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马治国教授带队参加太白山草药临床应用研讨会并实地调研太白山草医草药发展现状
日期 2019-04-02 10:39   点击:


研讨会会场实景

2019年3月31日,由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主办的"纪念太白草药先贤李白生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太白山草药临床应用研讨会"在宝鸡眉县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马治国教授带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作大会报告。会议期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专门制度研究”课题组成员还对太白山草医草药的存续和传承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3月31日上午,与会人员首先前往李白生先生墓地祭拜,接着参观考察了太白草药种植基地,最后就太白山草药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未来出路展开了研讨。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马治国教授向大会作了题为《太白草医草药保护研究》的主题报告。

马治国教授首先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的高度重视与法律政策支持,指出民间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太白山草医草药起源早、特色强,具有一定代表性,应该抓住机会发展壮大。其次他结合前期调研基础,分析了太白山草医草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指出太白山草医草药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传承随意、缺乏规范等问题。接着他从法律规范和保护的角度,对太白山草医草药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尤其强调了保持传统与现代产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目前中医药法框架下关于中医行医资质考核、诊所备案以及传统制药等几个方面的突破性规定向参会的民间草医进行了详细讲解。报告最后,他还介绍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三次政府间会议上中医药非遗首次亮相的相关情况,展望了未来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鼓励太白山草医草药进行分类别、多角度、系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在国内打造“太白七药”品牌效应,并积极走向国际舞台。

马治国教授向大会作报告

会议期间,在马治国教授的组织下,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专门制度研究”课题组成员还对与会的部分太白草医进行了调研。课题组重点调研了李白生先生的医药学徒及胞弟汉中易心堂国医馆坐诊中医李心吾、同为李白生先生医药学徒的杨凌仁和中医医院院长穆毅以及其他部分与会的太白草医。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太白草医草药虽然起源较早、历史悠久且临床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多年来缺乏专业的组织进行整理和挖掘,呈现出传承谱系不明、传承代际混乱的状况,存在“各自为营”“游击行医”、知识碎片化不系统、思想闭塞缺乏相互学习交流等问题。

课题组调研李心吾先生

课题组调研穆毅院长

部分调研场景

会后,马治国教授还与穆毅院长、太白草医代表王应海、张根全以及其他部分太白草医就依托“太白熙岸”项目,借助太白山优质的草医草药资源,建设太白健康养生基地的设想进行了座谈和研讨。

所有与会人员合影

据悉,太白山与长白山、神农架并称为我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据《太白本草》记载,此处滋养着1300余种药用植物,其中以“太白七药”最为著名。据统计,目前有98种太白草药被纳入陕西省药典,其中有近40个品种为新基原药材,50种药材载入陕西省药材标准。此外,在太白山地区还活动着至今没有准确统计数据的太白草医,其掌握的太白草医草药传统知识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目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专门制度研究,多年来持续致力于民间中医药的挖掘保护。太白草医草药特色鲜明,是陕西省草医药知识的典型代表,课题组将持续对其进行跟踪调研,全面了解其传承谱系和知识系统,准确把握其特点,推动其传承、保护和发展。




撰稿:占妮

摄影:刘慧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联系电话:029-82668972 邮编:710049  电子邮箱:xjtuipr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