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新规划:建设海滨城市,重点规划的竟是这里!

为落实滨海新区建设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滨海新区持续加强规划统筹,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将突出向海发展、集约发展、集聚发展、绿色发展、城乡统筹,其中规划生态及农业用地总面积将约占新区规划国土面积55%,并将进一步提升南北两翼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实现一户一风景。

据市规自局滨海分局总规划师孔继伟介绍,滨海新区在规划过程中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和新区特色,以新区2049远景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统领,把新区规划建设成双向开放的海洋门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区、“一基地三区”核心标志区,成为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通过上述规划,基本形成新区“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未来滨海新区

将突出向海发展

将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强化新区向海开放的关键节点作用。着眼滨海区域可持续发展,提高岸线规划水平,在科学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岸线资源优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海滨城市。在岸线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保护的同时,体现港口优先、港城共荣的特点。

孔继伟说

新规划将更加突出生活、旅游、自然岸线,对生产岸线会严格控制,其中自然岸线已经确定将严格管控。

突出集约发展

重点规划南北两翼

将按照“减少总量,挖潜存量,优化结构”原则,严格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和空间开发管制,合理保障区域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积极拓展生态空间,构建美丽国土与理想城市空间格局。“目前,我们正进一步完善城市布局、城市特色、关键节点的设计,未来将适时公布。”她说——

南北两翼的规划也是新区规划工作的重点,新区将进一步提升南北两翼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突出集聚发展

推动城市宜居宜业

将坚持规划科学化、全局化,强化城市的聚合联动、综合承载、公共服务功能。现状集中建成区重点补足欠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满足产业集中发展需求。在建区(包括待建区)尽快形成产能,塑造城市形象。填平补齐区用较少的投资产生最大的效益,优化完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更宜居宜业。严格控制新建区数量和规模,根据发展需要规划新增,强化节约集约,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突出绿色发展

恢复自然绿空间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和新区特色,融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于一体,生态及农业用地总面积将约占新区规划国土面积55%,规划新区建设成为展示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呈现“大水、大绿、成林、成片”景观,形成“双城生态屏障、津沽绿色之洲”。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实现“减量”集聚,精明增长,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区、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海洋生态红线、双城间生态廊道锚固生态本底,重新恢复滨海新区“河海相连、湿地密布”的自然蓝绿空间。

突出城乡统筹

完成多个村镇规划

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据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实现一户一风景。完成汉沽街下坞村、芦后村,杨家泊镇李自沽村等10个农村人居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方案。

加星

编辑:滨海视窗 来源:滨海发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