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第1页
高空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第2页
高空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第3页
高空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第4页
高空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培训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培训制作人:钟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高处作业基础知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高处作业的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措施目 录 ContentsContents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一、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一、我国安全生产方针1 1、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知道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这一方针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知道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意义。“安全第一安全第

2、一”要求在工作中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要求在工作中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即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进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即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预防为主预防为主”要求在工作中应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生产各环节,要求严格遵要求在工作中应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生产各环节,要求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发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

3、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要积极主动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在新时期,现事故隐患要立即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要积极主动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在新时期,实现安全发展的的重要的途径就是坚持实现安全发展的的重要的途径就是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根的根本方针,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只有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过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只有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过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彻底有效防范和控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彻底有效防范和控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

4、事故,真正实现安全生产。这一方针体现了对安全工作的特别重视。这一方针体现了对安全工作的特别重视。2 2、如何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如何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1 1)树立发展的观念。)树立发展的观念。(2 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3 3)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4 4)发挥好培训教育的作用。)发挥好培训教育的作用。从我们最基层来说,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做好各种安全措施来保证生产安全。具体表现从我们最基层来说,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做好各种安全措施来保证生产安全。具体表现在在具体工作中,针对每项工作,做好

5、安全评估,提出建议,完善各项具体措施。具体工作中,针对每项工作,做好安全评估,提出建议,完善各项具体措施。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二、相关法律法规二、相关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简称(简称按去哪生产法按去哪生产法)由中共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由中共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2002年年6 6月月2929日通过,自日通过,自20022002年年1111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20142014年年8 8月月3131日第

6、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的决定,自20142014年年1212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基础法律,对于加强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基础法律,对于加强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重要意义。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共共7 7章章114114条。条。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7、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 3、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4 4、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第一节:高处作业的定义、分级第一节:高处作业的定义、分级一、高处作业的定义一、高处作业的定义(一)高处作业(一)高处作业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2m或或2m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出进行的作业。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出进行的作业。(二)坠落高度基准面(二)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三)可能坠落范

8、围(三)可能坠落范围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画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画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四)可能坠落范围半径(四)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 R)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离。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离。(五)基准高度(五)基准高度(hbhb)以作业位置为中心,以作业位置为中心,6m6m为半径,画出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柱形空间内的最低与作业位置间的高度差。为半径,画出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柱形空间内的最低与作业位置间的高度差。(六)昨夜高度(六)昨夜高度(hwhw)作业区各作业位置相

9、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作业区各作业位置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 R)与基准高度()与基准高度(hbhb)的关系)的关系基础高度/m25515153030可能坠落范围半径/m3456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二、高处作业的区段及分级二、高处作业的区段及分级(一)高处作业高度的区段(一)高处作业高度的区段高处作业高度分为高处作业高度分为25m25m,515m515m,1530m1530m及及30m30m以上四个区段。以上四个区段。(二)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二)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客观危险因素可分为以下客观危

10、险因素可分为以下1111种:种:(1 1)阵风风力五级以上。)阵风风力五级以上。(2 2)GB/T 4200-2008GB/T 4200-2008(国标高温作业分级)规定的(国标高温作业分级)规定的IIII级或级或IIII级以上的高温作业。级以上的高温作业。(3 3)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 5的作业环境。的作业环境。(4 4)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低于)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低于1212的作业。的作业。(5 5)作业场所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作业场所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6 6)作业场所光线不足,能见度差。)作业场所光线不足,能见度差。(7 7)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

11、电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下表规定。)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下表规定。(8 8)摆动,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即任一边小于)摆动,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即任一边小于500mm500mm的矩形平面、直径小于的矩形平面、直径小于500mm500mm的圆形平面的圆形平面或具有类似尺寸的其他形状的平面,致使作业无法维持正常姿势。或具有类似尺寸的其他形状的平面,致使作业无法维持正常姿势。(9 9)GB 3869-1997GB 3869-1997(国标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规定的(国标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规定的IIIIII级或级或IIIIII级以上的体力劳动强度。级以上的体力劳动强度

12、。(1010)存在有毒气体或空气中含氧量低于)存在有毒气体或空气中含氧量低于0.1950.195的作业环境。的作业环境。(1111)可能会引起各种灾害事故的作业环境和抢救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可能会引起各种灾害事故的作业环境和抢救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三)高处作业分级(三)高处作业分级对不存在上述任何一种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下表规定的对不存在上述任何一种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下表规定的A A类法分级;对类法分级;对存在上述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下表规定的存在上述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直接引起坠

