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正在收听 :

武汉音乐学院(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之一,也是中国中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学府,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13]

武汉音乐学院的建校起点是1953年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音乐部分组建而成的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上述三校之音乐部分的各自前身:中南文艺学院的前身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及其在1949年接管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和在1950年并入的湖南大学文艺学院;组成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的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和香港中华音乐院;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前身广西省立艺术师资培训班等。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湖北艺术学院(1972-1978年用“湖北艺术专科学校”名)。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改建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1][13]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校园面积117869.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6700.01万元,图书总量480477册,电子图书4150000册;设有13个教学机构,开设1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638人,其中专任教师441人,全日制在学生5114人。[24][25]

  • 中文名
    武汉音乐学院
  • 外文名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 简称
    武音(WHCM)
  • 所在地
    武汉市
  • 创办时间
    1953年
  • 办学性质
  • 学校类别
    艺术类
  • 学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 主管部门
    湖北省
  • 现任领导
    李端阳(党委书记)、高雁(院长)
  • 本科专业
    10个
  •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
  • 院系设置
    13个教学机构
  • 校训
    立德、自强、崇文、精艺
  •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55号
  • 院校代码
    11524
  • 主要奖项
    湖北省文明单位
  • 知名校友

历史沿革

湖北艺术学院

1953年,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音乐部分合并组建中南音乐专科学校。
1956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开始招收本科生。
武汉音乐学院
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湖北艺术学院。
1972年,学校易名为“湖北驼重艺术专科学校”。
1978年,学校恢复湖北艺术学院校名。
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武汉音乐学院

1985年,坑危鸦学校正式改建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
1999年,学校通过“法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并正式招生。
2003年6月,学校被定为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
2013年11月,武汉音乐学院举行建校60周年校庆庆典大会。[2] [3] [4]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机构,开设10个本科专业[24] [25]
所在系院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方向
音乐学系
1
音乐学
音乐学理论
艺术管理
戏曲音乐
演艺学院
钢琴调律
音乐教育学院
音乐教育
音乐治疗
作曲系
2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3
录音艺术
音乐音响导演
演艺学院
音乐编辑与制作
作曲系
4
音乐表演
指挥
声乐系
演唱
(美声、民族声乐)
中乐系
中国乐器演奏
(二胡、琵琶、扬琴、古筝、阮、竹笛、笙、唢呐、民族打击乐器)
管弦系
西洋管弦、打击乐器演奏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长号、大号、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西洋打击乐器、竖琴)
钢琴系
钢琴演奏
演艺学院
通俗声乐演唱与编导
(含通俗声乐、美声、民族声乐)
通俗乐器演奏与编导
(爵士鼓、吉他、萨克斯管)
键盘乐器演奏与编导
(钢琴、爵士钢琴、手风琴、电子管风琴)
舞蹈系
5
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
6
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
7
舞蹈学
——[5]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总数638人,其中专任教师441人。外聘(含返聘)教师126人,高级职称178人,占比40.3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98人,占比90.25%;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5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楚天学子5人,湖北巩订酷省舞台表演艺术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3人跨劝和,湖北省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工程人选12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楚天园丁 奖”获得者1人宙匙府臭,湖北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人。[25]
校园风光
职级职称
名单
楚天学者
彭家鹏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有国家级特色承连热奔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省级精品课程5个。2013年6月,该校管弦系老师徐特指导学生杨明远获国际双簧协会2013青年大管演奏家比赛总决赛冠军。[6]
武汉音乐学院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26]
类型
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音乐学理论
音乐表演
省级品牌专业
录音艺术
音乐学理论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计算机音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音乐表演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音乐学(2012)
演艺音乐表演(2014)
省级精品课程
民族音乐概论
中国音乐史
计算机音乐
编钟古乐演奏
管弦乐合奏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音乐与舞蹈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硕士(音乐、舞蹈领域)专业学位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音乐与舞蹈学是湖北省首批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
学位类别
学科名称
省级重点学科
音乐学
音乐与舞蹈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音乐与舞蹈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艺术硕士[16]

交流合作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的音乐艺术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这些学校进行相互往来,举办讲学、演出等交流活动,每年学校还轿几定会派出一些师生出国留学进修、访问讲学、演出比赛;学校还主办了两届“武汉国际编钟研究学术会议”、两届“全国和声学学术报告会”、两届“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会”和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视唱练耳、长号、圆号、单簧管学术会议。[2] 2023年3月,武汉音乐学院加入武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15]
校园景色

艺术研究

研究平台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音乐创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6]
武汉音乐学院
级别
平台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7]
校级研究所
武汉音乐学院研究所[8]

创作成果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如编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部分条目;完成《聂耳全集》和《冼星海全集》部分作品定谱录音的工作,编写《全国中、小学生音乐欣赏曲库》音带32盒及《曲库欣赏指南》2册等;在计算机与作曲、演奏的结合,多媒体音、像、谱的自动生成、转换,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作曲技术理论学术数据库、民族音乐文化与宗教音乐的研究方向已出版专著12部,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2]
武汉音乐学院

