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山坳”好风景 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全域旅游发展纪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17-05-09 17:07:54

文/ 罗 燕


山变得更绿,水变得更清,田园变得更青翠,山川变得更秀美;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文旅融合硕果满枝,支柱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城镇越来越靓丽,交通越来越便捷。

盘点“十二五”的收获,茶山坳人别有一番心得。过去的5年,是励精图治、破难攻坚的5年。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与时俱进创新干、锐意进取务实干,开辟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域旅游的新征程,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串串数据沉甸甸。2011年以来,该镇始终坚持“生态立镇、项目强镇、旅游兴镇、产业富镇、和谐安镇”的发展战略,坚持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8.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6.6亿元,年均增速达7.4%,高于全区平均速度1.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由716万元增加到832万元,净增116万元,年均增速3%,五年新开工建设项目58个,其中投资过5000万的项目7个,累计完成投资额12.5亿元。近五年来,参加全区重点工作考核,该镇项目建设、综治维稳、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工作名列全区或乡镇前茅,各条战线全面飘红。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成绩就是名证。近几年来,该镇先后获得了“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湖南省环境生态乡镇”、“湖南省文明村镇”、“湖南省十大美丽乡镇”、第六届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衡阳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单位”以及连续三年全市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综治维稳三项“底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并成功承办衡阳市2017年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节,茶山旅游融合正一步步迈上新台阶。

回首这5年,茶山坳人着眼长远、务实发展,这份答卷写得坚实和精彩。


景点包装

淡妆浓抹总相宜

全域旅游,龙头景点带动是关键。

在精品景点培育上,茶山坳镇党委政府以豪迈的气魄,极力发挥这只无形大手的推动作用。

镇领导对重点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建设,实行包保制。他们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定期督办。

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让茶山坳的旅游景点一个个靓丽展示于人前。

茶山花海:以宝富花都为核心,融绿色旅游、生态休闲、健康体育、最美乡村为一炉的高端生态园。花海面积800亩,种植花卉品种有梅花、桂花、茶花、桃花、樱花等。一年四季均有不同季节花卉盛开,游人徜徉在花的海洋之中,放松心情,抒发心意,令人流连忘返。



金甲梨果园:以“原生态”“休闲”和“体验”为建设理念,分为入口接待服务区、蔬菜种植产业区、果园观光示范区、生态畜牧养殖区、农业科技展示区,农耕体验休闲区六个区域建设。目前,果园观光示范区已完成了早熟梨、三红柚、台湾杨梅等1700亩特色水果的种植。春天置身梨园中能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绝美景色。



海棠山庄:以“原生态”的“休闲农业”为建设理念,以绿色环保为建设标准,划分为游客接待区、登山观景赏花区、果园观光体验区、林间漫步休闲区、亲水平台垂钓区五个区进行建设,每个区定位精准,特色鲜明,是适合游客玩乐休闲的绝佳之处。



金甲古镇:这里既有古庙宇、上千年的古樟,又有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古街,在彰显徽派气息的同时,各种琳琅满目的牌匾楹联,风格独特的私家庭院和伫立街口的牌坊又透露出古镇的独特气质。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在此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赞美古镇的诗词佳句。其中就有衡阳市楹联家协会宋自凡先生的:“塔映金星,萬里祥雲龍探宇;暉盈甲第,百年古鎮鳳來儀。”这样的美句。古镇街及周边区域的旅游业态发展规范,管理有序,现代化的旅游购物中心、游乐园、民宿、农家乐等遍布古镇,为都市人群提供一个在城市周边的生态、旅游、休闲、宜居的后花园……



这些旅游景点特色鲜明,又相与为一,串联起茶山坳镇全域旅游的大格局。


特色小镇

风景这边独好

春光和煦倚微风,正是踏春好时节。背上行囊,绕风景秀美的金甲湖步道徒步漫行,踏在石板路上,任茵茵青草渗出露水,打湿了鞋底。湖畔层峦逶迤,染上春的颜色,满目斑驳多彩。

沿途北上,闻名遐迩的珠晖塔、古色古香的的农庄客栈……在不知不觉中,茶山坳的秀美风景令人流连不已。





“周末想外出游玩,但周边没有好去处,这是许多市民的困扰,为此,我们从实际出发,全域思考、总体谋划,充分挖掘利用茶山坳的原生态旅游资源,逐步把茶山坳的文化旅游元素融入周边甚至全国的区域发展中,融入其他产业中,让山水资源、文化资源成环成链,目的就是让市民在家门口玩得开心、玩得高兴。”谈及旅游发展初衷,茶山坳镇负责人意味深长道。



