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极致之美,享受生命欢愉

编者按:汲安庆教授的这篇访谈文章,不仅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指导意义,同时对一线青年教师的成长也不无启发和借鉴。真正的学者型教师——我们从本文可清晰地看到,这个目标的确立对于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助力,这就是文中所说的卓越心像的构建。有了规划还得付诸实践,对于渊深自己的学养,汲教授提出的“五环读书法”也会有助于青年朋友确立自己的读书计划与范围。愿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早立志,立大志,向光而生,日臻佳境。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主编王海燕

名家访谈

追求极致之美,享受生命欢愉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访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汲安庆 杨诗怡 滕韩

【受访者简介】汲安庆,江苏洪泽人,文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江苏省教育学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杭州师范大学重点研究所学习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审稿专家,《教师博览》原创版首批签约作者,《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中学语文》《福建教育》《海峡教育报》等刊物专栏作者。著有《求用·求美·求在——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论》《语文教学中的和谐美》《中学语文名师教例评析》等9部。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教育发展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逾600篇。在全国各地讲学两百余场,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比赛、论文比赛评委多次。

【访谈者简介】杨诗怡、滕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

【课题信息】本文为江苏省教改课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成果,立项号为“2021JSJG630”。

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必须对自己有一个适恰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杜绝生命能量的无谓耗散。生涯规划应围绕卓越心像的建构展开,通过“五环读书法”不断渊深学养,勤奋练习“三字一话”基本功,为未来的语文教育蓄势。以“生命融合”和“间离效果”,完成认知与体知的深化和飞跃。彻底开放感官,以婴儿眼光、黎明感觉去对待生活和学习,杜绝教育的审美疲劳,并积极主动走向言语表现与创造,在追求极致之美的过程中享受精神生命生长的充盈和欢愉。

关键词:生涯规划 极致之美 生命生长 言语表现与创造

杨诗怡 滕韩(以下简称“生”):汲老师,我们最近参加了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需要做一个“生涯人物”访谈报告,想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其实也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话题,请教您在求学阶段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如何规划的?

汲安庆(以下称“师”):适恰的生涯规划,可以有效防止生命能量的无谓耗散。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我在读师范,读本科,读硕士乃至读博期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是有一个大概规划的,不过一直处于动态的调整之中。

读师范时,我憧憬过做一名作家。那时候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思想比较单纯,理想气息、文艺色彩都比较浓郁的时代。在校学生,人人谈文学;社会上,很多人将作家视为明星、偶像。这种时代氛围影响了我,一下子不可救药地迷上了文学阅读和写作。对鲁迅、郁达夫等人的作品,几乎作了一网打尽地阅读,《青春》《雨花》《收获》《人民文学》《小说月报》之类的杂志,一到图书馆就翻开来读。当时还花钱先后报了东北《文艺时报》《参花》编辑部搞的写作函授班。每遇周末,就带了几个馒头和一壶白开水躲进淮安师范学校城墙外的一片小松树林里,进行小小说或诗歌写作,一写就是一天。很幸运,还发了几篇小小说,在上海《青年报》举办的“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还获了个二等奖,收到了一些读者来信,但终究没有红起来,也没有“文联”“作协”吸纳我做专业作家。

走上教师岗位后,我的理想发生了变化。那是一个风清气正的年代,老师们大多很有教育情怀。受他们影响,我努力想把课上好,得到学生、同事,还有领导的认可。那时候很渴望成为一名特级教师,真正的学者型教师。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热情似火地练习“三字一话”——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尤其是练字,每到万家灯火的时候,我就和一两位要好的同事结伴去教室练习粉笔字。周末或寒暑假,则会在家中埋头临摹沈鸿根、庞中华的楷书字贴,毛笔字练的是柳公权、颜真卿的字帖。

