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6
文言文阅读

游岳阳楼记(节选)

[明]袁中道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注释】 ①大合乐:典礼大乐。②增堞籍兵:筑高城墙招募士兵。③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④毛锥子:毛笔的别称。
【小题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限断三处)。
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泫然不能自
(2)不能无慨于心
(3)壮心
(4)稍稍展布其才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小题4】以下“以”字的用法同例句中相同的是(
例句: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
A.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B.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小题5】“朋友者,志同道合也。”如果本文作者袁中道与范仲淹、陈与义一同登上岳阳楼,会不会结为知己?请根据文意阐明理由。
2019·浙江舟山·一模
知识点:其他明代作家山水游记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游东山记

明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始吾庐陵人,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兼治儒术,能诗。父子二人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傍有磐石,容坐十数人。时风日和畅,草与木芳烂然,香气拂拂袭衣。遂扫石

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道士岳州人刘氏,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跳高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余曰:“是吾所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

(有删改)


注:①匏壶:酒杯。②跽:长跪,跪姿的一种。③乐丘:坟墓。
【小题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武昌:旅居B.而笑:害怕C.而吹之:钻孔D.余曰:回头看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草木芳烂然       得之心而寓酒也B.遂扫石                      年又最高乐
C.乐无已乎          真无马邪D.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     起行
【小题3】下列对文言文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介绍蒋氏父子与自己的关系,为后面抒发情感蓄势。
B.本篇游记饱含真情,略于摹状山水而详于叙事记人。
C.文中蒋隐溪先生年纪虽高却怡情山水,交友谨慎、乐观豁达。
D.最后一段,作者道出了写作的宗旨:记下“我”与蒋氏父子的游玩之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