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

中国上古九泽之一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菏泽,中国古代大泽名。原为天然古泽,上古九泽之一,故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境内。《尚书·禹贡》载:“导菏泽,被孟诸。”因其地有菏山而得名,是菏泽市之名的来源之本。
上古九泽之菏泽、雷泽大野泽孟渚泽,遗址都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境内,在历史上居于神圣地位。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帝尧十三岁封于陶(今菏泽市定陶区),即位百载,崩於成阳,葬於谷林(成阳、谷林皆在今菏泽市鄄城县境内)。舜生於姚墟(菏泽市鄄城县境内),耕於历山(鄄城历山),渔於雷泽,陶於河滨(菏泽之滨)。伏羲是中华民族乃至东亚不少民族共同敬奉的始祖,尧舜是中华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国家的圣祖,他们都与今山东菏泽地区息息相关,是养育中华先民的生命之泽。菏泽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中文名
菏泽
地    位
上古九泽之一
位    置
山东省菏泽市境内
记    载
禹贡
地    图
禹贡所载随山俊川图
连接湖泊
雷夏泽、大野泽、孟渚泽
重要河流
济水菏水沮水澭水濮水
著名景点
尧陵汤陵伊尹墓箕子墓
历史意义
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生命之泽。

名称来源

播报
编辑
菏泽,山东菏泽市境内古泽,充台嫌故址在今菏泽市定陶区东北。因其地有菏山而得旋殃举名,是菏泽之名的来源之本。
菏采壳泽之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在《禹贡》:豫州“导菏泽”;导川,“又东至于菏”,即此。菏泽为菏水济水所汇,它西纳济水,通黄河;东出菏水,接泗水,再南通淮河长江、东海;东北出济水入大野泽,又东北,经济南北,东流入海。菏泽还北连雷泽,通濮水羊里水、瓠子河朽颈再;南纳黄沟枝流,通孟诸泽,是古代中原一带水上交通枢纽
汉书·地理志》载:“《禹贡》菏泽在定陶东。”唐《括地志》载:“菏泽在曹州济阴县东北九十里,故定陶城东北,今名龙池,亦名九卿陂”。唐《元和郡县图志》曹州济阴县下载:菏泽在(济阴)县东北九十里,故定陶城东北,其地有菏山,故名其泽为菏泽。宋初《太平寰宇记》济阴县下:“菏泽在县东北九十里,定陶城东北”。北周统一北方后,保留了东兖钻讲州,就是兖州。把西兖州改为了曹州。 [1]
据《康熙字典》引用汉时文献《风俗通·山川篇》:“水草交厝,名为泽;泽者,凶束兆狼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泽能蓄水,但水又不深,且长满水草,生有万物,是欢洒人类生存之所在。
根据众多文献记载,古菏泽是一个东西长五、六十里,南北宽十几里的狭长水泽。《括地志》已把菏泽称为龙池,又把菏泽称为九卿陂。陂者,即菏泽水地乃照已很浅。
“菏水雷泽孕华胥,曹州大地育牡丹。”古代,曹州南有菏山、菏水,北有雷泽湖,故名菏泽。 [2]

历史变迁

播报
编辑
宋太祖建隆二年正月,“遣使往定陶规度,发曹、单丁夫数万浚之”,黄河之水通过五丈河进入菏泽,再经济水、入大野泽,再东入海以利漕运。《太平寰宇记》载:“乾德元年(公元963),东疏菏水,漕转兵食于(定陶)镇,置发运务。”如此看,东京通往菏泽的漕运十分畅通,“帛粟自广济河而西至京师者,京东之十七州。”漕运的水源是黄河之水,位于定陶、巨野交界处的菏泽,又有了水源保障。
北宋漕运要道广济河
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五月,黄河大决滑州韩村,使广济河淤塞,菏泽进一步淤浅。咸平三年(公元1000)五月,“河决郓州王陵帚,浮钜野入淮、泗,水势悍激,侵迫州城。命使率诸州丁男二万人塞之”。这两次河决,基本淤塞了广济河(五丈河),进一步淤浅菏泽、大野泽及二泽之间的济水,广济河运中断。漕运虽不成,然菏泽之源五丈河广济河)却得到进一步疏通,菏泽之水尚存。
宋仁宗天圣年间,广济河曹州以下改道,菏泽水源断绝。元丰五年(公元1082)三月,“罢广济河漕运司,移上传物自淮阳军界入汴,以清河撵运司为名”。从此,广济河漕运渐废,菏泽水域已完全淤浅,不能行舟。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东京留守杜充于滑州李固渡决黄河,水漫曹、濮,以阻金兵。黄河在菏泽市全境由北往南漫流达四十年之久,菏泽水面彻底淤平。