艺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拥有馆藏中外文图书及音像资料25万册,其中包含专业理论书籍和外文书、谱共11万余册;其它图书8万余册;音响资料近5万张(盒);期刊(合订本)7000余册(中文6000余册、外文1000余册),订购国内全部音乐期刊、文艺理论研究有关的期刊共40余种(类)、社科类120余种(类)、外文期刊17种。
●学术期刊
黄钟是武汉音乐学院主办的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音乐学术季刊,创刊于1987年,主要栏目有作曲技术理论研究、音乐基础理论研究、音乐形态学研究、音乐作品研究、计算机与音乐、音乐史学研究、音乐美学研究、音乐民族学研究、宗教音乐学研究、楚音乐文化研究等等。《黄钟》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之一,被全球权威音乐学文献资料库《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ittérature Musicale,简称RILM)收录。
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
立德,自强,崇文,精艺
立德:德是贯通中国伦理、华夏文化和学校育人的核心理念,“立德”作为该校校训之首,以勉励师生传承遵守中华民族之美德、诚信守法之公德、教书育人之师德、勤奋笃学之品德、求真善美之艺德。
自强:自强是一种积极向上、砥砺奋进、高尚自重的精神,一种凡有远大理想目标且欲达不休者都必须具备的重要精神,以此为训,以激励师生志向高远、自尊自爱、开拓进取、奋斗前行。
崇文:文指文化,也指文艺,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研究、传播以及人才培养等等,惟有深厚的文化学养滋润和广博的人类知识支撑方能成之,把“崇文”一项列入该校校训,以强调学校的教书责任,也强调其育人标准。
精艺:艺者,不可一日不练,不可一时不勤,不可一刻自满,不可须臾自诩已达天涯海角或在高山之巅而成精艺,把“精艺”一项列入学校校训,以勉励师生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永不自满、更上层楼。[9]
●校徽
武汉音乐学院校徽主色调为朱红,寓意着学校师生勤勉向上、不断进取的澎湃热情和开创未来、勇于创新的果敢毅力,校徽主体包含楚凤编钟小提琴长江等元素造型,一来指明学校所在城市“江城”武汉,二来显示了所在省份湖北省拥有的灿烂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三来表明了学校的办学特色:音乐。[10]
武汉音乐学院校徽

乐团文化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成立有东方交响乐团、中华编钟乐团、民族室内乐团、合唱团等乐团,其中中华编钟乐团与国际音乐家谭盾马友友合作,曾在美国英国、法国以及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演出;东方交响乐团先后在中国北京、上海、安徽、湖南、大连等演出,2002年还承担了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中国新春音乐会”,并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世纪大厅”和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成功演出,展示了中国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作曲家在交响音乐创作领域的成果。[2]

校区情况

武汉音乐学院有三个校区,分别是滨江校区、解放路校区和司门口校区[18]

滨江校区

滨江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1号[18]
滨江校区

解放路校区

解放路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55号[18] ,建有书苑餐厅等设施[19]
书苑餐厅

司门口校区

司门口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427号,建有青春时代等设施[19]
司门口校区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李端阳[14]
党委副书记、院长
高雁[17]
副院长、党委委员
雷勇、谭勇[11]

校园环境

编钟音乐厅,位于解放路校区的四颗松广场,它由于演奏台背墙的高龛嵌放着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仿制件而名扬四方。是以凸显荆楚文化之特色,突破中外设置之惯例:只此一家,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个性飞扬[20]
编钟音乐厅
四棵松广场位于解放路校区,顾名思义,四棵雪松挺立在广场四角上,周围围绕着几幢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建筑[20]
四棵松广场

知名校友

姓名
简介
葛平
中国动画片配音演员、演员。
朱桦
女歌手,中国资深音乐人。
汤灿
中国民歌歌唱家。
华晨宇
中国新生代男歌手,2013年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全国总冠军。
DL组合
刘丹丹王姿霖):2011年《快乐女声》全国第11名。
黄鹤翔
新生代流行歌手代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煤矿文工团歌舞团副团长。[12]
杨臣刚
歌手,2014年获得“金丹若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电影音乐奖。
MG男团
(陈俊宇,郭畅,夏恒,梅梓林):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华中第一名,联合创办乐风艺社并为旗下明星组合。

所获荣誉

时间
荣誉
2024年
获2023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竞进提质奖”[21]
2022年
获2021年度省直单位定点帮扶考核“好”等次[22] ;获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3]
正在加载 展开全文
正在加载 加载更多
查看更多
打开百度App阅读全文
猜你关注
广告
猜你关注
广告
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百度信誉V保障计划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说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历史沿革
  3. 湖北艺术学院
  4. 武汉音乐学院
  5. 办学条件
  6. 院系专业
  7. 师资力量
  8. 教学建设
  9. 学科建设
  10. 交流合作
  11. 艺术研究
  12. 研究平台
  13. 创作成果
  14. 艺术资源
  15. 文化传统
  16. 形象标识
  17. 乐团文化
  18. 校区情况
  19. 滨江校区
  20. 解放路校区
  21. 司门口校区
  22. 现任领导
  23. 校园环境
  24. 知名校友
  25. 所获荣誉
  26. 地图信息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参考资料详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