思路决定出路。2013年以来,该镇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镇,建设生态富美和谐新茶山”为总目标,大力开展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尤其是以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为标志,以跻身湖南省打造100个旅游特色小镇名录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大气魄加大投入,以务实高效的工作态度推进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全面加速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步伐。



规划先行,民生为本。在茶山坳镇小城镇建设上,该镇党委、政府一直秉承筹谋在前,规划先行的理念,始终把科学、绿色规划放在第一位,并根据领导、专家、群众的建议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建设蓝图。早在2012年,镇党委、政府就启动了对全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完成了全镇1:2000的地形图测量,完成了茶山片的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休闲旅游产业、城镇规划布局等任务。于2015年聘请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高起点科学完成了该镇金甲岭小城镇及周边农村的概念性规划及产业布局等,为该镇乡村建设和金甲岭小城镇建设拟定了建设发展方向。


为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大的难题,该积极创新工作模式,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项目建设工作。一是争取专项资金。借助纳入全国重点镇为契机,争取省级专项资金等共2500万元,其中争取危改资金、饮水工程引导资金1100万元,争取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等专项引导资金800万元;美丽乡村奖补资金700万元;以创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金甲岭农贸市场纳入省、市农贸市场提质改造项目,争取相关配套资金;争取环保整体推进项目、自来水管网铺设、农村环境整治整体推进等项目资金。二是引导民间资本投入。通过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力丰现代农业公司、金甲拓展旅游文化公司、三创集团等多个公司在该镇进行战略性投资。

强本固基促发展。为推动小城镇建设,该镇按照小城镇建设有关要求,多方筹集资金,推进全镇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累计硬化水泥路128.6公里,修建碎石路89.6公里,安装路灯4000余盏,修建疏通北干渠4公里,新修山塘63口,清淤56口,改造残次林980余亩,疏通水渠119公里。整修堤岸12.5公里,提质扩容机埠5个。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1万余人。



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全镇共有各类农业基地25个,现代化养殖场7个,葡萄种植面积达1500亩,早熟梨1000亩,其余各类蔬菜水果种植近1万亩。大力发展旅游业。以现代农业基地为依托,打造大众休闲旅游区,建成了800亩樱花、梅花、茶花、200亩海裳花、2000亩梨花、1000亩的茶山植物园等赏花观绿旅游基地。依托金甲古镇、原湘军水师基地、珠晖塔、艺术涂鸦等挖掘和打造人文旅游。大力发展配套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引导餐饮住宿、手工产品制作、旅游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动员村民将民房改民宿、打造农家乐。通过出台民房民宿改造奖励办法,目前已有多家民宿进行试点改造。



为突出特色,塑造城镇文化内涵,该镇以创建“中国楹联文化乡镇”、“中国楹联村”为带动,着力培育富有茶山特色的楹联文化、诗词文化,提升全镇文化产业软实力。围绕金甲古镇,进行古镇沿街铺面、牌坊创作具有金甲特色的商贾、人文楹联;在古镇入口处建设湘军水师浮雕,突出水师文化和湖湘文化;围绕堰头村力丰农业公司两千亩梨树园,进行《梨花印象》词赋的创作,树立堰头村“衡阳梨花村”品牌;围绕茶山坳镇珠晖塔创作湘军故事、培育祈福文化。以堰头村周老屋组三棵古樟为标志,在全镇范围内创作孝文化、和谐文化;重点做好茶金路、茶兴路等旅游景点分布比较密集的沿线,对沿线村民房屋进行艺术涂鸦,创作内容以中国古典故事、经典戏为主要内容,打造富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涂鸦文化。



产业富民

一枝一叶总关情

走进茶山坳镇堰头村,青砖灰瓦的民居,整齐干净的村间小路,排列整齐的梨树,院内花香和农家乐香肠鹿尾香味夹杂着泥土气息,随微风徐徐吹来,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风光如画的村里,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或品农家饭,或在农家客栈小憩,或漫步村间小道,尽情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农家乐趣。

“多亏了镇上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村上发展,我们也跟着得实惠。现在有游客来游玩,我们开的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堰头村农家乐老板李大姐欣喜道。

惠及民生,是茶山坳镇旅游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让该镇的每一个村庄变得更净、更绿、更亮、更美,而且把靠天收成的农业变成点土成金的旅游业,把无人问津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农家乐、特色旅游产品方兴未艾,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今天因旅游产业使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