挖掘

菏泽元代古沉船复原图
2010年,一艘深埋600多年的元代古沉船在菏泽“浮出”水面。考古专家认定沉船的年代为元代,这是我省首次发现元代大型古沉船。这艘古沉船保存之好、考古成果之丰,大大出乎专家预料。沉船出土元代瓷器数量之丰富、包含的窑口之多特别是出土梅瓶等青花瓷器,在全国亦属罕见。其中包括陶器、漆器、玉石、玛瑙、金饰、木尺等,而这些文物中甚至囊括了景德镇龙泉窑钧窑磁州窑哥窑等五六个瓷系。特别典型的是元代青花龙纹梅瓶、磁窑龙纹罐和钧窑影青釉杯盏,以及长约49厘米、对我国古代度量衡研究有重大意义。
经考证,沉船所处的位置,就是宋代的广济河,是当时的四大漕河之一。广济河在金末元初的一段时间里,一度成为了黄河的主要行洪河道,史称黄河北支。直到元朝晚期,黄河得到有效治理,黄河北支才与黄河分道扬镳,并与会通河相接。此时,也正值运河的徐州到济宁段停航的时期,所以,凡是运河上需经此段的船只,都要绕道到黄河北支上来,或由此北上梁山会通河元大都,或东南去徐州至杭州,故当时的黄河北支又一度成为了“小运河”。到了明朝,黄河北支改称为澭河。赵王河,就在古沉船出土点以西约1000米处,说明元朝时期的黄河北支,在历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其河床向西移动了近1000米。

记载

《汉书·地理志》记载,菏泽在定陶东。经多次对定陶县进行文物普查,在定陶县东北部的陈集镇孟海镇半堤镇仿山镇、杜堂镇的北半部一带,没有发现堌堆遗址。而定陶县西北方向一带堌堆遗址却甚为密集。古人依水而居,由此可以认为,定陶县东北部未见堌堆的这几个乡镇的范围,应为菏泽的大体方位和位置这一范围的周围发现有多处堌堆遗址存在,若以堌堆遗址作为菏泽四至界限的话,定陶县东北7公里的戚姬寺遗址龙山文化)和半堤镇西荆城遗址(初定为夏商)为菏泽之南岸,定陶县正北6公里的仿山遗址(龙山文化)和开发区岳程办事处的刘堌堆遗址(龙山文化)当菏泽之西岸,牡丹区沙土镇的曹寺遗址(龙山文化)为菏泽之北岸,成武县汶上集镇的纪河寺遗址和巨野县柳林镇的玉皇堌堆遗址(龙山文化)当为之东岸。若将这些堌堆连起线来,将形成东西长、南北宽,略成椭圆形的菏泽水域、若判断无误,菏泽的水域面积约在500平方公里左右(东西长约25、南北宽约20公里)

水系分布

播报
编辑

古水系

五万年以前,山东省菏泽市境内是个巨大低洼沼泽水域。在漫长岁月中,经西来黄河、东来汶、泗挟带泥沙的填冲,至1.5万年前后,渐渐形成菏泽、雷夏泽、大野泽孟渚泽和济水、菏水氾水、沮水、灉水、汳水黄沟水包水黄沟枝水、羊里水(瓠子河)等四泽十水水系。约在八千年前后,走下高原的中华先民陆续定居于四泽十水岸边,渔猎、农耕,繁衍生息。菏泽境内古四泽十水岸边现存的三百余处上古先民遗址,满载北辛(裴李岗)、大汶口、龙山、岳石、商周乃至秦汉时不间断的文化内涵,充分证明了四泽十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之水。
汉以后,由于黄河的泛淤,四泽十水陆续淤浅;金以后,黄河长期泛淹菏泽之境,境内平均被黄河泥沙覆盖6--8米,四泽十水彻底淤为平地。长期以来,古往今来的众多学者为探研四泽的确切方位和十水的具体流经,作了大量研究梳理,各抒己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菏泽境内古代四泽十水
名称
菏泽
雷夏泽(雷泽)
大野泽
雝水(澭水
汳水(汴水)
黄沟水

雷夏泽

雷泽,境内古泽,亦作"靁泽",又名雷泽、龙泽,故址在今菏泽城东北60里。
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渔于雷泽,即此。伏羲是中华民族乃至东亚不少民族共同敬奉的始祖,是中华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国家的圣祖,他们都与雷泽息息相关。雷泽,在历史上居于神圣地位,是养育中华先民的生命之泽。《禹贡》曰:“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澭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汉朝学者郑玄说:“雷泽,兖州泽,今属济阴。”《水经注》瓠子河下载:“瓠河又左经雷泽北,其泽数在大成阳县故城西北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既舜所渔也。泽之东南即成阳县。”唐初《括地志·濮州》雷泽县云:“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又载:“濮州雷泽县,本汉成阳县,在州东南九十里。”由此可见,雷泽的方位应在今菏泽城东北六十里、鄄城东南三十里、郓城西南六十里。
由于黄河的不断泛淹,雷泽水面由西向东、由北向南不断淤浅和退缩,到北魏时,其水域仅有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五代、北宋时期的黄河屡决滑州濮阳,大水东注,首先灌淤雷泽,然后再淤大野泽。《新五代史·段凝传》说:段凝为阻唐兵,自酸枣(今延津县)决黄河,水往东注,为患、濮,淤雷泽、大野泽。公元1128年,北宋东京留守杜充于滑州李固渡决黄河、阻金兵,洪水主流先入雷泽,后入大野泽,其水在菏泽境内漫流,雷泽、大野泽成了黄河的主河道,黄河泥沙逐渐将雷泽、大野泽、菏泽淤为平地。
左传》记载尧舜时董父鬷川(古三鬷国,今定陶区境内)为帝养龙的事。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这“四泽十水”成了北方巨型湾鳄的最佳生栖之地。鬷川,在今定陶县东北菏泽之滨也。菏泽诸泽水系中产鳄鱼的最后记载是《后汉书》载“延光三年,龙两见濮阳”,又载“龙见於句阳”。句阳,汉时句阳县,今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之东北一带。其县域范围东北辖雷泽西南水面:濮水、句水上游通濮阳。说明在东汉末年,雷泽水系中还有鳄鱼的存在。

