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立减

 

 

 

 

 

 

 

 

 

 

 

 

 

 

 

 

 

 

 

(原文为英国某知名高校在校生所写)

 

 

今天,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

是我自己。

请原谅如此我唐突的开场白,

我太急于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你们,

以至于忘记了,

我之于你们,

不过是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

人。可即便这样,也不能阻止我想要分享这个故事的冲动,因为这之前,我可能是你们当中

的任何一个人,这之后,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我是赵佳乐,一个在二流

大学里浑浑噩噩地过了三年的大学生。

 

和国内许多的大学里的学生一样,那三年中,

我反复穿梭于寝室和教室之间,上课、吃

饭、

睡觉。

拿不起眼的成绩,

谈不靠谱的恋爱,

不考虑当下,

迷茫于未来,

生活平静而空虚,

就像泡在温水里的那只青蛙。

 

大学生活就那样晃晃悠悠过了四分之三。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

如果不是那天在朋友圈看

到那条动态,

我会不会就真的像那只青蛙一样,

被煮熟、

甚至被端上餐桌都浑然不觉?大三

那年冬天,

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小伙伴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月薪终于破万,

今天拿到工资,

第一时间给老爸老妈各添置了一套新衣,今年无论如何,一定陪他们过个好年。

 

配图是他银行卡内五位数的余额,以及他网购给父母的衣服截图。

 

我捧着手机,感觉心脏猛地颤了一下,就像被子弹击中一般。

 

我倒不是羡慕他拥有了高薪的工作,

也不是嫉妒他这么早就可以回馈父母的恩情,

而是

瞬间感觉到了自己和他的差距,我知道,那是多少财力物力都填不平的沟壑。我必须承认,

在求学问路这条道上,我输了。

 

发动态的小伙伴和我是十余年的同学,

从小学到高中,

都是在一起念的,

我对他再了解

不过。他不是那种在学习上有天赋的人,甚至成绩并不如我,喜欢听民谣,热衷民族舞,偶

尔也会在课本上画上几笔,平时话不多,

属于那种逆鳞不多的乖乖男。

这一点跟我很像,又

因为两家住的不远,

我跟他虽算不上杵臼之交,

但用心照不宣形容也不为过。

我们十八岁之

前的生活轨迹是完全重合的,

真正开始分岔是在高考之后。

我选择了国内一所名不见经传的

大学来读,而他则在家人支持下去了英国留学。

 

关于他在英国的留学生活,

我没有多问,

而是开始越来越频繁思考自己在国内读大学的

意义,并开始有意无意的关注本科生出国留学的一些细节。

 

我明白我和他的差距所在,

那不过是两年留英学习的经历和过程。

如果我想弥补这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