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时隔330天重现本土确诊病例:渭南白水人,1月14日确诊
孔祥楠
2022-05-06 16:49:15
共 1 个回答
尹海蓝
2022-05-11 08:22:03
陕西本土1例确诊病例 1月14日0-24时,新增报告外省输入本地确诊病例1例。1月14日0-24时,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治愈出院1例。 截至1月14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46例,在院1例,出院242例,死亡3例。 截至1月14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80例,出院259例,在院21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82例,转为确诊病例15例,解除医学观察149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8例。 本地确诊病例:郭某某,女,49岁,陕西省白水县人,在山西省晋中市工作,是山西1月11日报告2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1月9日,返回白水县林皋镇(云台乡)段家源村五社家中。1月11日,落实当地防控措施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1月13日,接到山西省协查函,被送往隔离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出现症状后被转运至白水县医院。1月14日,白水县医院及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经省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该确诊病例居住地及所到场所已落实防控措施,截至1月15日10时,已追踪并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243人。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陈某某,男,48岁,陕西籍。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陕西时隔330天重现本土确诊病例 1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例(广东3例,上海2例,江苏1例,浙江1例,四川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35例(河北90例,黑龙江43例,广西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据陕西省卫健委发布,上一次出现本土确诊病例要追溯至2020年2月20日,陕西时隔330天再次出现本土确诊病例。 渭南白水启动多项疫情防控紧急措施 据陕西日报消息,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林皋镇人民政府通报,1月14日,白水县卫健系统通知,白水县林皋镇段塬村一名从山西晋中返乡村民在1月13日因发热被送往县疾控中心进行监测,林皋镇政府第一时间召开调度会,对段塬村进行全面管控,对其余村(社区)按照“外防输入、从严管控”的要求,有序开展宣传引导、登记报备等防控工作。同时,对该村民所到的镇北街包子店、美佳美超市、圆通快递点等处进行全面消杀并予以关闭。 此外,白水县城关街道办也从14日起取消全街道集会,白水县教育考试中心也发布了2021年高考体检工作延期的通知。当地政府也提醒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勿过度恐慌,正确看待疫情形势,一切以官方通告为准。同时,请广大群众做好个人防护,非必要不外出,共同做好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渭南白水:缓办喜事简办白事 白水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加强冬春季疫情防控减少人员聚集 有关事项的通告 广大人民群众: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加大,聚集性活动频繁,外防输入压力随之增加。为避免人群聚集,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就加强冬春季疫情防控,减少人员聚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主动提前报备 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认识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白返白人员要落实集中隔离14天、两次核酸检测措施。境外返回在入境地集中隔离14天、两次核酸检测后返回白水的,继续落实居家隔离14天、两次核酸检测措施。国内其他低风险地区来白返白人员,需提前3天向所在社区(小区)、村组或单位报备,返乡时持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或返回后第一时间到县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配合社区(村组)做好信息摸排登记,落实居家健康监测14天措施。 二、严格控制出行 冬春季疫情防控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广大人民群众要合理安排行程,非必要不出行,倡导就地过节、错峰出行。如必须出行,需提前了解途经和目的地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中高风险地区暂缓出行,如必须前往,务必提前向所在社区(村组)、单位报备,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返回后要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措施。 三、缓办喜事简办白事 (一)喜事缓办。即日起婚庆、喜宴等一律推迟举办,防止人员聚集,发生交叉传染。近期计划办理婚姻登记的新人,要做好公共场所的个人防护,尽量提前预约,避免扎堆登记。 (二)丧事简办。特殊时期,要从简从快办理丧事活动,治丧规模控制在50人以内,时间控制在2天左右,减少人员聚集,不设围餐。倡导广大群众采用网络祭扫、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新方式祭奠和缅怀,降低聚集祭扫带来的病毒感染风险。 (三)严格监管。各镇(办)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指导所辖村(社区)有效发挥村级管理组织和红白理事会作用,严格落实报备制度,强化教育引导,增强防控意识。加强监督宴席,操(承)办方要认真做好场所消毒消杀工作,全面落实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坚决禁止各项管控措施未结束的省外返白人员和体温异常、发烧、咳嗽等症状人员参加宴席聚集活动。 (四)党员干部带头。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要求,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带动、劝导身边人响应倡议号召,文明从简办婚丧。 四、科学采购年货 广大群众在外出购物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建议选择正规购买场所,接触进口冷冻食品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要避开购物高峰期,购物后及时进行手部消毒。接收来自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包裹、货物时,要戴好口罩和手套,使用75%酒精对外包装消毒后再打开,并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及时妥善处理,处理完后要及时洗手。 五、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一)广大群众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自觉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1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公筷制、分餐制等生活方式。 (二)加强个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要及时到县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诊途中,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戴好口罩,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三)减少走亲访友、扎堆聚集,减少家庭聚会、聚餐,提倡网络拜年,个人家庭聚集应控制在10人以下。严格控制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 白水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月13日 渭南:个体诊所违规接诊发热患者坚决关停 渭南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 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不得接诊发热患者 近日,渭南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对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其中要求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不得接诊发热患者。 《通知》要求,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和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的“探头”作用,加大监测排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的监管,对违规接诊收治发热患者的坚决关停。 河北一例确诊病例来过陕西 1月14日0—24时,河北新增本土确诊90例,其中石家庄市报告84例(5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邢台市报告6例(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其中石家庄确诊病例54在1月4日下午到达陕西省咸阳杨陵区神农路某饲料厂,现将其行动轨迹公布如下: 确诊病例54:男,57岁,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人。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1日居家无外出;1月2日驾货车从小果庄村出发到达辛集市小辛庄附近某饲料厂装货;1月3日从辛集市驾车出发,1月4日下午到达陕西省咸阳杨陵区神农路某饲料厂;1月5日上午卸货,下午在车上休息,晚上前往咸阳市泾阳县315县道东耀路装货,之后将车停在附近服务区在车上休息;1月6日8时从服务区出发,17时从泾阳县返程;1月7日上午8时到达保定市唐县西城子村饲料厂卸货,16时驾车经机场路返回小果庄村;1月8日转运至藁城区指定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月9日、12日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1月13日核酸检测呈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运至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1月14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陕西首批51名流调队员出征河北 1月14日下午,根据陕西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部署,全省各地市共51名疾控流调人员集结西安,出发驰援河北。 为协助河北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月14日,西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安志奇、主管医师雷晓岗等10名疾控系统专业人员逆行出征河北,援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大家都争先恐后想去支援河北,短短几十分钟,就有15名同志报名,但只有两个名额。”西安市疾控中心负责人介绍说,西安市、区共有10名队员,此次选人的要求就是从事流行病学调查的专业人员,必须经验丰富。 除西安外,汉中、宝鸡、安康等地均组织了首批驰援河北疫情防控流调队,与省内其他队员集结,统一赴河北援助新型冠状肺炎流调工作。据悉,首批流调队共由91人组成,其中51名流调队员,40名司机,共乘20辆车统一出发,预计车程13小时,14日夜间抵达河北。 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省卫健委主任刘宝琴、党委书记刘勤社等参加了出征仪式。 刘宝琴强调,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希望队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配合当地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方光华指出,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希望全体出征队员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感谢家属对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广大出征队员平安凯旋归来。 来源|陕西省卫健委、河北省卫健委、国家卫建委 作者|华商报记者 李琳 编辑|华宝 审核|麦子 【来源:华商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