为了渊深自己的学养,我又订阅了文学领域里最顶尖的期刊《文学评论》《文学遗产》,还有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教育类刊物,我订了廊坊师范学院主办的《语文教学之友》。这本刊物其实没多大名气,看上它纯粹是被名字所吸引。虽然当时教的是小学语文,这本杂志是面对中学语文老师的,但我很喜欢中小学语文的贯通,就订了。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月刊》我也订了,这本刊物内容比较丰富,读来亲切。小学语文教育类期刊,我订的是上海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说,订阅这么多杂志在当时的老师中是很罕见的。我之所以毫不吝啬地订阅,就是想紧跟学术前沿,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与此同时,我还复习迎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于1993年成功考入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开启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的系统学习。我追求学深学透每一门课程,把所有作业做成精品,以此来积淀自己的学养。比如,当时现代文学的作业,和我现在要求你们的一样——写一篇论文。我认真写了,后来在老家的报纸副刊摘要发表了。

因为那个年代教师的地位不是很高,薪水又比较低,所以我后来放弃了老家洪泽实验小学的公职,前往江苏常州国际学校应聘并且成功入职。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才刚刚开始,这所学校已经有南大、北师大,还有南师大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同时还有哈尔滨师大等高校的研究生。这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当时高校师资奇缺,这些人完全可以直接留在大学任教。名校学子之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环境,想要拔尖是很难的。所以,那时我给自己的规划就是继续学习,复习考研。后来,真的如愿以偿,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离优秀的学者型教师更近了。

读研期间,我定的目标是:硕士学位论文一定要能够章章发表。为此我坚持阅读和写作,不断用作品确证自己的精神生命。驽马十驾,终于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在当时赫赫有名的《名作欣赏》上发文,在《华东师大校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舞蹈》《东方少年》《深圳特区文学》上也发了不少文章,一下子成了那一届研究生中的公众人物,这显然和自己的规划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生毕业后,我在厦门的一所中学教语文。也是抱着要成为一名优秀学者型教师的目标,继续努力。我对自己的灵魂下达了绝对律令:每篇文本的解读,一定要有新意。有时间的话,一定要把文本解读成果写成文章发表,这是第一个规划。第二个是精致每一篇教学设计,并且能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第三,因为我接手的是问题班级,遇到了很多挑战性问题——比如说学生打架斗殴,跟老师发生冲突,这些事件怎么解决?还有学生成绩比较差,产生厌学情绪怎么改变?所以,我在班级管理方面也动用了很多心思,即时演讲简直成了每天工作的常态。这种演讲是思想的面对面,情感的面对面,甚至是人性的面对面,要让学生知道荣辱感、羞耻感和尊严感。我用慢火细煲的教育方式,把班级的良好学风、班风慢慢培育了起来。最后,我会反刍经验,在每个双休日写出一篇关于班级管理的教育随笔,一周写一篇,再加上其他杂志的约稿和平时的兴趣写作——比如去监考的时候,我就在头脑中构思怎么写文章,考试一结束我的文章架构全部完成,很快就能整理出一篇文章。这样一来,最多的一年能发表50多篇。

正因为这样,还在中学教书时,我便不知不觉忝列名师之列——山西《语文报》创办了一个中国语文名师博客,把我的名字列到了里面,这对我是莫大的肯定。全国各地的一些老师有时候也会向我请教一些问题,有的地方会邀请我去讲学。安徽合肥的黄维陆和现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执教的陈治勇老师还把教例发给我,请我点评,这种尊重和信赖反而促使我想攀登更高的学术高峰,萌生了考博的想法。为了考博成功,我做了几个方面的努力,一个是考文艺学方面的博士,一个是考现当代文学方面的博士,还有一个就是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博士。

这三个专业的参考书目我都在看,可以说将水滴穿石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一上完课马上就开始拿起书本看,哪怕只看一句话。走在校园里,我的手上也拿着书,去教师餐厅吃饭的时候,我会拿一本英语词汇书,见缝插针地背几个,完全不在意别人异样的眼光。我从2009年开始,通过这种日积月累的准备,在2013年成功考上博士。在这五年间,我把三个专业的书完全部看完,把八千到一万的英语考博词汇全部背熟。还订阅了《英语沙龙》《英语学习》的全年合订本的杂志,一页一页地看。另外,还买了全国重点大学的考博试题集,像砖头一样厚,坚持每天有空就做一点,哪怕只做一道题。

