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庆阳——历史

庆阳古为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夏代,周先祖不窋于豳地(今庆阳、宁县)始建邦国。商周至春秋战国,先后建有荤粥、豳国、鬼方、羌方、义渠、彭卢、郁郅等方国。秦代属北地郡,下设县。汉代设北地、安定2郡,下设县,并有上郡数县。魏晋时期,大部分地方被少数民族部族占领,只在南部设有郡县。南北朝时期,区内建置多变,辖域无常。隋代,设弘化、北地、安定、平凉4郡,辖14县。唐代,设宁、庆、泾、原4州,辖18县。五代时,宁、庆、原、衍、环5州并存。宋代设宁、庆、原3州和通远军,辖11县。金代有1府4州10县。元代有1府3州。明代有1府1州4县和平凉府镇原县。清代有1府1州4县和董志分县及镇原县属泾州。

  民国时期,初为陇东道,辖区内6县。1936年后,全区分为陕甘宁边区陇东解放区和国民党甘肃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区。国民党辖区设8县。陇东老解放区设有两个分区,其中陇东分区辖6县,关中分区在区内辖2县。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