孟诸泽

孟诸泽,或孟渚泽,菏泽市境内古泽,故址在今菏泽市曹县东南、单县西南。《左传》称之为盟都,《禹贡》称之为孟猪,即“导菏泽,被孟猪”;《周礼》称之为望诸,《史记》谓之为明都,《汉书》谓之盟诸。 清人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云:“孟猪、明都、望都,皆同声假借”。明、清以后的文献皆称此泽为孟诸。
孟诸泽是四千前有虞部落的发祥地之一,是夏朝第六代国君少康的复兴地,商汤氏族的龙兴地。
《本经训》中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在神话传说中,天下洪水是由共工造成的。这里所说的“空桑”,乃古地名。据考在今鲁西南一带。“薄”者,音“迫”也,这是说由共工带来的洪水,已经迫近了鲁西南一带,也就是说孟渚一带。当时的情形是什么样的呢。典籍又载:“江淮通流,民皆上丘陵,赴树木”,“水逆行……”“蛇龙居之,民无定所。”由此可见,夏禹之前的孟渚泽是一片无际河泽。除典籍之外在中国许多古代神话故事中,也能窥见和证明孟渚泽洪水浩大的样子。如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海外北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为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鲁地在北,孟渚属鲁。夸父追日口渴,非孟渚一带的洪水不能解渴,于是他欲“北饮大泽”,可惜没有达到这地方就“道渴而死”了。又如《林辞.宋玉对楚王问中》,宋玉也提到了孟渚:“……鲲鱼昆仑之墟,暴髻碣石,暮宿于孟渚……”。鲲鱼是传说中海中的大雨,多居于北海。每天早晨从北海到昆仑,从昆仑到河北碣石稍作休息后再往东南,晚上就栖在孟渚泽大湖中,次日游东海。如果孟渚无水鲲鱼便不会栖于此的。由此也可说明:古时孟渚是一片洪波河泽,夏禹之后,洪水退去而形成了大泽。
四千年前的孟诸泽,水域面积覆盖今菏泽市单县西南部和曹县的南部。该泽西纳源于黄河的古汳水,东出汳水,入泗水,通连江淮;北出黄沟枝水,通济水入菏泽,是上古水上交通一个重要枢纽。经过千百年黄河泥沙的淤积,至春秋时孟诸泽已一分为二:西曰蒙泽,东曰孟诸泽。汉时,单县西南曹庄乡东境林台集是水陆码头,说明此时孟诸泽已南缩;唐时,孟诸泽尚有周五十里的水面;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曾同游孟诸泽,写下了游孟诸泽的诗篇。金大定八年(1168年),滑县李固渡决口,黄河改道于商丘与曹、单之间,孟诸泽遂被湮灭。
孟渚泽地处荒僻,人烟稀少。河湖相连、水草丰茂,荒木杂树丛生,除无数珍禽异兽之外,多有猛兽蛇虫出没。据现代科研人员统计:除了湖中各种鱼类外,大泽中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不下10种,二级保护鸟类达70余种。除鸟类外,还有兽类26种,爬行动物36种。大泽中还生长着许多野生药材,主要有白茅根、蒲黄、小蓟香附菟丝子葶苈子百合益母草、半夏、车前子、连翘等近百种。
如今孟渚泽已与浮龙湖、月亮湾、葫芦岛等诸多名胜区连成一体。为人们到这里寻幽探胜,凭今吊古,骑马射猎,水上观光等一应休闲娱乐提供了一处绝佳场所。

大野泽

大野泽,又名巨野泽、大泽、广野泽,故址在今菏泽市巨野县北,五代时命名的梁山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书·禹贡》:“大野既潴。”《周礼·职方》兖州:“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四十年》“西狩于大野”,即此。
西狩获麟”。据《春秋》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获麟。”《左传》详解为:“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公羊传》详解为:“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至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衿。……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据《元和郡县图志》:“钜野泽,在县东五里,即鲁西狩获麟处。武德四年(621年),于此置麟州,以是获麟之地,故以为名。……获麟堆,在县东十二里。”今巨野县东十二里左右有麒麟镇,还有一村名叫获麟集,327国道路北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麟冢”,又叫“麒麟台”。巨野县城内有“西狩获麟”大型石雕。
山海经》记载炎帝女儿精卫衔石填东海故事中的“东海”就是指的大野泽,说明远古时即有大野泽。 大野泽为古济水所汇。该泽西通雷泽;西南纳济水连通菏泽;东北出济水,再东北经济南流入海;东南出黄水入菏水、通泗水、入淮、入海。因交通之便,水产丰富,自古是先民生存争夺之地。《尔雅》云:大野泽、钜野泽乃一泽二名。汉以前文献称大野,《史记》始有巨野泽之称。唐、宋以后,多称巨野。
该泽是炎帝部族的发祥地之一。炎帝蚩尤带领八十一氏族生活在大野泽周围。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绘,春秋时巨野泽在今巨野城西、北、东三面,呈门字型,环城而水。泽东西长约百里,南北宽约三十里。南朝,刘宋御史中丞何承天曰:“巨野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元和郡县志》则具体记载到:“大野泽一名巨野泽,在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大名舆地名胜》载:“巨野泽,宋时与梁山泊汇而为一。”