回顾整个求学阶段,从师范到本科到研究生再到考上博士,我都是把成为学者型老师作为一个高标,在素养的积淀,见识的磨砺,对前沿思想的跟进等方面,规划和实践得比较多。

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时,除了老师您刚才提到的写作能力培养,还需要练习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师:我理想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一定是乐于言语表现与创造的。我说的言语表现不是指纯粹的技能性说和写,还涉及言语表现智慧的开发,言语情趣的牧养,言语人格的陶冶。言语表现与创造是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高的灵魂统摄。如果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就必须通过阅读拥有深厚的学养。按照我的经验,就是通过我的“五环读书法”去阅读。

第一环是语文专业类的书。涉及到语文教育哲学、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名家和名师的文章、语文名刊上的文章,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一定要细读。

第二环是文学类的作品。涉及到文艺理论、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阅读。文学概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这些内容看上去很枯燥,但是一定要阅读,因为你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需要比赛的时候不论是课本里面的文本,还是课本外的一个完全陌生的文本,需要讲出深意、新意。如果你没有先进的理论武器,讲的都是那些老套的过时理论,肯定无法脱颖而出。所以你们现在要好好看一些文学理论方面的著作,比如朱立元编写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等。

第三环是哲学类的书。任何学科上升到哲学的高度都是相通的,我们应该阅读一些中西哲学史,像中国冯友兰编写的《中国哲学史》。还有就是哲学的下位概念——美学,我觉得像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如果能把一些知名美学家的作品读下来,学养积淀到一定程度,最后的思维爆发力、创造力是不得了的。比如朱光潜、宗白华、蒋孔阳和李泽厚的作品都是值得看的。西方美学家的一些作品,也要看。西方美学史主要是看朱光潜的,他的西方美学史基本上截止到上个世纪初。上个世纪以来,西方人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美学思想是朱狄的《当代西方美学史》,这些是从了解美学史出发阅读。当然像我们中国古代美学史,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张法的《中国美学史》和北京大学朱良志的《中国美学十五讲》,这种书你们可能看起来比较轻松。这些作品都读下来之后,你上课就自然而然地会散发出一种高雅聪慧的气息。其实我们和别人比赛的时候,表面上比的是教学技巧,但当技巧大家都掌握的时候,实际上比的是内涵,拼的是学养。

第四环是教育类的书。教育类的书就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人类学和教育测量学等,还有西方的建构主义,西方教育家的著作都需要做一些了解。

最后一环是文化类的书。《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中谈到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如果对中西方文化,对中西方作家的文化著作不够了解,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维度想要在课堂当中落实下来是很难的。

当这五环书目都涉猎了,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兴趣阅读, 有时候会互相触发,这个就是我讲的学养积淀。当然,学养积淀一定要指向言语表现与创造,才会充分激活学养,用美国学者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话说,就是通过阅读“走向更远、更广阔的空间,尽可能完全实现他或她的独特的能力和天赋”①。第三个就是实操能力的训练。上课的时候,要多发言,多跟老师对话,然后在学校里大胆地参加各种活动比赛。有一件事情说起来很丢人,也跟你们吐露一下。我刚走上工作岗位,参加过县里的一个歌手大赛,结果唱到一半突然忘词,我就干站在那边想词,引得满堂哄笑。不过,这件丢人的事件正好锻炼了我的胆量。现在我去全国各地讲学,就像聊天一样轻松,这跟当初的训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实操是很重要的,不管去上课、演讲,还是答辩,各种活动我们都要尝试一下。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也是这样的,他没有经过正规的大学学术训练,但他把南京师范大学大专考试教材像蚕吃桑叶一样吃下来。他在江苏电视台学习剪辑,录音稿的撰写,新闻稿的撰写,采访,做主持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们现在也需要注重这方面的立体锻炼。

当然,汉师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三字一话”能力,也必须认真以待。这方面弱了,会大大影响我们的形象。再者就是学术交流,多与高手对话。我们生活在南信大的文化圈里,如果固步自封,思维的同质化就会非常严重。所以必须和外界交流,如去跟南师大的学生,南大的学生或是北大的学生多交流交流,这样视野、见识、胸襟就会变得很不一样。

生:我们现在是师范生,缺少教学经验,那我们应该如何弥补自己的经验不足?

