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菏泽“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新闻发布会举办。会上对菏泽市“十三五”发展成就进行回顾,解读阐释菏泽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展示美好前景。

解读菏泽“十四五”规划纲要

新征程新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张新征程的“逐梦蓝图”徐徐展开,未来五年,菏泽“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将渐行渐近。4月21日举行的菏泽“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菏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规划纲要进行了详细解读,回顾我市“十三五”发展成就,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

菏泽市编制《规划纲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十四五”时期的菏泽什么样?作为谋划“十四五”发展的总目标、总纲领、总要求,菏泽市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编制《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市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批准,近期将印发。

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祉增进,“十三五”我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菏泽提出的“后来居上”殷切期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经济实力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83.11亿元,跃居全省第8位,比2015年提高5个位次,年均增长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4万元,是2015年的1.41倍。三次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2020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经济结构实现了脱胎换骨的系统性塑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进出口空间,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2184.4亿元,年均增长9%,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菏泽牡丹机场通航;鲁南高铁菏曲段、菏兰段加快建设,雄商高铁菏泽段正式获批;全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洙水河实现通航,新万福河具备通航条件,“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加快形成。积极推进“四减四增”行动,集中打好黑臭水体、生活垃圾和扬尘等污染治理“九场标志性战役”,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愿景正加速实现。

扎实推进脱贫迁建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建设扶贫车间、提供扶贫岗位,积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6.2万人,在全省率先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了扶贫特惠保险。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扎实推进,28个村台社区全部开工建设、6个外迁社区搬迁入住,14.7万黄河滩区群众即将实现“百年安居梦”。

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政务运转更加便利、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网络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深入推进“一网办理、一次办好”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明确市、县区两级均可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137项,实现了“市、县区通办”和“市、县区同权”。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市多层次社会事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维持在80%左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如今,我市已站在了总量与质量并行、速度与效益并重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早日实现“后来居上”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注重各项指标的指导性精准性可测性,充分体现“十四五”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

体现菏泽发展的实际和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规划纲要》发展指标共设置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大类21项指标,指标的设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注重各项指标的指导性、精准性、可测性,力求充分体现“十四五”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菏泽发展的实际和特色。

聚焦民生热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规划纲要》设置了“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指标,以更好引导全市深化动能转换,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和实现共同富裕,设置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人均预期寿命等指标,力求覆盖每类群体、每个阶段,让全体人民充分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21项指标中,包括13项预期性指标、8项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主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实现。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确保兜牢生态、安全底线。紧扣“231”特色产业体系,突出补短板强弱项,近300项重大项目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谋划实施好重大工程项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各类重大工程项目近300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规划纲要》共设置10个专栏,在“231”特色产业、现代农业、重大交通、能源发展、水利安全、文化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纳入各类重大工程项目近300项。突出支撑性、引领性,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231”特色产业体系,注重谋划打造结构优化、技术领先、产业链安全的示范性标志性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在核心产业重点工程方面,安排布局了“一港四园”及6个化工园区40多个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重点项目。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服务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突出补短板、强弱项,针对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安排市立医院新院区、菏泽学院三期工程等公共服务重点工程。针对加快打造综合交通网络,提出建设鲁南高铁和雄商高铁菏泽段、阳新高速和德单高速菏泽段、菏泽牡丹机场二期工程、新万福河二期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服务体系。

重视绿色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突出低碳发展、节能降耗,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严控“两高一资”项目,按照减煤减碳、布局优化的原则,进一步推进石化产业减量整合、炼化一体化发展,所有化工项目必须符合规划布局。突出可落地、可实施,坚持全市“一盘棋”,强化资金土地要素保障,持续完善建设条件,工程化精准化推动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始终服务于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

同时,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市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努力办好民生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菏泽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