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农科院“稻-蛙-菇”模式种植羊肚菌 喜获丰收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22-03-07 11:16

     3月4日,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胡碧奎、副院长吴平华带领食用菌团队赴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江湾村丰莹家庭农场开展“稻-蛙-菇”模式羊肚菌测产现场会。十堰市科学技术学会党组书记、主席黄宏伟、郧阳区农业农村局菜科所所长张玲、丰莹家庭农场总经理尹中胜等人参加现场会。
     现场会上,十堰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团队通过科学、详细的测量,计算出“稻-蛙-菇”模式下羊肚菌产量数据如下:平均每平方米生长羊肚菌85.0个,平均单菇重为22.7克,该模式下羊肚菌每亩有效种植面积400平方米,测算出该模式下羊肚菌亩产为771.8千克。该产量在汉江流域羊肚菌产区处于高产行列,“稻-蛙-菇”模式下羊肚菌种植大获成功。该模式使用的是房县天禾菌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羊肚菌菌种T5。
     “稻-蛙-菇”模式是十堰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团队研究的农业种植新模式。该模式下水稻田地表可以养殖青蛙,稻田中间的蓄水沟内可以养殖泥鳅,青蛙可以捕捉稻田害虫,青蛙和泥鳅的排泄物又是很好的有机肥,实现了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水稻绿色种植。蓄水沟里的水体是青蛙产卵的温床,同时,也用来浇灌稻田和羊肚菌,并且,利用水稻和青蛙收获后的冬闲田种植羊肚菌,次年3、4月份羊肚菌收获后将外源营养袋作为有机肥还田,既改良了土壤,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十堰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团队研究的“稻-蛙-菇”模式实现一田四收、一水三用,很大程度提升土地利用率,实现农药化肥零使用,将绿色种植与有机养殖完美结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