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邛海泸山景区:发扬“三牛”精神抓实春节旅游

2021年02月22日12:51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今年春节,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深受游客青睐,成为省内各市州游客自驾游目的地,家庭游、亲子游、自驾游成为主力军,春节7天共待游客31.4万余人次,居四川省纳入统计的A级景区第五位。

节日的邛泸景区新春佳节氛围浓厚,车来车往,游船、竹筏、观光车、阳光单车等全力运转,餐饮、烧烤、茶座生意红火。节日期间,景区抓早动快,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旅游市场整治落细落小,景区秩序井然,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优质、文明”。

节前拧紧疫情防控安全阀,防疫不忘发展 当好“老黄牛”

一是提高处置能力,做到三个熟练掌握。制定《邛泸景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预案》,应急处置要求熟练掌握;邀请专家开展“景区疫情防控知识”专题培训,熟练掌握疫情防控知识;开展多次“邛海湿地公园疫情防控实战演练”,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处置及报告流程。二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把好三道关。严格按照“限量、预约、错峰”原则,执行门票预约制度,把好75%最大游客流量控制关;按照“三多两有”原则,在景区入口设置足量“天府健康通”场所码,专人负责扫码查验、测体温,开通老年人等无法使用智能设备人工登记通道,引导游客快速入园,把好“亮码通行”关;大数据监测、小广播提示,防止人员扎堆、集聚,把好“间距游览”关。三是筑牢安全防线,三个到位。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三个必须责任制体系要求,州、市、局三级领导多次带队深入景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旅游市场整治,责任到人排查到位;围绕“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加强景区防灭火工作宣传,严禁火源进景区,重在预防宣传到位;备足防疫物资,招募志愿服务者,增加公交线路及班次、频次,景区警务室、医务室、保安人员全天值守,人力、物力保障到位。

节中按下旅游服务快进键,游客就是上帝 做好“孺子牛”

一是让游客“一饱眼福”,营造节日氛围。在景区重要节点和入口、游客集聚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张灯结彩,悬挂灯笼、张贴对联,彰显传统文化魅力,营造节日氛围,扮美景区;举办“郁金香迎春花展”,66万株花海景观,扮靓景区;景区亮化工程如期完工,渲染出灯光阑珊的夜色,让更多游客留下来,白天泛舟邛池,徜徉花海,骑游绿道,夜晚品味不一样的月城夜色。二是让游客“舒心一游”,全员上班保服务。节日期间,景区管理局全员上岗,实行领导包责、科室包片、人员包点,深入到景点开展旅游秩序巡查、旅游劝导、护林防火督导等;发挥景区智慧旅游系统作用,全天候监测、全域覆盖、大数据分析,及时通过公众号平台、手机短信等,为游客发送交通、停车场及景点人员情况,“互联网+旅游”为管理和服务游客提供各种方便;巡回开展旅游秩序检查,整治乱象,杜绝欺客宰客现象,打造良好旅游环境。三是设置“一键救助”,帮助游客解难题。把提升游客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意识,景区设置一键救助系统,专人值守救助和旅游咨询投诉电话,接到游客困难求助需求后,就近工作人员、保安、保洁立即提供帮助。节日期间接听游客咨询电话200余起,一键求助7起,帮助伤病游客求助4起,同时涌现一大批拾金不昧、帮助寻找物品、帮助游客解决困难等助人为乐的事迹。

节后吹响乘势而上冲锋号,加快邛泸发展 勇当“拓荒牛”

为持续擦亮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府旅游名县招牌,进一步提升景区服务质量,节后景区及时召开总结会,只谈问题,不谈成绩,力争做得更好。同时,立足“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抓创新、谋未来,提出了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试点目标定位,上紧发条,全面开启5G智慧建设步伐,通过建立全时运转、全域覆盖的5G智慧旅游管理系统,进一步丰富景区业态,增加场景,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阳光康养度假旅游“后花园”,加快建设攀西地区现代化国际性中心城市。(陆文丽)

(责编:罗昱、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