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_第1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_第2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_第3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_第4页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 大气运动,小张 高一(11)班,撒哈拉沙漠,距海那么近,为什么还会变成沙漠呢?,B A C,请思考:如果说,A地是赤道,B、C两地是极地,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回忆旧知,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热力环流示意图,然后和屏幕对照答案。,热,冷,冷,感悟新知,高,高,高,低,低,低,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高,高,高,低,低,低,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1、大气环流: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大气环流。,意义,(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假设情境一:,地球表面均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即只考虑高低纬间的热量差

2、异,2、单圈环流,极地高压带,高压,高压,低压,低压,根本原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假设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即只考虑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如果只考虑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冷热不均,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则全球的大气运动就是一个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完成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2、单圈环流,这种热力环流能否维持?为什么 ?,不可能维持,在假设条件下,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 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一开始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异,假设情境二:,地球表面均匀,考虑地转偏向力,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表均一、且地球自转), 北半球三圈

3、环流,观察描述,副热带高压带,2,4,副极地低压带,7,6,1,3,5,8,9,10,-三圈环流,(考虑地球自转),3、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表均匀,既考虑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赤 道 低 压 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 地 东 风,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 和六个风带,动力因素,热力因素,问题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何规律?,零三六九 七压六风 四高三低 相间排列 对称分布,零三六九 七压六风 四高三低 相间排列 对称分布,零三六九 七压六风 四高三低

4、相间排列 对称分布,零三六九 七压六风 四高三低 相间排列 对称分布,南北纬 90附近,南北纬60附近,南北纬30附近,赤道附近,热力原因,热力原因,动力原因,动力原因,少雨区,少雨区,多雨区,多雨区,下沉,上升,上升,下沉,东北风,东南风,干冷,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东北风,东南风,干热,湿热,干热,温热,干冷,思考:1、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怎么样?,1、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 低气压控制的地方降水多。 2、东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降水少 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降水多 信风带控制的地区总体特征一般降水少 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处于信风的迎风坡); 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

5、岸降水少(处于信风的背风坡);,怎样解释“马纬度” 问题? 为何风不会轻易来这儿作客?(南北纬30附近),咆哮西风带为何长年有风? (南北纬4060),假设情境三:,地球表面不均匀,考虑地转偏向力,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风带移动.swf,请观察分析,气压带风带 的位置随什 么而移动? 如何移动的?,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 2、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与太阳直射 点的移动同步,冬至夏至:,夏至冬至:,北移,南移,北半球: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幅度大约5-10左右,测试1,(1)参与北半球低纬环流图的气压带、风带中,正确的

6、一组是( ) A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2)在下列风带中,参与高纬环流圈的风带是( ) A东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C,D,3、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是冷性气流 D、盛行西南风,A,90N,暖,东北,4、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北移 B.冬季南移 C.12月22日以后南移 D.6月22日以后南移,D,北

7、回归线,30N,副 热 带 高 压,东 北 信 风,带,带,(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变得更加复杂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得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0,30N,60N,90N,30S,90S,60S,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阐述理由。,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冬季,高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高压,低压,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0,30N,60N,90N,30S,90S,60S,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阐述理由。,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夏季,低

8、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低压,高压,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压。如:夏季北半球的副高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亚洲低压),从而使副高仅保留在海洋上。 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气压。如: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亚洲高压),从而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南北半球气压带的比较,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其气压带往往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而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 欧 大 陆,大,西,太,平,洋,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赤

9、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亚欧大陆,七月,亚 欧 大 陆,大,西,太,平,一月,洋,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亚欧大陆,北半球:,呈块状分布,南半球:,呈带状分布,海陆相间分布,海洋占绝对优势,海陆上这些高、低压中心,其势力随季节而消长,位置随季节而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的影响。,海陆的气压差,海陆热力差异,气候特点共同点,一月份干燥 七月份湿润,原因,七月份湿润,一月份干燥,体验成功,1.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 亚洲低压强盛 B. 南亚吹东北季风 C. 我国江淮地区梅雨连绵 D. 亚洲东部吹东南风 2.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

10、述正确的是 ( ) A. 气压带和风带正在向北移 B. 气压带和风带正在向南移 C. 亚洲高压的势力正在减弱 D. 亚洲低压的势力正在增强,B,B,季风环流,定义: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风向,区域,东亚,南亚,东北风,西北风,冬季,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夏季,风向,区域,南亚,西南风,东亚,东南风,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低温少雨),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交替,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观察与探究,季风的概念、 分布和成因?,七月,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一月,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夏,冬,冬,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性位置移动,总结:,大气环流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