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稀土研究院遭竞购 曾抵制中铝和五矿收购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汤白露]

    记者获悉,此前湖南有色提出整体收购,就是想整合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的技术实力,将其纳入湖南有色金属集团的生产体系之中。2009年5月,研究院下属的湖南稀土技术开发公司与美国BloomEnergy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合同,由湖南稀土技术开发公司与美国BloomEnergy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稀土材料生产线,为BloomEnergy公司的新能源事业部提供优质稀土材料。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中国在稀土行业的地位。目前,全世界的稀土生产量中,中国占了93%。然而,由于没有掌握定价权,中国出口的稀土“黄金卖了土豆价”。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稀土企业过于分散,无序开采和恶性竞争导致了国际市场的稀土供大于求、价格低廉。

  有消息称,目前工信部已起草完成《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业内人士由此预计,一场旨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发展的稀土企业之间的整合大戏已经拉开了序幕。

  2009年6月24日,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重组破产倒闭的桃江稀土冶炼厂。该院院长刘甲祥说,“这次重组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不排除未来继续收购湖南省内其他中小稀土冶炼厂。”

  只是该研究院大概没有想到,三个多月后,他们似乎也成了别的企业收购重组的目标。

  “湖南有色一直在跟省里打招呼,希望收购我们,但是我们坚决反对。”9月28日,研究院一位高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该人士介绍,上周辽宁一家企业前往研究院进行考察,并与该院领导商谈并购。

  关于具体收购金额,该人士拒绝透露。

  “中国铝业、中国五矿等大型有色金属集团都先后来院里多次,进行收购谈判。但院领导一直没答应,我们希望自己做强做大。”该人士说。

  扩大生产抵御收购

  记者获悉,作为一家科研型公司,研究院的体制存在一定问题。“虽然我们有先进的稀土冶炼技术,但是受体制影响一直无法做大。”研究院下属一家全资子公司总经理说。

  该院一位高管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在稀土分离、冶炼技术上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技术产业化一直比较落后,导致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从规模上分析,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不算大,注册资本2181万元,总资产11090万元。现有职工33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75人,中级技术人员150人。

  “目前我们有三家生产型子公司,新工厂正在扩建,院领导正在全力推进科研技术向生产转化。”上述高管表示,研究院正在计划由市区整体搬迁至浏阳河畔的隆平科技园。

  “整体搬迁的目的,就是要将研究院建设成为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因为技术转化为生产的能力远远不足。”前述子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

  记者获悉,此前湖南有色提出整体收购,就是想整合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的技术实力,将其纳入湖南有色金属集团的生产体系之中。

  前述总经理指出,中国铝业已经收购长沙市一家稀土企业,目前正在盘算如何研究院。

  为了避免收购,研究院领导正在想办法把上述三家生产企业做强做大,从而增强实力。

  在战略规划方面,研究院提出了两大方案:其一,重点发展稀土冶炼核心主业;其二,将稀土技术进行产业链拓展,衍生出节能灯、LED等相关产品。

  据介绍,湖南稀土技术有限公司是该院下属的核心冶炼企业,未来将成为该院稀土冶炼的核心平台。目前,该院还在岳阳进行考察,希望选址新建稀土分离与冶炼的生产线,从而将稀土冶炼规模做大。

  另一方面,研究院将加速扩展产业链。整体搬迁后,将在隆平科技园新建稀土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集中生产稀土节能灯。

上一页  |  下一页1 / 3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