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沪初中“二期课改”新教材 专家为您一一解读

解放日报

关注

再过几天,新学期就要开学。上海500多所初中起始年级(六年级)将全面实施二期课改,16万学生将领到新教材。新教材有哪些亮点?上课方式有何变化?学生该注意些什么?家长又该如何配合?面对本报记者一连串问题,市教委教研室专家一一进行解读。

语文:引入口语交际

新版语文教材打破过去以知识点串线套路,转而以生活主题来组织单元,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养。

以前,语文课程像“压缩饼干”,语法、文学、古文等门类繁多,有的难度偏大且枯燥,学生接受有困难。新语文课以生活主题为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古文《两小儿辩日》同入六年级课本“童心是诗”单元,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自然。

新语文课本首次引入“口语交际”训练,根据每单元主题组织,提高学生使用母语的能力。专家认为,学生走上社会后,表达上除了准确清楚外,还要得体,这是母语使用的基本要求。家长平时也要与孩子多交流,有意识规范孩子的语言表达。

新语文课的作文融入到日常教学课堂中,老师命题与学生自主命题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动笔习惯。

语文课考察,将日渐淡化知识概念,转向对语言能力的运用,重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与鉴赏,这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更高要求。专家建议,家长在课后辅导时,要由关注作业转为关注阅读,少买练习册,多培养孩子的阅读好习惯。

英语:加大视听训练

“二期课改”过程中使用的英语教材,分为新世纪和牛津两种。家长不必担心两种教材的差异,因为它们都改编自英语国家原版材料,词汇几乎一样,都注重阅读,教学效果没有差异。

改革后的英语教学,词汇分层、课外阅读比重加大是两大特点。课改将学生需掌握的单词分为核心基础语汇和认知词汇两个级别,下保底、上不封顶。教材要求必须熟练读写应用的核心语汇,初中起始年级(六年级)核心词汇要比小学阶段净增400个。

新的英语教学加大了阅读要求,初中阶段的阅读量要达到18万到20万字,视听要达到90个小时到100个小时。通过阅读和视听,让孩子身处英语语境,加强听说读写基本功,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和使用英语的心理素质。专家建议,英文文学名著等难度过大,不利于学生吸收。家长可引导孩子定期阅读针对中学生的英文报刊,选取其中与孩子学习水平相等的内容和孩子感兴趣的版面,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思想品德:融入生活情景

“二期课改”思想品德课,把知识放进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

从小学升入初中,不少孩子换到新学校,认识新学校成为第一课。新思想品德课抓住该切入口,将道德、法制意识、健康心理品质的引导、国情与公民素质等教育融入其中。校风、传统、老师情况等,第一次成为学习内容。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等老话题,也通过“如果老师冤枉了你,你的态度会怎样”等设问,设置到贴近孩子生活的具体情景中,让他们开动脑筋,快乐探索。

政治课堂将从老师“一言堂”式灌输,变成师生互动场所。新教材还添置了许多讨论、访问、搜集等栏目,“课后练习”变成了灵活的“说说做做园地”,如“热爱科学”单元中的“图书馆探究”,让学生亲自到校图书馆、上图等调查图书借还流程。

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将以家庭与社会生活为背景,八年级则扩展到整个社会,九年级是基于基本国情进行探究。

体育:有进步就合格

六年级体育课由原来每周两节增为三节,并对学生运动时间提出量化要求:每个学生每天1小时。

体育课项目有所增加,学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在原来跑步、跳跃、投掷、体操等七大类基础上,增加了棋类、桥牌、保龄球、飞镖、滑板等新兴项目。体育活动时间,学生可组成小组参加球类、跳绳、踢毽子、健身操等适合初中生身体特征的运动,其中球类等团队运动项目,强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今后学生可以放下考试不及格的心理包袱。新体育课改变以前成绩决定一切的方式,重视基础发展性评价,只要在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体育成绩就能合格。

家长应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引导他们科学安排运动时间。双休日或寒暑假,家长还可陪孩子一起锻炼,如打乒乓球、游泳等。对于一些小擦伤,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让孩子独立处理,只需提醒孩子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即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