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时期,曾在全国建立五所中山大学。分别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其统称“国立中山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这五所国立中山大学都还在继续招生办学,只不过除了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其余四所大学都去掉了“中山”两字,并且出乎意料的几乎都发展得非常好。其中四所是今日985高校,唯有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发展略显落寞。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是今日的中山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是今日的武汉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是今日的浙江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是今日的南京大学,而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则是今日的河南的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四所高校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都是许多考生心中梦寐以求的顶尖高校,那为什么只有河南大学走了“下坡路”呢?

创立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始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河南贡院旧址,清朝的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作为千年科举制终结的地点,河南大学也曾度过一段非常辉煌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22年,冯玉祥督军河南,开始筹办大学,决定将学校定名为中州大学。之后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阶段,河南大学发展成为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建立之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

经过这次调整之后,河南大学发展受阻,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到1984年,学校才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但此时距离另外四所国立中山的差距已经甚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院系调整中,被拆分的高校不止河南大学一所,比如浙江大学也是有多个院系被拆分出去,但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都先后与其他学校合并,才逐渐回到了全国顶尖水平。但河南大学并没有这么幸运,错过211和985评选,所以发展速度就相对缓慢一些,后来在省内还被1956年创办的郑州大学稳压一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近些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给予重点扶持。所以河南大学在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全国一流学科高校,发展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