组成部分

菏水
菏水,是古代沟通济水、泗水、淮水,贯通东、西、南、北水运交通的咽喉之河,在历史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功绩。《禹贡》称菏水,《汉书》称泗水,《说文》、《水经》又称菏水,而《水经注》却称为菏泽。
菏水是一条古老河道。按《水经注》,菏水至湖陵,除经过乘氏县昌邑城、金乡、东缗、谷亭等城外,沿途还散布着若干大汶口至龙山、商、周文化遗址,足以说明菏水形成年代的远久。依今之地名,菏水流经:定陶区东北孟海镇北出菏泽,经柳林镇张表村北,东流……万丰镇营里镇南,至西侯楼折而东北流,再东流,入金乡县境,过羊山镇南、金乡县北(古东缗城)。再东流,至鱼台县南(谷亭城),汇由钜野县流入之黄水。菏水又东流五十二里至鱼台县张楼镇(湖陆县)南,汇入泗水,泗水又东南流,经沛县、徐州,至下邳淮河。 《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底平。……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珠暨鱼。厥篚纤缟。浮于淮、泗,达于菏。”菏水通菏泽,菏泽通济水,从而贡船可逆济水而上洛阳、镐京。又 云:“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厥贡惟金三品,……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又云:“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贷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丝。浮于汶,达于济。”由于受黄河决溢而淤垫,菏水在五代时已湮塞不通。
济水
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定陶)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尔雅》中提到的四渎:江、河、淮、济,就是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济”指的就是济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唐代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
《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这是河北部分;下文的“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这是河南部分。《汉书·地理志》记载,济水“过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河北部分源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河南部分本是从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流,因分流处与河北济水入河口隔河相对,古人把它视为济水的下游。今菏泽市牡丹区尚存济渎庙
据《菏泽县志》载:自汉以后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仪封县界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定陶县南谓之南济;二是自隶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泽),北经郓城县南,又东北入东平州界。再经大清河(当时的济水下段)入渤海
濮水
濮水是流经古菏泽区域的一条重要河流,是雷夏泽和巨野泽的水源之一。濮阳、濮州都从濮水得名。
流经春秋卫地,即所谓“桑间濮上”之濮。一称濮渠水。上下游各有二支:上游一支首受济水于今河南封丘县西,东北流;一支首受河(黄河) 于今原阳县北,东流经延津县南;二支合流于长垣县西。东流经县北至滑县东南,此下又分为二:一支经山东东明县北,称北濮水,东北至鄄城县南注入瓠子河;一支经东明县南,又东经菏泽牡丹区北注入雷夏泽,又东入巨野泽。历代上下游各支时或此通彼塞,时或此塞彼通,故《汉书・地理志》、《左传杜预注、《水经注》、《元和志》等书所载经流不尽相同。后因济水涸竭,黄河改道,故道渐堙。明清之际余流犹残存于长垣东明一带,俗称普河。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钓于濮水,今存庄子钓鱼台。晋楚城濮之战就发生在今鄄城县西北一带,今存城濮之战遗址。
氾水
氾(fan)水,济水的支流之一,流经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南、曹县北,汇入古菏泽,是一条比较古老的河道。因刘邦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阳(定陶区官堌堆),使该水名垂后世。
氾水在文献中多有记载。《尔雅·释水》曰:“水决复入为氾”。即从主流分出后,又流回主流的河水,称为氾。《水经注》:氾水西分济渎,东北经济阴郡南,……氾水又东,合于菏渎。昔汉高祖既定天下,即帝位于定陶氾水之阳……。东汉人张晏云:“氾水在济阴界”;《寰宇记》济阴县下云:“氾水在县南,上承菏水”。《寰宇记》又云:“汉祖坛在(济阴)县东北二十里,汉高五年,即位于定陶氾水之阳,故立坛。另外,《史记》、《汉书》、(唐《括地志》)、《通典》、《元和志》、《舆地胜览》、《大元混—舆地纪胜》等历史、地理著作无不记载了氾水。
沮水
沮水,雷夏泽的重要水源之一。《书·禹贡》中说:“雷夏既泽,澭沮会同”,即此。《水经注》记载,北济当是《禹贡》中沮水。沮水远古有之, 宋末金初,沮水堙废。
水经注·济水》云:“北济水自济阳县北,东北经煮枣(今山东菏泽境内)城南。《郡国志》曰:冤句县有煮枣城,即此也。汉高祖二十年,封革朱为侯国。北济又东北,经冤句县故城北,又东北经吕都县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祁都也。又东北经定陶县故城北……又东北与濮水(即澭水)合。”
史书考辩:按《水经注》记载,北济当是《禹贡》中沮水。沮水的流域地名:武父济阳县城:《水经注·济水一》:“济水又东经济阳县故城南,故武父城也,城在济水之阳,故以为名,王莽改之曰济前者也。光武(刘秀)生济阳宫,光明照室,即其处也”。《元和志》云:“济阳故城在冤句县西南五十里”。沮水从城西出济水,经城北,往东北流,过煮枣城南。《后汉书·郡国志》:“冤句有煮枣”;《元和郡县图志》:“煮枣城在县(冤句县)西北四十里”。沮水从其南四十里,往东北流。《读史方舆纪要曹州下云:吕都县城在州西南二十里,汉县,属济阴郡。此城似应在今吕陵镇南若干里。沮水从其南,东流。经定陶故城北三十里东北流,与澭水(南濮水)合流,北入雷夏泽。
澭水
“灉水”,即澭水。流经今菏泽市的一条古河。它与沮水合流入雷夏泽,是雷夏泽的一条重要水源。灉水之名,首见《禹贡》:“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灉水,战国前称灉水,战国后称濮水(南濮水)。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发生地,今菏泽市鄄城县西南)时,灉水已变为濮水。据杨向奎先生考证,西自淇县,东至濮阳、鄄城、汶上,在西周时皆称鄘。诗经中所谓鄘风者,皆指此。同样,濮人居住在灉水两岸,久之,则灉水变名为濮水。
灉水(南濮水)流经区域:《水经注·河水五》载:河水“东至酸枣县西,濮水东出焉”。《水经注·济水》篇下载:濮水“受河于酸枣县。故杜预云:濮水出酸枣县、首受河。”酸枣县故城在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南十五里。《水经注》:“其故渎(澭水)东北经南、北二棣城间。”自二城中间东北流,过酸枣县故城南;经延津县西南十五里酸枣故城南,东流,过胙亭。在今长垣县东北满村镇一带,经其北,东流至祭城北。《水经注》:“濮水又东,经济阴离狐县(在菏泽市西北)故城南”。又东北流至鹿城(在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东部)。又东流,在今牡丹区都司乡北部与句渎合流。又东,过今胡集镇西境北流与沮水合,入雷夏泽,东流入大野泽。
瓠子河
瓠子河,即羊里水,在今菏泽境内。《水经注》记载经雷泽西北,其泽蔽在成阳县故城西北十一余里。瓠子河在我国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一条河流,并且是历史上中华大地的一条以瓠子命名的河流。
尚书·禹贡》雷夏既泽,雝、沮会同。《尔雅》曰:水自河出为雝。许慎曰:雝者,河雝水也。暨汉武帝元光三年,河水南泆,漂害民居。元封二年上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于是上自万里沙还,临决河,沈白马、玉壁,令群臣将军以下,甚负薪填决河。上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巨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齧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一曰:“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难。搴长茭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隤竹林兮楗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于是卒塞瓠子口,筑宫于其上,名曰宣房宫,故亦谓瓠子堰为宣房堰,而水亦以瓠子受名焉。平帝已后,未及修理,河水东浸,日月弥广。永平十二年,显宗诏乐浪人王景治渠。筑堤起自荥阳,东至千乘,一千馀里。景乃防遏冲要,疏决壅积,瓠子之水,绝而不通,惟沟渎存焉。河水旧东流,迳濮阳城东北,故卫也。《春秋传》曰:分地,自洮以南,东传于济,尽曹地也。今鄄城西南五十里有桃城,或谓之洮也。瓠渎又东南迳清丘北。《春秋·宣公十二年》,经书,楚灭萧。晋人、宋、卫、曹同盟于清丘。
菏山
菏山,菏泽名称由来的重要依据,境内名山。旧址位于定陶县杜堂镇祝庄一带。
曹南文献录》引《元和郡县志》:“菏泽在济阴县东北九十里,故定陶城东北。其地有菏山,故名其泽曰‘菏泽’。”《一统志·名胜志》云:“菏水发源于菏山,即《禹贡》之张彦士有《氾水花明》诗:百战功成楚项休,三军息马菏山头。乱离此日归真主,野草闲花喜更幽。
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冲刷淤积,历史上的菏山已淤为平地。
菏泽也。济水会此入海,今涸。”;《地理志》云:菏山“在济阴定陶县”。

