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招标案例之一:中国高铁招标

我们中国的高铁是怎么修出来的?

中国的高铁是非常经典的一个招标,在2004年的时候,中国决定招标建设高铁。中国负责引进技术的只有两家,一家是中国南车,一家是中国北车。

当时就定下三个原则,第一个必须是关键技术要转让出来。第二个价格必须最低。第三个必须使用中国的品牌。

那么这些条件,其实外企是不会轻易接受的,像我们以市场换技术的方法在很多领域都尝试过,都没有成功。比如我们搞汽车,那么汽车的市场让出去了,但是我们技术还是没有学到。

那么高铁能不能成功?当时日本的六家企业组成了一个联合谈判组,跟中国南车进行谈判。然后跟中国北车接触的是德国西门子。日本人率先就拒绝了转让技术这一条,因为他们不愿意把他们新干线的技术转让出去。那么你不转让的话,我们找第二家。南车就找到日本的川崎重工,当时的川崎重工,在日本的新干线里面技术不是特别厉害的,所以他处在这个经营困难期。就算这样,谈判也是很难的。据说流传怎么一个故事,在谈判的时候僵持不下,日方不肯轻易让出技术,这个时候,日本表示我们无法接受要退出谈判了。这个时候南车的一位谈判代表抓起这个桌子上的茶杯摔在地上,比这个当当老板摔茶杯的气势还要威猛。然后他就告诉日方的代表,如果你走出这个门,就不要回来了。日本代表愣住了,最终他们都没有离开,选择回到了谈判桌。

跟北车谈判的谁呢?是西门子。西门子信心满满,因为根据他们收到的情报,他们的方案是我们中方最为满意的,所以他们坚持不让步。这个时候,法国的阿尔斯通找到了突破口,阿尔斯通也是著名的动车制造商。他们原本是脚踏两只船的,一边跟南车谈,一边跟北车谈。但是南车跟日方谈好之后,他就没有选择了,于是迅速地与北车谈妥了一个方案。那么最终的招标结果,是南车联合日方,拿了60个列车组。然后北车联合阿尔斯通还有加拿大的庞巴迪也拿到了自己的份额。只有西门子是出局了,其实西门子的技术是最好的,但是西门子最后才发现自己是出局的。负责谈判的西门子负责人回国以后马上就被解聘了,整个谈判团队都被炒了鱿鱼,西门子的股票也下跌的很厉害。

到了三年以后,中国再次招标,这个时速提到了350公里的时候,西门子的报价比三年前200公里的还要便宜,而且他的技术转让费只有最初的五分之一。

总的来说,我们中国高铁招标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都把我们中国高铁的招标写进他们的教材,研究这个案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