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事业编制和公务员
王雪蕊
2022-04-27 04:48:06
共 1 个回答
熊佳琪
2022-05-01 10:27:00
单从字面上看,“公务员”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编制”是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行政机关有事业编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也有公务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并不奇怪,我国的国情十分复杂,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单位的新设、撤销、合并、重组等等,就算到今天还没有完全理顺,所以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状态了。
对于“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的区别”,相信很多朋友都可以说出个一二三来,但对于初入职场的小伙伴们却不一定能分得清楚,下面小编通过三个问题来给大家系统总结:
一、什么是事业编制和公务员?
(1)在中国, 公务员 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 行政编制 、由 国家财政 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小伙伴们注意了,关键词加粗)
(2)事业单位就比较复杂了,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 公益性质 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关,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主要分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差额拨款事业编制和自收自支事业编制:
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基本待遇与公务员相差不大,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目前一些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已经参公了,但各地状况不同,进度也不同;
差额拨款事业编制 ,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和公务员挂钩,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强势点的单位,和全额拨款没多少差距,不发达地区和不太好的单位,自己体会吧;
自收自支事业编制 ,就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待遇要看单位的经营状况,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最常见的就是医院,目前这一类事业单位有改企业的倾向。
二、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的进入途径是什么?
(1)公务员队伍的进入方式,有三种途径:
一是参加国家、省公务员考试 ,这个最常见大家都熟悉,也是最主要的途径;
二是任用提拔 ,比如某某高校知名学者教授被调入某某局任命为局长;
三是人大选举 ,每年的开人大会都要选省长、市长、县长、乡长。前三个想选上很难,最后一个相对简单,这也是很多事业编(甚至非国家工作人员,如村官等)转行政的重要途径。
小伙伴们看看哪个适合你吧?有条件的可以尝试第二种和第三种。
(2)事业编制的进入方式就多种多样了,以前说乱七八糟、鱼目混珠毫不为过,领导想安排人进事业编太容易了。但目前越来越向公务员靠拢,大体上主要有三种:
一是公开招聘 ;这个和公务员的第一种相同,无需赘言。
二是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 ;一般是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这类人才待遇较好,但萝卜招聘也很多,无法保持公平公正。(尤其是高校引进教师,大家可以体会)
三是军队转业 ;在军队做了干部可以转业行政编,但干部毕竟是少数嘛,大多数人还是进了事业编。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区别,其实用一个最形象的比喻就是:公务员编制好比古代皇帝的正支嫡长系,事业编制多数不是嫡系,至于什么系,各种各样。
三、公务员一定比事业编好吗?
答案是不一定。不可一概而论,我国国情复杂嘛!
听了我上面的分析,小伙伴们可能认为公务员作为行政单位员工,又是嫡系,工资和福利待遇一定比事业单位好,其实这种认识是存在一定误区的,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和公务员不一样,有些事业单位的工资是高于公务员单位的,比如高等学校教师和县里乡镇公务员相比呢?东部沿海省厅的事业编和西部偏远乡镇公务员相比呢?就拿我们江苏来说,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吴中区等事业编的工资(含奖金)竞争力要普遍高于苏北公务员。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的工资晋升途径也不同。公务员除了熬年头(工龄长工资涨),就只能靠升职才涨薪水。在市级行政机关,比如两办、组织部等强权部门,公务员晋升比较快(起码职级上升快),工资涨得也快,但县区级公务员,90%都升不了副科,提拔非常难。专技岗位事业编就相对来说容易些了,除了熬年头,升职之外,还可以通过职称聘用来涨工资,比如中级职称相当于乡科级工资,高级就相当于县处级工资了,本人亲历县某局公务员工资比一些事业编工资低的。也就是说,只要你专业扎实,职称上得快,你的收入也不会比你上司少,甚至有的还高。但是管理岗事业编制就没那么容易了,管理岗和公务员一样,需要升职才涨薪水,但升职比公务员更难。
最后,在当前就业背景下,不管是考公务员还是考事业编,都要勤奋刻苦、努力拼搏才能上岸,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何从考试大军中脱颖而出?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及早行动,加倍努力吧,另外欢迎关注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