13、落的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下表规定的B B类法分类法分级。级。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第二节:安全防护用品的标准、验收和使用第二节:安全防护用品的标准、验收和使用安全安全防护用品,也称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能够对作业人员的人身起保护防护用品,也称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能够对作业人员的人身起保护作用,使作业人员免遭或减轻各种人身伤害或职业危害的用品。作用,使作业人员免遭或减轻各种人身伤害或职业危害的用品。一、安全防护用品一、安全防护用品(一)分类:防坠落安全防护用品、防触电安全防护用品和其他安全用具三大类(一)分类:防坠落安全防护用品、防触电安全防护用品和其他安全用具

14、三大类(1 1)防坠落安全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安全自锁器、速差自控器、)防坠落安全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安全自锁器、速差自控器、水平安全绳、防滑鞋等。水平安全绳、防滑鞋等。(2 2)防触电安全防护用品主要:电容型验电器、绝缘杆、绝缘胶垫、绝缘鞋、绝缘手套、)防触电安全防护用品主要:电容型验电器、绝缘杆、绝缘胶垫、绝缘鞋、绝缘手套、防静电服等。防静电服等。(3 3)其他防护用具主要有:脚扣、登高板、梯子、安全围栏、临时遮拦和安全标志等。)其他防护用具主要有:脚扣、登高板、梯子、安全围栏、临时遮拦和安全标志等。(二)、安全防护用品的基本要求(二)、安全防护用品

15、的基本要求单位应建立包括购置、验收、登记、发放、保管、使用、更换和报废等内容的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单位应建立包括购置、验收、登记、发放、保管、使用、更换和报废等内容的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安全防护用品应由专人管理应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更制度,安全防护用品应由专人管理应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更新。新。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二、防坠落安全防护用品的标准、验收和使用(一)安全带安全带是指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的防护用品,由带子、绳子和金属配件组成。安全带按使用方式,分为围杆安全带、悬挂安全带和攀登安全带三类。安全带的使用:

16、安全带主要是用于防止人体坠落的防护用品,它同安全帽一样是适用于个人的防护用品,使用时应注意:(1 1)使用安全带时,应检查安全带的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损伤;安全绳是否存在短股、烫伤的)使用安全带时,应检查安全带的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损伤;安全绳是否存在短股、烫伤的现象。现象。(2 2)安全带应高挂抵用,挂钩应扣在不低于作业者所处水平位置的固定牢靠处,不得将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抵用,挂钩应扣在不低于作业者所处水平位置的固定牢靠处,不得将安全带挂在活动的物体上,并注意防止摆动碰撞。挂在活动的物体上,并注意防止摆动碰撞。(3 3)使用安全带时,不允许打结,以免发生坠落受冲击时将绳从绳结处切断;也不准将钩

17、直接)使用安全带时,不允许打结,以免发生坠落受冲击时将绳从绳结处切断;也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使用。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使用。(4 4)当工作的上方有发热作业,其下方不得使用安全带,防止烧灼安全带。)当工作的上方有发热作业,其下方不得使用安全带,防止烧灼安全带。(5 5)不得将安全带挂在管件的自由端、安全网上。)不得将安全带挂在管件的自由端、安全网上。(6 6)使用)使用3m3m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7 7)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8 8)使用频繁的

18、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更换新绳。)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更换新绳。(9 9)安全带使用期为)安全带使用期为3-5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1010)安全带使用两年后,按购入批量的情况,抽验一次。安全带进行冲击试验时,以悬挂)安全带使用两年后,按购入批量的情况,抽验一次。安全带进行冲击试验时,以悬挂80kg80kg重量做自由坠落试验,若不破断,该批安全带可继续使用。重量做自由坠落试验,若不破断,该批安全带可继续使用。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二)安全帽(二)安全帽1 1、安全帽的组成、安全帽的组成: :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

19、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而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由帽壳、帽衬、下颌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而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由帽壳、帽衬、下颌带和附件组成。带和附件组成。帽壳包括:帽壳包括:a.a.帽舌:帽壳前部伸出的部分;帽舌:帽壳前部伸出的部分;b. b. 帽沿:帽壳除帽舌外周围伸出的部分;帽沿:帽壳除帽舌外周围伸出的部分;c. c. 顶筋:用来增强帽壳顶部强度的部分;顶筋:用来增强帽壳顶部强度的部分;d. d. 透气孔:帽壳上开的气孔;透气孔:帽壳上开的气孔;e. e. 插座:帽壳与帽衬及附件连接的插入结构;插座:帽壳与帽衬及附件连接的插入结构;f. f. 连接孔:连接帽衬和