作为农业大镇,茶山坳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产业富民之路,将其打造成衡阳市生态农业基地、市民休闲的“后花园”。

“有资源不开发,就等于守着金山银山过苦日子。打造全域旅游、全景茶山,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就是为世代居住在山区的群众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该镇镇长谭咸龙说。

一花引来万花开。该镇全域旅游的实施,让村民们更多地参与其中。如今,这里的金甲岭鸡萝卜、白薯等优质农产品成了抢手货,带动了农业增效,村民增收。

目前,该镇正抢抓绿色发展机遇,以打造“现代都市休闲小镇”为契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做足休闲游文章。无数乡村景观带,正一天天诱惑着烦闷于车水马龙、厌倦于“水泥森林”的城里休闲族,让游人在性情的陶冶中忘情流连。而身在其间的广大村民,也由于家园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全域旅游

万紫千红总是春

自然山水神奇、民俗文化神秘、红色胜迹神圣,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过多年夯基蓄势,茶山坳镇初步奠定了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

但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弊端在逐步显现,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业态单一、营销缺乏联动机制、从业队伍缺乏、交通发展滞后等掣肘了该镇旅游发展。

面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茶山坳镇开始重新思考和定位全镇的旅游发展新格局,这个总基调是“转型升级”,总思路是“全域旅游”。把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来培育,突出“全域”和“融合”理念,致力于建设都市休闲旅游体验目的地。近年来,该镇通过将旅游与一二三产业完美融合,促进了全域旅游发展。

着力走生态文明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统筹资源,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景观化、景观特色化。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把荒山变成“花果山”,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水”,建设一年四季有花开、一年四季有花香、一年四季有色彩。

加大农旅一体化发展。以生态、绿色为发展核心,推动产业发展,以宝富花都、衡州休闲农业、力丰农业、茶山果园等现代农业基地为依托,积极引导和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队伍,推动家庭农场及各类种养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鼓励发展现代都市休闲农业产业。推动农产品、手工艺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大幅提高旅游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推动旅游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

推进文旅融合。坚持文旅融合、文旅互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人文文化等,依托金甲古镇、原湘军水师基地、珠晖塔、楹联创作、龙舟竞赛、艺术涂鸦等,挖掘和打造人文旅游,引导餐饮住宿、手工产品制作、旅游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动员村民将民房改民宿、打造农家乐,让这些景点成为“有故事”、“有说法”、“有魅力”的创新区,真正做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系统,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对于全域旅游,该镇负责人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全域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发展全域旅游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和条条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正因如此,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打造现代都市休闲小镇”这一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滨江新区茶山片、市驾考中心、金甲湖农业开发等项目,把镇村建设作为突破口,切实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生态立镇和旅游兴镇为战略,坚持走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把茶山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特色旅游小镇。

如今,好山好水,宜游胜地,养身天堂已是茶山坳镇留给广大游客的美好印象。


筑牢“堡垒”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凡事只有打牢根基,才能有所建树。基层党组织与群众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不但数量庞大,而且最能体现党的纪律性,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茶山坳镇党委政府领导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立足镇情,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团结进取,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使全镇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事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以及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大好局面。

强化学习聚合力。结合茶山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筑牢党建基层基础,推进新农村、小城镇、项目建设,壮大乡村休闲旅游业,做到用先进理论作指导,建队伍,促发展。同时,与建设学习型机关相结合,先后建立并完善了党委理论中心学习制度,把干部职工的理论与培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此外,还与干部职工的文化水平提高相结合,认真解决工学矛盾,挤时间到学校参加函授学习,努力拓宽视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提升素质树形象。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增强班子的团结以及公务员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事业成功的保障来抓。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一进二访”和“精准扶贫”工作,自觉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建立有效的群众工作机制。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用模范的行为带队伍,用廉洁的行为树形象,把廉洁从政融入到每个公务员的一言一行,贯穿到工作始终。进一步完善全镇对重要事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等民主决策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事管权管人。镇机关全面落实了指纹打卡考勤制度,工作作风大幅改进,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在滨江新区、怀邵衡铁路、小城镇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中,该镇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项目推进速度快、质量高、效果好。目前已完成乡镇党委换届,实现了过程风清气正,干部心齐气顺,事业风生水起,达到了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的要求。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的茶山坳处处是景点,平常之中蕴神奇,已成为无数游客远离喧嚣、放飞梦想的心灵圣地。


[来源:新湖南 诚信湖南栏目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