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湘菜人

湖南人吃辣名声在外,我相信其余省份都服。

不服的是湖南本地人:大家都认为自己所在市州吃辣最厉害。聚餐的时候,常常因为这个话题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

能够吃辣,已经成为一名湖南人引以自豪的事情。

那么,湖南十四个地州市,到底哪里最能吃辣呢?

湘菜》杂志编辑部深入湖南各市州进行地域专题报道,在详细了解各地饮食风情和菜品特点后,经过认真对比,激烈讨论,对十四个地州市吃辣程度进行了一个排名,如有不服,欢迎来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名:邵阳

代表菜品:武冈血浆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阳人长期习惯于香浓刺激和味道很重的菜肴,在饮食上甚至讨厌寡淡甜腻的口味,所以形成了邵阳菜道道都辣的特点,有些菜品辣度简直无法忍受,比如辣椒最辣的部分辣椒芯,在其它市州一般不用,邵阳人却把它当宝贝。邵阳人的辣劲是一种不信邪、不怕困难、敢想敢干的精神,由于饮食上对辣椒产生了依赖,邵阳人在为人处世时显得“干劲十足”。

第二名:湘潭

代表菜品:教堂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人嗜辣,湘潭为盛。湘潭人嗜辣如命,几乎达到“无辣不成宴、无辣不成菜、无辣则无味”的程度。来到湘潭,我们就被湘潭当地名菜“教堂鸡”来了个下马威,一口鸡肉,口腔顿时火辣,到现在记忆犹新。“无湘不成军”,“不辣不革命”,近现代以来,湘潭名人辈出,都和辣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辣椒在湘潭辣出了历史,辣出了精神,也辣出了伟人、名人。

第三名:娄底

代表菜品:新化三合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嗜辣,娄底和邵阳地区被认为是湖南最能吃辣的地方之一,娄底各个地方的饮食大同小异,在辣椒这一点上,全湖南人都同意娄底人的重口味。新化“三合汤”、新化“白辣椒”、新化“白溪霉豆腐”、涟源“珠梅土鸡”、“麻辣煨兔”、双峰“永丰辣酱”、冷水江“禾青嗦螺”、娄底“金广源酱板鸭”、“辣椒萝卜干”、“剁辣椒”,说着最难懂的方言,吃着最辣的菜品,吃辣“探花”非娄底莫属。

第四名:怀化

代表菜品:洪江血粑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怀化,辣椒不叫辣椒,叫“辣子”。怀化的饮食有着丰富的地方色彩,有麻辣鲜香的湘味,也有辛香酸辣侗族饮食。怀化人吃辣椒有无数种吃法,炒着吃、抓着吃、蘸着吃、烧着吃、泡着吃、腌着吃、烤着吃、淋着吃、擂着吃,更有甚者,随身口袋里放几个晒干的朝天辣,吃饭的时候拿出来咬一口,这种吃法让我们直接惊呆。

第五名:湘西自治州

代表菜品:苗家酸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湘西人吃辣自古而来,而且并没有被融合,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辣度,按道理来说应该进入前三。但湘西的辣中还带有浓厚的酸味,几乎家家种着辣椒,户户家有酸菜坛,有“辣椒当盐,酸菜当饭”之说,酸味中和了辣度,辣得不够纯粹,不够辛烈,不够生猛,但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风味。神秘湘西,异域风情,吃辣也只能屈居第五。

第六名:张家界

代表菜品:三下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家界人不怕别的 就怕吃饭没辣椒,张家界的七星椒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这种辣椒鲜艳红亮,辣度中等,所以张家界的菜品辣而不辛,尚可接受。将辣椒腌制各种卤味,或者剁好腌制佐菜,成了张家界人的一大习俗。张家界土家族人最受欢迎、最爱吃、也是最有特色是当地的米辣子,包括五谷杂粮腌制的米辣子、苞谷辣子、糯米辣子、黄豆辣子等,发酵后带有浓浓的酸味,降低了辣度。

第七名:永州

代表菜品:东安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可三餐无肉,不可一日无辣”,是永州人的饮食特点。据说,在永州平均每年每人至少要吃掉10公斤辣椒,光是一根辣椒就有将近10种不同花样的吃法,足见永州人对辣椒的喜爱。永州美食的口味以酸辣为主,辣味并不是很强烈,无论是国宴菜品“东安鸡”,还是我们熟知的“永州血鸭”,辣度都不是很大。