20、帽壳的开孔。连接孔:连接帽衬和帽壳的开孔。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帽衬包括:帽衬包括:g. g. 帽箍:绕头围部分起固定作用的带圈;帽箍:绕头围部分起固定作用的带圈;h. h. 托带:与头顶部直接接触的带子;托带:与头顶部直接接触的带子;i.i.护带:托带上面另加的一层不接触头顶的带子,起缓护带:托带上面另加的一层不接触头顶的带子,起缓冲作用;冲作用;j. j. 栓绳栓绳( (带带) ):连接托带和护带、帽衬和帽壳的绳:连接托带和护带、帽衬和帽壳的绳( (带带) );k. k. 吸汗带:包裹在帽箍外面的带状吸汗材料;吸汗带:包裹在帽箍外面的带状吸汗材料;l. l. 衬垫:帽箍和帽壳之间起缓冲作

21、用的垫;衬垫:帽箍和帽壳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垫;m. m. 后箍:在帽箍后部加有可调节的箍;后箍:在帽箍后部加有可调节的箍;n. n. 帽衬接头:连接帽衬和帽壳的接头。帽衬接头:连接帽衬和帽壳的接头。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2 2、安全帽的使用要求、安全帽的使用要求(1 1)使用前的检查:)使用前的检查:安全帽在佩戴前,应对以下主要项目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更换:安全帽在佩戴前,应对以下主要项目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更换:是否有产品合格证;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帽壳是否有有破损;帽壳是否有有破损;帽衬的帽箍、吸汗带、缓冲垫和衬带等部件是否齐全有效;帽衬的帽箍、吸汗带、缓冲垫和衬

22、带等部件是否齐全有效;下颌带的系带、锁紧卡等部件是否齐全有效。下颌带的系带、锁紧卡等部件是否齐全有效。(2 2)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使用前应根据自己头型将帽箍调至适当位置,避免过松或过紧;将帽衬的衬带位置调节好并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将帽衬的衬带位置调节好并系牢,帽衬的顶端与帽壳内顶之间应保持20mm50mm20mm50mm的空间;的空间;安全帽的下颌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安全帽的下颌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以防帽子滑落、碰掉;帽壳设有通气孔的安全帽,使用时不能为了透气

23、而随便再进行开孔;帽壳设有通气孔的安全帽,使用时不能为了透气而随便再进行开孔;安全帽不得擅自改装;安全帽不得擅自改装;不得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不得在安全帽内再佩戴其他帽子;安全帽不用时,不易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需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安全帽不用时,不易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需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低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ABSABS(工程塑料)安全帽不得用热水浸泡,不得放在暖气片上、火炉上烘烤,以(工程塑料)安全帽不得用热水浸泡,不得放在暖气片上、火炉上烘烤,以防帽体变形;防帽体变形;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如果发现帽壳与帽衬有异常损伤或裂痕,或帽衬与帽壳内顶使用

24、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如果发现帽壳与帽衬有异常损伤或裂痕,或帽衬与帽壳内顶之间的间距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得继续使用。之间的间距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得继续使用。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三)安全自锁器(三)安全自锁器1 1、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安全部件齐全、锁止可靠、元件无损伤、安全部件齐全、锁止可靠、元件无损伤、绳无磨损。绳无磨损。2 2、使用要求:、使用要求:安全绳和主绳严禁打结、绞接、严禁接近安全绳和主绳严禁打结、绞接、严禁接近带电体、尖锐物、腐蚀物及火源,主绳选带电体、尖锐物、腐蚀物及火源,主绳选购应符合自锁器的技术要求,主绳应垂直购应符合自锁器的技术要求,主绳应垂直设置,上下两端

25、固定,严禁有接头,使用设置,上下两端固定,严禁有接头,使用前应将自锁器压入主绳试拉,当猛拉圆环前应将自锁器压入主绳试拉,当猛拉圆环时应锁止灵活,安全螺丝、保险定好后方时应锁止灵活,安全螺丝、保险定好后方可使用,绳钩必须挂在安全带连接环内。可使用,绳钩必须挂在安全带连接环内。自锁器应专人专用,不用时妥善保管,每自锁器应专人专用,不用时妥善保管,每两年检验一次,经过严重碰撞、挤压或高两年检验一次,经过严重碰撞、挤压或高处坠落后的自锁器要重新检验方可使用。处坠落后的自锁器要重新检验方可使用。经常使用时,除使用前检查外,至少每月经常使用时,除使用前检查外,至少每月详细检查一次,包括锁钩螺栓、铆钉有无详