山陵堌堆

播报
编辑

历史背景

菏泽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渔猎耕种,创造着古代人类文明。据统计,菏泽历史上堌堆遗址近500处,保存完好的就达100多处。堌堆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布点之密,在全国,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
菏泽大地仍保留着许多原始社会的历史遗迹。史籍记载的菏泽境内的山、丘、陵,就有历山涂山、景山、文亭山箕山、大陵山、巩山、富春山栖霞山、开山(jianshan)、金山菏山、凤咀山、曹南山左山仿山,陶丘、楚丘犬丘、清丘、青丘、咸丘、谷丘、廪丘、梁丘、莘丘、安丘、葵丘;安陵、桂陵、荆陵、安陵堌堆、安邱堌堆、梁堌堆官堌堆、窦堌堆、郗堌堆、郜堌堆、莘冢集堌堆、凤嘴堌堆、张堌堆、等百余处。据调查考证,现菏泽境内尚有三百余处上古先民的生活遗址。这些崮堆也就是上古岗丘布野的最好佐证。丘呈灰黑土质,一般高出地面五六米,地下深埋四五米,说明古人生活的丘顶,距今地表在五米左右,而丘下平原,则可能在今地表十米上下。至于湖泽底部则应在数十米不等。前几年,定陶县杜堂镇打井,在30米处掏出大量黑淤泥层,并杂以贝壳、河蚌、藕莲子之类,说明宋以前菏泽湖的湖底在30米深左右。

