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新在哪里,如何发展新零售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新零售新在哪里?

零售永远是人货场三方结合,以往的零售强调货和场,新零售新在强调人,以用户为中心。

中国以往零售以商品的整合调配和市场的人流区位为核心,包括今天依然有一些很优秀的零售公司,像苏宁大卖场,它们是以组货作为运营核心,从来都不以消费者集合为运营核心。旧零售的关注点不在于“人”,但是如今零售的变化恰恰就是由“人”所引发的变化。

当前中国所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所激活的,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消费,当前中国国情是:1)人口红利结束;2)人口结构发生巨大改变。60后,70后财富掌控者进入中老年;80后,90后进入家庭;95后,00后今日消费旺盛期。人口结构改变意味着消费市场真正的分野,每个圈层都可以形成了足够大的消费市场,按照大一统来进行统一策略的运营已经起不到明显的作用了。

新零售未来的演变趋势

首先是业态的演进与升级。名创优品是今天讨论的“新零售”企业的一个典型,它在日本对应的企业就是大创,也就是日本的百元店。名创优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中国做了百元店的生意,我国的经济也如之前的日本一样,就要陷入一种低迷和紧缩的状态,消费者也已经进入到一个特别厌倦的阶段。中国关于百元店的这种业态是没有的,名创优品就以一个全新的形式冲出了市场。

第二个是商业逻辑的变化。日本消费市场其实是非常大的,例如,美国一九四几年出现药妆店,日本的药妆店出现在一九六几年,而药妆店在我国才刚刚开始,日本的药妆店在这几十年的历史中已经经历了三四次更迭,所以如今大家才能看到像松本清这样的药妆品牌。它的背后代表了什么?它代表了药房+生活杂货+实体+部分的日用品,这种产品组合完全不符合超市产品的组合逻辑,这背后其实是商业逻辑在发生变化。

第三个是品牌的变化。过去零售的集合店未来也一定会慢慢过渡成SPA模式,无论是无印良品还是优衣库,他们都是SPA的模式,也就是有品牌专业的零售商经营模式。“新零售”发展的未来也会从产生专卖店,开始慢慢向SPA模式过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零售跨越。

第四个就是更加注重体验。作为一个品牌,作为一个“新零售”公司,无论你是什么样外在的逻辑表达,在本质上来讲还是服务顾客的,所以顾客体验就变得尤为重要。

其实“新零售”的发展就是以顾客和用户为核心的一次转变。从根本上来讲,生意的本质是为人服务,是做给人看的,能为顾客创造不同于传统领域的价值点,这就是在“新零售”时代下,企业所面临的发展机会。商业逻辑同样也是以顾客为核心而产生的,以及企业在“新零售”时代下关于“场”的升级也是以顾客为核心,从以前升级卖场到现在的升级买场,以顾客为核心的场地改变与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何发展新零售?

线上渠道可以由线上向线下拓展的方式发展新零售,比如阿里京东由线上向线下拓展发展新零售。

线上公司与生俱来的优势就是对“人”的把握,对“户”的把握,“货”和“场”反而成为了弱势。所以线上公司要向线下发展,最大程度整合线下“货”和“场”的资源,完成企业综合全面的规模扩张。总体而言:

1) 通过场景构造吸引用户,形成用户资产,向线上转移

2) 借助线下销售,提升企业整体销售规模,进而赢得规模效应

线下企业也可以由线下向线上拓展的方式发展新零售,比如苏宁和物美线下向线上拓展发展新零售。

线下公司优势是对“场”和“货”的把握,“人”是弱势。所以线下公司要向线上发展,最大程度整合线上“人”的资源,完成企业综合全面的规模扩张,总体而言:

1) 线上通过用户收集,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消费洞察,精准获客,提升线下转化

2) 借助线上销售,提升企业整体销售规模,进而赢得规模效应

新企业也可以创立时候就双线融合的方式发展新零售,比如盒马自从创立起就是全渠道同步启动。

1)线下通过构建消费场景,形成线上消费的品牌背书,形成用户资产向线上转移

2)借助线下销售,提升企业整体销售规模,进而赢得规模效应

而线下企业也可以基本依靠线下渠道发展新零售,比如美国的Costco,主要依赖线下实体店进行会员制也是一种新零售,日本的茑屋依赖实体店也是新零售。

单纯通过线下渠道发展会员,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消费洞察,改善商品供应链,提升线下转化

结论:新零售做法百花齐放,线上线下融合不是新零售唯一正确的做法,但是借助IT和互联网技术提升企业效率是必须的。


$苏宁易购(SZ002024)$ $京东(JD)$ $好市多(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