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赤“子”之心,独木不“林”!武安这儿的村民住上别墅洋房

人民资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本文转自:邯郸新闻网

黝黑的面庞

深陷的眼窝

不算高大的身躯

一口标准乡土口音

你可能不敢相信

就是他

义无反顾地扛起了

李石门村乡村振兴的担子

就是他

让村民们都住上别墅洋房

壮大了集体企业

他就是

矿山镇李石门村党支部书记

李子林

李子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4月出生,大专学历,武安市矿山镇李石门村人,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1月至今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2015年荣获第一届最美武安人。先后担任武安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及邯郸市政协委员,现任邯郸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二十余年来,他带领李石门群众逐渐告别贫穷,建设新农村,并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了巨大努力。

深受党恩 艰苦创业

因为自己吃过了苦

才会更加感恩党

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

也才会更加上进

想为别人撑把伞

李子林是土生土长的李石门村人,他自小父母离世,姐弟五人,靠在生产队挣工分艰难度日,他们经常吃不饱饭,当时老支部书记年底救济姐弟们十块钱,连续五年,他们靠这十块钱过年。

十九岁那年,李子林在李石门村担任副队长,两年后,担任大队长,他挨过饿,受过穷,所以当上队长后就想方设法多打粮食,多搞副业,让群众多受益,当时靠着三辆马车、一辆拖拉机、粉房、砖窑,就带领大家开始挣钱了。

80年代初,生产队解散,国家政策提出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富起来之后,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李子林正是在党的好政策下,跑运输成为李石门村第一个万元户;随后,他又以惊人的胆识,陆续经营了东岭煤矿和东沟煤矿,成为当地煤炭行业的佼佼者。

但他从来没有忘记李石门是他的根

他这样说

我原本就是一个穷家的子弟

不管到什么时候

也要敢想,也要敢干

想,为群众的利益所想

干,为群众的利益而干

党员先锋 勇担使命

1997年,李子林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党旗下举起拳头那一刻起

他就下定决心

用行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回报党的好政策

回报自己的村庄

1999年1月,他被矿山镇党委任命为李石门村支部书记,当时村上连最基本的吃水和用电问题都解决不了。他当上支部书记后,带头交电费,同时严格规定,村干部及其家属必须以身作则,补交电费。开始有的人不理解、不接受,他就努力做工作,收齐后,又补了一部分,电费交上了,村里又恢复用电。紧接着,他投资80万元在村里打了一口深水井,并修通自来水管道,村里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要想富,靠知识。村里学校的房屋十分破旧,缺乏教具。他主动捐资上百万元翻新了学校,购买了教具。要想富,先修路。他投资40余万,又从交运局争取到资金,为群众新修了本村通往外界的南湾公路和北岭公路,给百姓出行带来了方便。村里多年积累的难题随着他大刀阔斧的实干解决了。

短短的十多年

李子林在这一块穷乡僻壤上

盖起了教学楼

建起了幼儿园

硬化了街道

建起了公园

改造了荒石滩

绿化了秃山岗

有福民享 有“难”官挡

2008年至今

李子林个人投资1亿多元

建设新民居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先后搬进楼房、别墅

房前屋后,树木成荫,花草茂盛

这个昔日贫穷的小村庄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7年,李子林到淑村镇白沙村参观学习,那时候白沙村礼堂已经建成,新民居正在施工。当时他就眼红人家对全村进行大翻盖。回村后,他马上和支村“两委”商量,并带领大家到白沙村、磁山二街、河南省刘庄村参观学习,制定方案和改造计划。2008年,李石门村开始进行新民居建设,由于村集体没有收入,于是他决定个人垫资为群众办点事。

在新民居建设启动仪式上,他向父老乡亲承诺:“别人在武安有别墅,有单元楼,我要让李石门的父老乡亲住上和武安一样的别墅和单元楼。”

拆旧建新工作启动时,有的群众不理解、不配合,就做工作到三更半夜,村干部既要做工作,又要充当搬运工、装卸工、甚至拆迁工。为了把群众利益最大化,仅拆迁补偿条款就多达62条,群众的一砖一瓦,都在补偿范围之内。截至目前,共建别墅楼240栋、单元楼4幢104户、2层商业门市楼38个、欧式别墅楼18个。90%的群众已搬进新民居。

现在,无论走到哪儿,只要看到好的东西,李子林就眼红,就想搬到李石门。家里人都说他现在走火入魔了,但他说愿意为了回报村庄而走火入魔。李子林的爱人卢会玲说:“老李有两部手机,全都用来拍照,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拍人家的房子,拍人家的绿化、亮化,他恨不得把他看到的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搬到李石门。”

如今,一座座新颖别致的别墅跃然崛起,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如今李石门村已经跻身于武安市新民居建设和先进行列......人们的欢声笑语,使这个古朴沉静的村庄显得有了百倍的生机。李子林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也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李石门村

成为附近村人人羡慕的美丽乡村

2018年还荣获

武安市十大美丽乡村

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仅仅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

探索创新 共同致富

党让我们当干部

为老百姓当家

咱豁出命来

也要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

李子林从没忘记他的誓言

李子林常说,住进新房不叫富裕,群众都有活干,都能挣钱,才是真正的富裕。为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他不断探索增加集体收入的路径。李石门村没有集体经济,且没有收入来源,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是摆在李子林面前的突出难题。“集体没有收入,我就个人出资探索,我一人富裕,不叫富裕,群众全部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说干就干,他带领村干部多次外出考察后,谋划了建设“种植区、养殖区、采摘区、大棚区、观赏区”“游乐园、村史园、购物园、文化园”即“五区四园”的发展思路,决定在村里流转土地,带领群众走规模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的致富路子。2018年起,他个人出资,在村南流转土地1000余亩。2019年,建蔬菜大棚2个,育苗室1个,种植植油菜100余亩,玉米300余亩,种植海棠树、山楂树等果树80余亩。大棚蔬菜,无偿提供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看着玉米、油菜,喜获丰收,李子林知道种植经济作物的道路,是行得通的。

沸腾的汗水、熟练的手法,服装厂里的女工正在专注地做新衣,一件件质量好、款式新的棉衣在她们手下诞生,这些衣服都要远销欧洲。今年2、3月份服装厂开始建设新厂房。目前在李石门村村南建一座占地20亩,7000平方米的大型服装厂,总投资1500万元。马上投产使用,可解决300到500人就业。这是李子林全力支持的一项集体企业,他要发展自动化的服装厂,让村民不出家门就有钱挣。

实干、苦干、拼命干

不辞劳辛走过了一条艰苦创业的路

他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