第八名:衡阳

代表菜品:黄贡椒脆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衡阳,大家最熟悉的是衡东土菜和黄贡椒。黄贡椒是衡东土菜的灵魂,“鲜”则是衡东土菜的第一要素,讲究采用本地食材,鲜美是它的重要招牌。“辣”,是衡东土菜的第二要素,最主要的辅料是本地具有甜、辣、脆特点的黄贡椒,辣中带鲜,讲究“辣口不辣心”,虽然辣的满头大汗,却绝不会让肚子疼,辣、鲜、美,便是衡东土菜的特点。

第九名:岳阳

代表菜品:姜辣凤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阳的辣,与其他地方相比,自成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姜辣系列,姜辣凤爪,姜辣猪脚,姜辣王鸽,以干红椒、鲜老姜烹制,红红亮亮一大盆,吃的时候是从辣椒和生姜中找主料吃,辣得过瘾。口味系列在岳阳也很盛行,专门以口味产品命名的餐厅不在少数,口味菜品以鲜辣为主。岳阳临洞庭湖,鱼类资源丰富,岳阳人最懂吃鱼,也最善吃鱼,重在突出鲜味,辣味次之。

第十名:益阳

代表菜品:麻辣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益阳排到第十名,可能有些人不服。益阳麻辣烫全省闻名,辣中带鲜,火辣口感让人欲罢不能。益阳人善做坛子菜品和腊菜,安化腊肉、卜豆角都需要辣椒加持才能激发原始风味,所以益阳人吃辣绝不含糊。同时,益阳山多湖广,山珍湖鲜比比皆是,芦苇笋,芦菇,菌子以鲜美扬名,而这些山野植物适合清淡,品其原味。所以,既吃得了辣,又吃得了淡,是益阳人的饮食特点。

第十一名:常德

代表菜品:酱板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德人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辣椒,光是用辣椒为主料的美食就有火烧辣椒、糌辣椒、油炸辣椒、剁辣椒、白辣椒、酸辣椒等。酱板鸭、鸭霸王、酱辣鱼,都是非常地道的常德味道,每一道辣劲十足。著名的常德酱板鸭,直接将常德人吃辣程度提高,把鸭子放在辣池里,让辣深入骨头里,吃过常德酱板鸭的人无不被它折服。

第十二名:长沙

代表菜品:口味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沙吃辣排名靠后,主要考虑因素是口味已经融合。老一辈长沙人“吃辣不眨眼”,几乎所有的菜都离不开辣椒这一主角,辣椒炒肉、辣椒炒捆鸡、白辣椒炒腊肉、剁辣椒炒饭,就连炒白菜也忘不了放上一把辣椒。早上吃粉,晚上吃口味虾,无辣不欢的长沙辣出了“你要哦该诺”的火辣性格。这些年来,长沙已经成为全国网红城市,融合口味成为潮流趋势,湘粤结合、新湘菜不断涌现,这些菜品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变得清淡,辣度降低。

第十三名:株洲

代表菜品:醴陵小炒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株洲的辣显得比较温和。带汤的醴陵小炒肉,锁住了辣椒的甜、辣、鲜,当地人称它为“偷饭贼”;醴陵玻璃椒在湖南辣椒界中属于腼腆内向型,是独具“内涵”的辣椒种,辣得温顺。株洲地理位置适合栽种辣椒,本地人口味以咸和辣为主,作为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株洲外地移民较多,其中北方人和温州人占的比重不小,所以株洲人吃辣大都比较柔和。

第十四名:郴州

代表菜品:豆豉酿辣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郴州美食以香酸辣的湘味为主,安仁抖辣椒、永兴烧鸡公、酱汁临武鸭、红烧狗肉等称职欧阳名菜皆为香辣口味,其中的嘉禾“三味椒”椒身部分辣味强盛,椒蒂部分辣而带水果香,椒嘴部分味甘甜,因其具有辣、香、甜三味而得名。郴州毗邻广东,粤菜的全国范围渗透,郴州影响更甚,市内各家粤味餐馆不在少数,是南北美食的集合地。

从以上得知,湖南人最能吃辣的地方在大湘西地区,这些地方受其它地区影响较小,辣得纯粹,辣得彻底;其次是衡阳、永州湘南地区,辣中带酸,“辣口不辣心”;洞庭湖片区湖鲜、河鲜令人垂涎,以鲜辣为主,辣的同时,讲究突出食材本味;长株潭地区的长沙、株洲口味融合成为潮流趋势,湘粤结合的新湘菜成为新时代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