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鱼炖豆腐典故?
程艾玲
2022-02-27 05:24:42
共 1 个回答
许陶然
2022-03-02 08:39:52
得莫利村北靠松花江,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鱼来维持生计。在20世纪80年代初,村里的一对夫妇在路边开了间小饭店,招待路上歇脚吃饭的过路人,他们把当地的活鲤鱼和豆腐、宽粉条炖在一起,味道鲜美,很受过路人喜欢,久而久之吃的人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火。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在全省叫响,现在“得莫利”已成为黑龙江的美食名片。
如果说到得莫利村,那就要追溯到解放前了,这个村曾经很久以前没有中国人住,最初只有个俄罗斯人在这里靠着江边居住。当时松花江上跑着的是火轮船,木头是当时火轮船的唯一燃料,所以现在得莫利的位置是哈尔滨到佳木斯的路上添加燃料的地方。
当时中国人都居住在深山里,现在的“号令沟”、“聂把头沟”、“马山东岗”“李殿沟”这些地名也都是以人名命名的。他们在那里开垦种地为生,俄罗斯人就雇佣这些中国人在猫冬时伐木、码柈子,卖给来回路过的火轮船。据说当时的场景蔚为壮观,火柴柈子从江边一直码到南门外,堆积的木材跟小山似的,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得莫利”是取“得到木材的利益”的意思而来。当初叫得木利,后来被叫为得莫利。还有人认为应该是以俄罗斯人的名字命名的;也有一部分人说得莫利是满语,是“跑马驿站”的意思。事到如今,得莫利究竟是什么时候叫出来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