

CO

3

HCl

。加

Na

2

CO

3

时可除

去过量的

BaCl

2

最后加

HCl

可除去过量的

Na

2

CO

3

和中和过量的

NaOH

当溶液达到中性微酸性时,

得到几乎不含其他杂质的

NaCl

溶液。

 

P8

实验

1-3

     

 

 

 

 

P9

实验

1-4 

 

 

实验现象:(

1

)加四氯化碳时,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大,在下层;(

2

)用力振荡的目的是使水与四

氯化碳充分混合;(

3

)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紫色,水层黄色变浅或接近无色。

 

P10 

习题

 

 

 

 

 

1.C 

 

2.B 

 

3CD 

 

 

4 .

例如,

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

 

常用筛子分离大米与糠;

农村做豆腐常

 

用纱布袋将豆腐

花与豆浆水分离;

在淘

 

米时,

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

 

当水中混有较多油而分层时,

用吸管可

 

逐渐吸出上层的油等。

 

5 .

不慎将油汤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

 

洗涤剂等除去,

 

它们能将油污从汤液

 

中萃取出来而除去。

 

6. 

 

 

 

 

 

 

 

 

 

 

 Na

2

CO

3

 

 

 

 

 

 

 

 

 CaCO

3

,

它们与盐酸反应生成

CO

2

 

陶瓷、玻璃是不存在碳酸盐。

 

7. 

 

在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和硝酸盐的溶液中,加入

BaCl

2

溶液时,生成的沉淀不一定是

BaSO

4

,也可能是

BaCO

3

,或

两者均有。可向有沉淀

 

的液体中加入盐酸(或稀硝酸)

,振荡。

 

若沉淀消失,说明该沉淀是

BaCO

3

;若沉淀不消失,说明该沉淀

BaSO

4

,若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则说明两种沉淀都有。

 

P13 

【学与问】

24.5 g H

2

SO

4

的物质的量是

mol

mol

g

g

SO

H

M

SO

H

m

SO

H

n

25

.

0

/

98

5

.

24

)

(

)

(

)

(

4

2

4

2

4

2

 

1.50 mol Na

2

CO

3

的质量是

g

mol

g

mol

CO

Na

M

CO

Na

n

CO

Na

m

159

/

106

50

.

1

)

(

)

(

)

(

3

2

3

2

3

2

 

P13

【科学探究】

1(2) 

 

 

 

 

 

 

 

 

 

 

 

 

 

 

 

 

 

 

 

 

 

 

 

 

 

 

 

 

 

 

 

 

 

 

 

 

 

 

 

 

 

 

 

 

 

 

P14 

2. 

 

22.4, 

 

 

22.2 

 

 

 

 

 

 

 

 

 

 

 

 

 

 

 

 

 

 

 

 

 

 

 

 

 

 

 

 

 

 

 

 

 

 

 

 

 

 

 

 

7.12

 

 

10.0

 

 

18.0

 

53.6 

 

 

 

 

 

 

 

 

 

 

 

 

 

 

 

 

 

 

 

 

 

 

 

 

 

 

 

 

 

 

 

 

 

 

 

 

 

 

 

 

 

 

 

 

【讨论】相同,不相同

 

 

P16 

【学与问】

1.

因为烧杯的内壁上还粘有少量溶液,若不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容量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导致所配溶液中

溶质的浓度偏低。

 

 

 

2. 

小。

因为洒出的溶液中含有溶质,

所以转移到容量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

 

3.

配制

100 mL 1.00 mol/L 

NaCl

溶液需要

NaCl

固体

5.85 g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托盘天平的感量为

0.1 g

,所以不能称出

5.85 g

固体。

 

 

P17 

【思考与交流】

 

1.

有比较大的差异。例如,浓硫酸的密度比稀硫酸的大;将浓硫酸、稀硫酸分别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浓

硫酸能使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纸被腐蚀)

,而稀硫酸只能使石蕊试纸变红(久置后也会变黑)

;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

热,而稀硫酸稀释时放出的热量不大;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会变稀,稀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化不大;浓硫酸常温下不与铁

反应,稀硫酸能与铁反应产生氢气等。

 

2. 

物质的量相等。因为稀释前与稀释后

H

2

SO

4

的质量是不变的,只是溶液体积增大了。

 

 

P17 

习题

 

 

 

1.D 

 

2.B 

 

 

3.B 

 

 

4.B 

 

 

5.65~110mg/dL

。属于正常范围(提示:

1mol=1000mmol

 

6. 

这种做法不对,会造成结果偏低。这是因为倒出的部分溶液中含有溶质,结果导致容量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溶质的物

质的量浓度也减小

 

 

 

7. 14 mL 

(建议分步计算,学会公式的应用)

 

 

8. n

Ca

n

Mg

n

Cu

n

Fe

=224

140

35

9. 

1

0.2mol 

 

 

2

Cu

2+

0.2mol 

 

 

Cl

-

0.4mol 

 

 

 

 

 

 

 

 

 

10. 40 

P20 

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 (1) 

不正确。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强和温度有关,若不指明气体的压强和温度,而仅指出气体的体积,则无法知道气体的物

 

 

 

 

 

 

1

)自来水中氯离子的检验

 

AgNO

3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2

)蒸馏,制蒸馏水

 

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

100 ℃后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3

)检验蒸馏水中是否含

 

Cl

-

 

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蒸馏水中无沉淀。

 

 

H2 

0.2g 

0.1mol 

2:1 

O2 

1.6g 

0.05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