师:表面上看,你们没有一个平台去跟学生面对面对话,但如果换一种思维的话,其实又无处不在实践。比如说你们在听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想假如我来上这一堂课,会怎么上,怎么上得更好?这堂课老师哪些方面的教学技巧值得我学习?哪些方面我需要规避?如果你一旦换位思考的话,你表面上是在学习,实际上也是变相地在获得教学经历。当然如果你在课堂上多多发言,也会获得一种体知的经验。这样,你以后就会深切体会如何弘扬生本思想,而不是说“一言堂”。

另外,还可以通过多看名师文章或教学视频来强化自己的经验。带着一种像戏剧理论里面所说的既能和角色融为一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又能产生“间离效果”(布莱希特)的心理去学习。融为一体就是说把生命全部投入进去,把自己当作学生来听这堂课,用狄尔泰的“生命融合”说来表达就是,通过体验,“真切而内在地置身于自身生命之流中,并与他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②;间离效果就是跳脱出来,思考如何对名师的课堂进行改进。拥有了移情的本领,生命融合的自觉和审视他人的意识,这实际上也是在获得经验。一旦这种经验融化为一种信念,化为教学的自觉意识后,你走上工作岗位,马上就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样。

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刚一毕业,就比那些工作了十几年的熟手还强,正是这个原因。

生:您之前提到过,工作初期教学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那么,您在当班主任的时候,除了做演讲,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班里的矛盾,能不能分享一些管理经验?

师:问题出来之后,我们首先要追溯原因,想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是哪些因素促使了这个问题的发生?接下来就是思考如何解决。解决问题有冷处理,也有热处理;有当着全班同学教育的集中性处理,也有把学生叫到一边的个别化处理,最好要做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时候就要考虑,你不能单兵作战,要培养得力的助手。打一个不恰当比方的话,你要让学生冲在第一道防线、第二防线,自己应该是退到最后一道防线,多让学生去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能力。唯其如此,才会形成教育的合力,班级才会才会成为真正的思想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这种从原因分析到解决问题的思考到怎么样防患于未然,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整体思路。除此以外,还有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建设,也是我特别看重的“慢火煲汤”式教育智慧。汤必须要用文火慢慢地烧,那个味道才能出来。如果用高压锅煮,熟是熟了,但是没有什么味道。

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也是这样。平时上课的时候,表面上是在赏析他人的作品,但是我会努力寻求这个作品和学生心灵的会通。这样,每学一篇课文,他的灵魂就会得到一次升华,接受真善美的熏陶。慢慢地,思想的生态,灵魂的质量就会得到提升。

同时我还会安排班级学生演讲。表面上好像是为了应试,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他在演讲的时候,必须要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出来,将独特的思考传递出来。我们在跟他对话给他表扬的过程当中,他的言语人格,言语表现能力、创造力、自信力、荣誉感、内在的灵魂质量就得到了改善。你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意识到了原来那种不正确的价值观,不正确的行为方式,他会觉得这是一种很可耻的事情,就不会再做。比如,开始接班的时候,那些男生觉得身边有几个女朋友就是一种成功,但是我跟他们讲了《关雎》,讲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传递的那种爱情观,那种忠诚,那种纯情,那种善良,他们就会慢慢地改变,这就叫“慢火细煲”式教育。一旦灵魂质量改变,卓越心像(self-image)建立起来,那么很多问题就会随之化解。

生:周而复始地从事教育工作,工作内容大同小异,大多数教师可能会对教学感到厌倦,您是怎么保持一颗热爱教育的心一直到现在的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很多老师的确有三年之痛、七年之痒,产生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审美疲劳。但是,我没有。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我觉得能杜绝职业疲劳跟我心像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