内涵

菏泽的堌堆遗址,其土色一般都呈黑色或黑灰色。黑灰土层中包含着大量的陶片、蚌器、骨器、动物骨骼及少量的石器等遗物。在每一个堌堆上,一般都能采集到龙山文化和商代的遗物,有的堌堆甚至存有大汶口、龙山、岳石、商周等各个时代的遗物,可见堌堆延用时间较长。这些堌堆上,还多发现有灰坑和房基等遗迹。灰坑有圆形、椭圆形、袋形、不规则形等;据1969年山东省博物馆菏泽市安邱堌堆遗址的发掘,曾在堌堆东部的探方中,发现了龙山时代的房基,有圆形的在下层,方形圆角的在中层,方形的在上层。这既表明了它们之间的时代早晚关系,又表明出它们之间的继承沿袭关系。在该堌堆的西北部断崖处,还发现有许多层居住面叠压在一起。每层居住面有烧土面和黄沙层两部分组成,厚约8厘米。烧土面是用草拌泥土抹在黄沙层上,经火烧而成。再者,1979年试掘曹县莘冢集遗址时,曾发掘龙山文化灰坑7个,在下层还发现了大汶口文化遗物。这种房基和灰坑在别的堌堆上亦常有发现。由此可见,这类堌堆属于居住遗址。从经过考古发掘的堌堆遗址,以及1976年试掘的12处堌堆遗址来看,情况大致相同,有的从大汶口文化时期开始堆积,也有的是龙山文化时期开始堆积,且一般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时代。据文物调查资料统计,两个以上文化时代的堌堆遗址约占95%以上。它经过有间断的长时期使用,文化层堆积逐次增高,形成了一个个高大的堌堆居住遗址。这是菏泽堌堆的主要特点。另外,在堌堆居住遗址之上,较多的发现了汉代墓葬,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在151处堌堆遗址上,就有近146处堌堆遗址暴露两汉墓葬。它清楚地表明,在两汉时期堌堆居住遗址已经成为理想的埋葬地。
自南北朝时期,堌堆之上又始建寺庙。如1980年,在鄄城县亿城寺遗址曾发现了3块北齐造像碑。不久,又在据亿城寺遗址约25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块北魏造像碑。逮至明、清时期,堌堆之上建有寺庙者,更是普遍现象。不少堌堆竟因建有某某寺庙的名称来命名,如开发区的安邱堌堆因其上建有安邱寺而得名,巨野的玉皇庙堌堆遗址之上建有玉皇庙而得名。由此可以推论,自南北朝时期起,佛教已在菏泽地域广泛传播,堌堆遗址已作为寺、庙的建筑基址,及至明、清,更为普遍。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神则灵。”菏泽市的“堌堆”,是先民留给我们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堌堆居住遗址既不能再生,也不能再造,历经沧桑,保存。它是菏泽人民的骄傲,也是菏泽人民的一部历史教科书,它不仅展示着菏泽发展的历史,也展现了菏泽人们不屈不挠、抵御自然灾害的斗争史。

