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一线的“红马甲”
[ 2008-06-10 11:18 ]

刘金柱(右)在表彰会上,左为“唐山十三义士”成员杨东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6月8日晚,共青团唐山市委书记刘金柱风尘仆仆,直接从抗震救灾第一线赶到河北省代表团驻地报到。在代表们热烈的掌声中,刘金柱向大家讲述了唐山志愿者们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工作情况。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5月15日上午10点,作为第一支共青团组织的心理健康辅导专家团由刘金柱带领从唐山出发,赶赴地震第一线。5月16日上午8点到达北川中学,立即对遇难学生的家长展开心理援助工作。

    他们在绵阳安置点九洲体育馆旁边扎下两顶帐篷,在余震不断、没水、没电的情况下坚持工作十多天。此时唐家山堰塞湖随时有溃堤危险,撤还是不撤?“如果此时撤出,势必给当地的灾民带来恐慌。旗帜在,心才会稳。”刘金柱说。直到28日,在绵阳几成空城的情况下,他们才奉成都市委的调令,离开绵阳前往成都彭州工作。都江堰有两所学校,学生伤亡很多,学生家长情绪很不稳定,他们又在此扎营,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安抚群众情绪,至今7名队员还在聚源镇。

    “对受灾群众及时进行心理援助十分必要,否则受灾群众可能会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我很庆幸我们的工作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安抚了灾区群众的情绪。”刘金柱说。正是有了这不懈的付出,唐山志愿者们受到了四川灾民的热情欢迎。“灾区的群众对我们非常热情,由于我们在开展工作时统一穿着红马甲,他们一看到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就会拉去他们家洗澡、吃饭。”刘金柱说,“红马甲已经成了抗震救灾志愿者的形象标志。”

    中青网讯 (记者悦丹)编辑:陈笛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