读师范的时候,我想做作家。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中国的社会风气也变了,从写作之风,文艺青年之风转向了经商的风气。作家梦也就慢慢地黯淡,但是这种写作情怀还在,包括想做特级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后来又萌生了去大学做纯粹学者的想法,而且是优秀的学者,成为顶尖大学的顶尖学者,我的心像一直在变。我始终追求自己‍思想的原创力,想为我们语文学科做出一点贡献,甚至‍想将自己的思考融入语文学科史。一旦有了这种追求之后,‍你真的会产生一种好想再活五百年的感觉。这时候你哪里还会产生职业疲倦,根本没时间想这些东西。

‍ 有了远大的心像雕塑意识之后,自然就会做出一些规划。

‍ 当下社会评价一个人会按照一些固定指标。比如说称号,像院士、长江学者、终身教授,还有‍课题是什么级别的,‍发表的文章是什么级别的,发表的数量多少,全部是用一些指标‍来衡量。对此,我从未深陷其中。在我心里,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学者或一线语文教师,他首先必须是‍对整个语文学科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知道我们的先贤‍思考了什么,‍我们还能思考什么?‍这是基于历史的审视。‍第二个就是基于现实的审视,思考我们现实语文教育当中存在些什么问题,‍我能不能提出一些策略或者建构理论,‍提出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我也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这个领域的学者,‍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一上课就不行了?我不信这个邪,‍当别人畏惧的时候,我就想挑战自己——自己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教过来的,为什么还害怕教学?我要直面问题,要去解决这个问题。能说理论就能上课,这也是一种‍努力的方向,这自然也会让自己‍避免教学疲劳。金庸笔下的反派人物任我行,虽然他人品不好,但是我觉得他有一个很好的执念,就是用“吸星大法”从别人身上汲取能量。我也有这种想法,哪怕我跟你们对话,或者是跟小孩子对话,都要把自己的感官彻底打开,‍把自己放得很低,努力地倾听,像艾青写日本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那样——你的眼睛在谛听,‍你的耳朵在侦查 。这样,‍我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将北京大学林庚所说的“婴儿眼光”,‍美国学者梭罗所说的“黎明感觉”一直保持着。

所以你看我现在虽然容颜苍老,但是内心很年轻,还停留在‍中学生的那种心态。‍如果不是‍事务太多的话,我还会去锻炼身体,背诵和写作。我一直拥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人说锻炼身体很枯燥、很乏味,‍但是我去锻炼身体,比如慢跑的时候,会背一背唐诗宋词,‍我会觉得很‍惬意。“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跑步的时候,回头一看苍苍横翠,我把古人的意境和现实生活的场景链接,‍就不会感到枯燥。没有这种‍雅致情怀的时候,那就想我接下来要做哪些事,‍这些事情该怎么做好?‍最近的规划有没有出现问题?边跑边思考,等跑完了,这些东西也都想清楚了。‍

‍ 所以我从来没有产生过教学厌倦,哪怕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被别人造谣中伤,被领导冷落的时候,‍我都能心存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里的话:“一个成熟的男人‍能为着高尚的理想卑贱地活着。” 我没有卑贱地活着,但是一直坚韧而诗意地活着。我还按照美好的形象来建构自己,尽管表面上看其貌不扬,也没有多大力量,但实际上我内心力量还是蛮强大的,‍想轻易把我打倒是不容易的。‍想到现在的大学生‍动不动就坠楼,我感到很悲哀。连自己的生命都敢献出去,还有什么事情,什么困难征服不了呢?