遗址

相关考证

播报
编辑
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古有黄河、济水濮水、沮水在此地流经,并有大野泽、菏泽、雷泽等水域。这一地域之所以形成一个个高大的堌堆,除与当时多沼泽、土岗古地貌有关外,也与当时汛期泽水横溢、黄河主流多次在这一地区泛滥有关。据统计,菏泽历史上堌堆遗址近500处,保存完好的就达100多处。堌堆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布点之密,在全国,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然而,这些堌堆的成因却很少有人注意,仍停留在明末学者认识的水平上,其历史文化的考证,“堌堆”形成于黄河滚动说,仅仅是明代学者的主观臆想。“堌堆”是在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形成的,是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衍生物,由于它处在东面的泰蒙山地及西面的太行山地两个高地之间,新构造运动造就了这里高低岗丘林立、大小沟壑交错,是华东、华北强烈侵蚀山地与丘陵、平原地貌的特殊。本文依据这个特殊地貌,根据地球气候的变化、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距今12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依丘而居,繁衍生息,创造着人类最早的农耕文化
有关农业的起源问题,进入20世纪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比较典型的是新气候变化说、绿洲说、人口压力说、原生地说、周缘地带说等等,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得到普遍认可,进而很多学者提出,科学的研究农业起源必须回答四个问题,一是农业是什么时候起源的。二是农业在哪里起源。三是农业是怎么起源的。四是农业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在那个地方以那个方式起源。笔者认同前三种说法,农业的起源是新气候变化后,局部地区形成绿洲,人类移居到此,相对较好的生存环境,使人口迅速繁衍,人口压力促使了农业的起源。集中在鲁西南的“堌堆”,可以回答农业起源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可是,如果没有气候在当时的骤然变干,他不可能成就这一伟业。气候这一自然因素一直制约着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的生生灭灭,它是影响人类文明形成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大约240多万年前地球进入所谓第四纪,其气候特点是冰期间冰期交替,地质学家称之为旋回。旋回的时间即周期以万年计,但是并不稳定。近70万年来以10万年周期为主。最近一个旋回开始于约12万年前,那时地球气候与现代的温暖程度相当(见中国气候变化网《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根据冰芯得到的气温历史资料表明,在距今约12万年到14万年之间,地球上也有一个高温期,其平均气温值要比近1万年来的平均气温值还要高。距今11万年~10万年间,气温一直在升高(见百度《古气候》)。依据我国对大理亚冰期(相当于欧洲阿尔卑斯玉木冰期)的考察,这个亚冰期又是由5个副冰期和副间冰期组成。平均一个周期约在2万年以上,每个相对温暖时期一般维持1万年左右。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处在北纬35度的鲁西南在距今12万年左右,当属亚热带气候。新构造运动造就的高低岗丘、大小沟壑,经数万年风雨冲刷、侵蚀和气候的变化、黄河变迁,高处变低,低处变平,小壑成湖,大壑成河,广袤的平原上岗丘星罗棋布,湖泊、河流交错其间,土丘上下、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花草,成为亚热带植物和动物生长的天堂,也为人类的生活创造了条件,为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基础。晚期智人经过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寻觅,终于找到这里。他们在丘之阳用粗糙的石器乃至动物的肋骨就可以挖洞栖居,对于从北方石洞中来的智人来说,他们免除了冬季的寒冷之苦,对于从南方树林中来的智人来说,他们躲开了夏季的风雨之忧。
他们在丘之旁采集,在水之滨渔猎,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无疑步入了天堂。苏联学者HoNo瓦维洛夫在研究谷物农业的起源问题时指出:谷类作物祖本,既不是生长在草原荒漠地区,也不是生长在肥沃的河谷地带,而是生长在亚热带的山前地带和丘陵地区。这些地方地势比较平坦,多有湖泊沼泽,草木茂盛,动物经常出没,便于人们从事采集渔猎和栽培植物生产活动。在长时期的采集生活中,他们发现遗弃的粟粒、丢弃的果核,来年能发芽、生长,但是,他们没有进行有意识栽培,直到人口增加,仅靠采集野生植物已不能满足需要时,才开始尝试种植野生的草本谷物。当他们有意识的把粟粒、果核洒入土中,早期的农业伴随着这些粟粒、果核的出土开始萌芽了。在狩猎中,他们捕获的是大小不等、老幼不同猎物,在富余的情况下,他们把幼小的留下,放置一段时间宰杀,原始的饲养就这样出现于这一个个“堌堆”旁。原始的种植和养殖让他们艰难地度过了不止一个的副冰期。距今24000年前进入末次冰盛期,由于温度的下降不是直线,而是由一系列波动组成的,部分先人南移,部分在这里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着。在抗争过程中,种植完成了手耕到锄耕的演变,养殖完成了乱向到定向的演变,并摸索出新的御寒方法---用麻做布。距今约18000年前后,更新世最严酷的降温来临,大量植物灭绝、动物南迁,掌握了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先民,大部分恋恋不舍的南下,少部分部分留守在这里。降温给留下来的人们带来灭顶之灾,只有极少部分在这些“堌堆”旁幸存下来,而这极少部分人发明了制陶术。长时期的寒冷逼迫他们不得不长时间的以火驱寒,长时间被火烧烤的洞壁变得比其他地方坚硬,且不易潮湿。在距离石源较远的这片“堌堆”地带,他们首先想的是制作出较硬、较薄的东西代替石器,被火烧烤的洞壁可以变得坚硬给他们启示,于是,他们进行了和泥做饼放在火上烧烤的尝试,终于陶铲出现了。后来把泥饼凹下去烧制,世界上第一把陶勺诞生了。对于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都使用石器的他们,和泥制陶的成功无疑是生活上的一次革命,很快陶器取代了大部分石器,人们在庆祝之余,把这里的土丘昵称为陶丘,定陶原名陶丘,陶丘因此而得名。
11000年前地球气候转暖,幸存下来的先人很快繁衍增多,因生活所需,种植、养殖、纺麻、建房等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由农耕发展而来的史前文明到达顶盛。距今10000年左右,这里的气候潮湿起来,加之日益增多的人口和生活资料不足的矛盾,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开始了,为了生存,他们向东西南北无目标的移动。
