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汉中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2-04-24 19:46
单位名称 汉中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市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业务范围:普通干线公路路政和市辖区(汉台区、南郑区)道路运政(含城市客运)、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地方海事行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邮政快递业等领域执法工作。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兴汉路东段
法定代表人 罗勇
开办资金 2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44.05万元 703.2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3
对《条列》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办理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综合执法质效逐步彰显。全年累计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162件,结案率100%,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查办路政涉路事案150余起,配合市公路局排查整治限高限宽设施45处,治理超限超载车辆624台次,监督卸货2000余吨,实现了超限率2%以内的目标;开展道路运输“打非治违”专项整治50余次,查办事案398起,办理投诉1131起,打击“黑车”37台;完成长江禁捕“三无”船舶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督导检查,夯实渡口管理属地责任,查办案件6起;组织交通工程项目行政执法检查73次,督导整改质量安全问题168个;持续开展寄递市场乱象整治,查办事案12起。二是重大活动期间执法监管保障有力。统筹调配执法力量,加大重点区域严查严管,进一步规范“两站一场”及中心城区运输市场秩序,圆满完成江苏省代表团来汉考察、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组来陕检查、“十四运”、国卫复审和国道244潘家河大桥险情应急值守等重大交通运输执法保障任务。三是行业疫情防控执法监管扎实有效。加强执法巡查和驻点值守,把牢关键部位,突出重点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四是交通运输执法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加快构建安全生产防控体系,突出抓好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对79家企业进行执法安全督查,现场纠违和消除安全隐患884起(含一般性隐患260起、超限超载道路安全隐患624起),执法领域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五是法治部门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重大案件会商制度,实施每季“双随机”专项执法检查,强化执法事中事后监管。大力倡导普法式、说理式执法和“情节轻微首违免罚”,累计座谈走访运输企业205家、从业人员620人次,从源头引导守法经营。推行交通运输罚没电子票据,罚没收入全部实现二维码缴费,优化执法资源配置。扎实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学、研、查、改”方式推动六大类11项问题整改销号,深入县区执法机构开展专项督导,层层传导压力。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1年,支队上下团结一心、统筹兼顾、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统筹推进“十四运”、国卫复审、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执法监管,高质量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为服务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一)聚焦中央环保督察、“十四运”、国卫复审工作,持续强化路面抛洒污染、公路超限超载、客运“打非治违”、源头运输装载、“两站一场”执法检查、出租车服务提质、水运交通护航等七项治理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500余人次,执法车2400余辆次,治理抛洒扬尘货车190余辆次,治理马路市场、户外广告牌、乱堆乱放300余处,督导工地治理路面污染170余次。(二)开展执法检查督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深入行业重点群体检查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常态化核酸检测等落实情况,强化对出租车、班线客运车辆消毒、司机及乘客佩戴口罩、乘车扫码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合力构筑交通疫情防控安全屏障。(三)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124家次,名列市级部门第二,全年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诉讼案件,行业执法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充分体现。(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进知解”活动,排查解决“急难盼愁”问题10项。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执法监管面还未实现全覆盖。中心城区汉台、南郑辖区执法监管对象还有盲点和漏项,仍需进一步摸清底数,建立健全监管台账。二是相关配套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行政执法与行业管理权责边界划分仍不明晰,与局属行业管理单位之间协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联合执法联动机制还未启动,干线公路路政执法与市公路局路产保护联合巡查及案件移交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细化完善。三是执法装备保障能力亟待增强。现有执法车辆使用年限长、普遍车况差、缺口数量大。执法信息化、科技化及技防手段严重不足,距“精准、智慧、高效”执法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四是行业安全稳定形势不容乐观。执法领域安全生产督导检查、责任落实、压力传导等还需强化,专业能力有待提升。2、改进措施一是厘定职权边界,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与行业管理机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定期调度执法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执法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违法线索移送、联合执法检查、举报投诉受理、执法信息共享的良性互动局面,实现监管效果最大化。二是聚焦重点难点,整治顽瘴痼疾。持续加强干线公路治超治污、客货运输“打非治违”、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和邮政快递业的常态化执法监管,着力发挥行政执法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安全发展、促进行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是践行法治思想,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执法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一禁令、两规范”,创新建立“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督、违法有追究”的执法责任制度体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积极探索执法考评机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四是树牢底线思维,强化安全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不折不扣地把安全风险防控贯穿到执法各领域和全过程。把好高速卡点,严防疫情通过交通工具大规模外部输入、内部反弹的风险。持续加大超限超载、危化品运输、工程建设等领域执法检查,以及重要时段、恶劣天气干线公路和重点水域的巡查。四、2022年工作思路及重点(一)加快法治部门建设。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特别是重大案件会商制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推进执法服装、执法标志和执法证件的统一配发工作;加快制定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执法事项,巩固深化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成果。(二)深化干线公路“治超”。切实加大车货总重12吨以上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力度,严防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反弹,确保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超限超载率分别稳定控制在2%、3%以内,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百吨王”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严重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确保干线公路桥梁安全畅通。(三)加大路域环境“治乱”。与相关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和协同联动,积极开展干线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加大对重点路段、桥隧等设施巡查频次,同时加大涉路违法事案查处力度。(四)强化货运行业“治违”。联合交警部门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开展货物运输“乱象”整治,保障货运行业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五)紧盯客运市场“打非”。持续加大非法营运、违规出租车、网约车打击力度;开展网约车专项治理,压紧压实网约车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主体责任;做好行业服务质量投诉处置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要及时办结,不属于监管范围的要按程序予以回复。(六)细化水上交通“护航”。进一步厘清船舶检验事权;持续开展水运交通安全生产法规进乡镇、进企业活动,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水运行为;开展船舶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应急救援冲锋舟的培训演练,提升重点水域安全应急和综合管控能力。(七)推动工程项目“提质”。始终保持市级交通运输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执法全覆盖,以召开现场反馈会形式,对存在问题现场督导整改,进一步压实项目参建各方质量安全责任。(八)规范寄递市场治理。以邮政寄递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为抓手,强化案件线索管理查处,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寄递渠道集中整治;持续开展邮政快递业生态环保执法检查。(九)筑牢安全执法底线。完善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强化重大节假日和季节性安全风险研判辨识,持续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十)推进执法硬件升级。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配齐执法记录仪、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等设备,提升执法“科技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与相关部门对接,积极做好执法车辆申购配置、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配备等前期准备工作。(十一)实施行业污染防治。中省已提出构建绿色交通发展体系规划,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关目标,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
相关资质认可或职业许可证文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9月,汉中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被中共汉中市委办公室、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评为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