生:‍同学们一直很敬佩您对生命,对教育的热爱,不慕名利,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教育初心,是出色教师的典范。就像您上课提到的朱亦磊老师,我希望拥有最优最出色的学生,首所以我必须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③。好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汲老师您认为出色的老师应该拥有哪些特质?‍

师: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对上面内容的一个总结。‍

第一,必须建构一个‍卓越的心像。心像的高低,和人生境界的开拓呈正相关的关系。‍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卓越的‍人,一个卓越的中学语文老师或者小学语文老师,那你就会不断走向卓越,处处散发优秀的气息。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中流的、平庸的,‍可能就会处处散发着一种平庸的气息。所以这个心像的定位很重要,不要介意别人说你很狂妄、很傲慢,‍只要觉得那是朝着更美好的自己方向前进,就去坚持。

‍ 第二,必须有深厚的学养。‍对于我们汉师专业学生,刚才我说的五环读书一定要抓起来。台湾清华大学创设“名人堂”,有14位功勋卓著的大师入选。耐人寻味的是,这14人中‍除了李政道、杨振宁有西方教育的背景外,剩下的都是民国时候培养起来的人才。‍民国时候培养的学生,‍学养都是很深厚的,‍比如说我博士论文做的是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我专门整理过他文章中提及的读书篇目。仅就他中学读过的书,现在一个古典文学的博士都不一定读得下来。茅盾能背《红楼梦》,‍巴金能背《古文观止》,我们现在又能背什么?‍中小学必背古诗文,一个老师能把它背下来,就已经很优秀了,‍但这个要求太低。所以我对自己的研究生说,你们必须要把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背下来,‍以后有时间《古文观止》也要背下来。我这样来要求他们,实际上自己也在努力。我现在就有规划,得把鲁迅全集,‍朱自清、叶圣陶、苏东坡的全集全部读下来。‍‍

‍ 第三个就是我很看重的少年情怀。这个东西一般是不被重视的,人们谈论更多的是教育情怀。‍其实,教育情怀是离不开少年情怀的支撑的。少年情怀强调的是要时刻用‍婴儿般的眼光,少年般的激情打量我们生活的世界,打量我们每一届的学生,‍用黎明的感觉来面对自己的生活,在‍平凡、琐碎的生活当中酿造生命的诗意,酿造出一些乐趣来。现在不少人深感活得很疲惫,活得很仓促,‍但是因为我有追求,经常想去创作,文字中的我是更‍真实的,更贴近自我的,所以我会觉得现在仍是少年。

人的年龄有三种:一个是生理年龄,一个是自然年龄,还有一个就是心理年龄。自然年龄没办法改变,生理年龄‍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变——通过锻炼,一个60岁的人,说不定可以拥有三十岁人的心脏。心理年龄,只要你愿意,可以完全掌控。譬如歌德,70岁的时候,追求19岁的少女,在中国就是被人称为老不正经,但是我觉得他是一个把少年情怀一直保持到死的一个人。我一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朋友叫林茶居,跟我年龄差不多,到哪里都是诗意澎湃,感触纤敏。我很羡慕一个成年人能把童年的诗性激情保持到当下,这太不容易了,所以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有一个少年的情怀。

最后一点是教育的智慧。这种教育的智慧不仅仅包括阅读的智慧,写作的智慧,还有跟学生沟通的智慧,重塑学生心像的智慧。你看古人说的“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其实优秀的老师不仅仅塑造学生心像,还能使他们继承老师的趣味、老师的情怀,这也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感,更是一种智慧。谈到智慧就肯定要涉及到效率的问题,我们所做的事情能不能高效地做出来,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纳,这都是要动用自己智慧,需要不断磨砺的。

生:再次感谢汲老师的分享,您的人格力量十分令我们感佩。您一直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用自己的言语人格牧养我们的言语人格。我们今天才知道原来语文教育可以是这样通向美好的自己,原来语文教育可以有这样强大的生命力,老师的治学态度真的令人高山仰止。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真的非常荣幸可以听到老师的教诲,必当砥砺前行努力追随老师脚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师:互相学习,彼此触发,在追求极致之美的过程中,享受精神生命生长的充盈和欢娱,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①[美]沙伦·费曼·尼姆塞尔,[美]约翰·麦金泰尔主编.教师教育研究手册·变革世界中的永恒问题(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

②胡经之主编,王岳川,李衍柱副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0.

③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9.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