距今6400年前后,母系风姓氏族的领袖华胥带领先民在雷泽【1】周围渔猎时,踏了雷泽岸边雷神的脚印而怀孕,并在雷泽岸边生下人首蛇身伏羲。伏羲是龙的儿子,其氏族图腾变成了,我们都成了龙的子孙。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但这个传说却说明先人们开始了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
距今8500年到7000年地球为波动升温期,温度平均高3.5ºC,处于温暖潮湿的高温期阶段。高温天气使缺少御寒能力的先人快速发展,加上生产力的提高,各部落迅速发展壮大,以至于人满为患。距今8000年左右,地球温度在波动升温期中局部降低,这时,数支部落浩荡南移,直到长江中下游。距今6400年左右,一次“大暖期”持续了近千年,千年中发生了数次迁徙,先有一部北迁,后有一部东移到泰山脚下、大汶口一带,规模最大的是西进,十多个部落先后沿水出发,最远的挺到甘肃一带,部分定居于迁徙途中、河水两岸。两次大的迁徙,他们把农耕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
距今5000年左右,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温,温度的降低,恶化了先民的生活环境,在这片平原上,发生了一场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蚩尤黄帝之战【2】。这场“战争”是本地部落与迁往泰山一带的东部部落,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而引起的,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开创了华夏一统的局面。距今5000年到4000年为较稳定温暖期。前承炎黄,后启尧舜颛顼帝喾,一直活动在济、濮流域。其时气候适宜,人口与社会急剧发展,为更好的管理部落,尧在此立邦定都。尧,姓尹祁,号放勋,十三岁封于陶(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3】,因立邦定都在这“堌堆”林立之地,定都时又改为“”。(《说文》中云:尧,高也;从垚,从兀;“垚”是土高,兀高耸突出)。在这里把帝位禅让于。禹治水功大,受舜禅让而为帝;禹子杀治水有功的伯益而自立为王,在此建中国第一个家天下的夏后王朝。夏荒政,氏族部落反叛。公元前1766年,商汤北亳(今菏泽市曹县南),涂山会盟,联合各方国 的军队兴兵伐夏。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于三朡,今定陶左丘一带。商汤乘胜追击,攻灭了三朡。随后商汤绍告天下,在此践天子位【4】。
距今4000前后,气候出现了一次的急剧变冷,距今3000年前后又出现过一次高温,温度的变化,迫使先民先后两次向南和向北转移。这两次迁徙把由农耕文化发展的中华文明扩散至大江南北。
自然史学家研究断定,距今4000年前后,即大治水的时期,有过一次自然灾害集中爆发的异常时期。“在短短一二百年间持续严寒,特大地震,洪水滔天,坏山襄陵。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夏禹宇宙期 ”。(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尚书·尧典》,其中讲到史前大洪水: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帝召集四方的首领们来共议,大家共同推荐让鲧来治理:佥曰:“於。鲧哉。”结果却是:“九载绩用弗成”。滔滔洪水淹没了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大批人口和牲畜死亡,房舍和积蓄也为洪水所吞噬。一个个“堌堆”犹如漂浮在汪洋中的一叶叶扁舟,成了先民的求生之地。大水过后,人员百存其一,原来的生活、耕作之地被埋在数米乃至数十米深的泥沙中。在菏泽这些“堌堆”遗址,发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蚌器骨器及动物骨骼等遗物,发现了多处房址、墓葬和众多的灰坑遗迹,大多是大汶口、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地层堆积多达几米或者十几米。这次大水是历史记载中的最早的一次,然而,从11000年前地球气候转暖到这次水灾的7000年间,又发生过几次这样的灾害呢。可以肯定的是不止一次,那么,禹前期的文化遗存就埋在更深的地表下。70年代初,菏泽洙赵新河的开挖,在 5米深的河底处,挖掘出大量树梢;80年代初自来水公司工作,第三眼水井打到五六十米处时,在泥沙中发现一个骨针;90年代,定陶区杜堂镇打井,在30米处掏出大量黑淤泥,并杂以贝壳河蚌、藕莲子之类。当时,这些都没引起人们的注意。
注:
【1】《太平御览》卷87,引《诗含神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羲”。 西晋黄甫谧撰《帝王世纪》,再一次明确写出:“太帝疱羲氏,风姓也,母曰华胥。遂人之世,有大人之迹出于雷泽之中,华胥履之,生疱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困,故位在东,立春象日之明,是以称太嗥。”雷泽,又名雷夏泽。雷夏之名,首见于《禹贡》。《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共1900余字,其中把位于今菏泽市境内的菏泽、雷泽、大野泽、孟诸泽和菏水、济水、雍水、沮水、陶丘等十五处地名具列篇中。文曰:“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沮会同。” 不论是《辞海》、《辞源》、《康熙辞典》还是《中国历史地图册》、《中国历史大辞典》等各种工具书,对雷泽的解释,皆在菏泽境内。
【2】祥见:潘建荣《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
【3】“帝者,放勋”。“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史记·五帝本纪》)。帝尧部落号陶唐,故称陶唐氏。帝尧号陶唐渊源有二:一说是因制陶著称。陶即制陶,唐与古煻字通,有烘焙之义,“陶唐”合称即烧制陶器,尧的氏族以 制陶见长故称陶唐。也有人用甲骨文的“尧”字象形一个人顶举陶坯、且尧与窑同音来解释帝尧号陶唐。一说是与地名有关。《说文》段注云“尧居于陶丘,后为唐 侯,故曰陶唐氏”;而《史记集解臣瓒注“尧初居唐后居陶,故称陶唐”。氏族的游动性很大,时常迁徙是正常的,但上述两种说法的迁徙方向却正好相反。近年 来,随着对中原氏族部落迁徙与演变研究的深入,学界比较认可“尧初居唐后徙陶”的观点。著名炎黄史专家何光岳先生在其《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2年4月版)一书中写到:“陶唐氏帝尧,黄帝之后,姬姓,一说为祁姓。他在今河北唐县立国称唐,以后迁徙数地,到了山东定陶一带。”《群经义证》 谓:“然则尧初居唐,及陟则居陶,故举其终始而称之曰陶唐氏。”《尚书》蔡沈传也持此说:“尧初为唐侯,后为天子都陶,故曰陶唐。”《史记集解》引韦昭注 亦云:“陶唐皆国名,犹汤称殷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