26、细检查一次,包括锁钩螺栓、铆钉有无松动,壳体有无裂纹和损伤,安全绳和主松动,壳体有无裂纹和损伤,安全绳和主绳有无磨损,固定点有无松弛等。绳有无磨损,固定点有无松弛等。第二章:高处作业基础知识(四)速差自控器(四)速差自控器( (防坠器防坠器) )1 1、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自控器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产品技术要自控器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求。自控器应高挂抵用,应防止摆动、碰自控器应高挂抵用,应防止摆动、碰撞,水平活动应在以垂直线为中心半径撞,水平活动应在以垂直线为中心半径1.5m1.5m范围内。范围内。绳物、吊环、固定点等各部螺栓应连绳物、吊环、固定点等各部螺栓应连接可靠。接可靠。安全绳

27、、挂绳无磨损、断丝、打结。安全绳、挂绳无磨损、断丝、打结。严禁自行拆卸和改装。严禁自行拆卸和改装。2 2、使用要求:、使用要求:应由专人保管、维护,防止雨淋、泡水、应由专人保管、维护,防止雨淋、泡水、接触腐蚀物质,保持卡簧及安全绳动作接触腐蚀物质,保持卡簧及安全绳动作灵活,使用两年、经过大修或更换元件、灵活,使用两年、经过大修或更换元件、经过碰撞或带负荷锁止过后,应按标准经过碰撞或带负荷锁止过后,应按标准进行试验。进行试验。系紧安全带帽下颚带工作服要整洁、无破损佩戴胸卡衣服袖口纽扣扣好穿长裤,裤脚垂下,不得卷上鞋要防滑、绝缘裤的下摆不得松散第三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一、现场作业环境基本要求一、现

28、场作业环境基本要求(一)现场风力的规定(一)现场风力的规定根据根据高处作业分级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GB/T 3608-2008)和)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风力大于,风力大于5 5级时,禁止高级时,禁止高处作业。处作业。(二)现场温度的规定(二)现场温度的规定根据根据高处作业分级高处作业分级 (GB/T 3608-2008GB/T 3608-2008),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 5的作业环境禁止从事高的作业环境禁止从事高处作业。处作业。二、安全标志和安全色的要求二、安全标志和安全色的要求(一)安全标志(一)安全标志1 1、常用安全标志含义和适

29、用范围、常用安全标志含义和适用范围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安全标志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包括提醒人们注意的各种标牌、文字、符号以及灯光等,以此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其目的是引包括提醒人们注意的各种标牌、文字、符号以及灯光等,以此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其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主意,防止发生事故。安全标志主要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牌等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主意,防止发生事故。安全标志主要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牌等2 2、安全标志分类、安全标志分类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

30、和提示标志四类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1 1)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为白底黑色图案加带斜杆的红色)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为白底黑色图案加带斜杆的红色圆环,并在正下方用文字补充说明禁止的行为模式。圆环,并在正下方用文字补充说明禁止的行为模式。第三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2 2)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为黄)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为黄底黑色图案加三角形黑边,并在正下方用问题补充说明当心的行为模式。底黑色图案加三角

31、形黑边,并在正下方用问题补充说明当心的行为模式。(3 3)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为圆形,)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几何图形为圆形,以蓝底白线条的图形图案加文字说明。以蓝底白线条的图形图案加文字说明。第三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3 3)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图形以正方)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图形以正方形、绿底(防火为红色)白线条加文字说明。形、绿底(防火为红色)白线条加文字说明。第三章: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第三章:作业现场安全

32、管理(二)安全色(二)安全色1 1、安全色定义:根据国家标准、安全色定义:根据国家标准安全色安全色(GB 2893-2008GB 2893-2008)规定,安全色是传递安全信息含义)规定,安全色是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的颜色,2 2、安全色分类: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分别标志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安全色分类: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分别标志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1 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凡是禁止、停止、消防和有危险的器)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凡是禁止、停止、消防和有危险的器件或环境均应涂以红色的标记作为警示的信号。件或环境均应涂以红色的标记作为警示的信号。(2 2)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都应涂以黄色表示)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都应涂以黄色表示(3 3)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