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遍了武汉四大相亲角,这里有奇葩也有心酸

相亲角里满是白头

相亲角里也渴望携手到白头

这里有荒诞也有不安

这里串连起两代人的婚姻观

走在洪山公园人头攒动的费洛蒙大军里,我,一个90后,显得格外打眼。

以无影塔为高点,向下绵延数里,放眼望去都是年过半百的光景。发酵的爱情气息,源头在大爷奋笔疾书的小本子上,在大妈眉飞色舞喷出的唾沫星子里。他们不是在谱一曲夕阳红,而是在为格子间忙碌奋进的子女们,串点姻缘。

秦大妈每周三上午在这里撑一把小伞,扎一个小凳儿,属于她“自产自销”的摊位就地“开张”。

她打量着每一个路过的人,仿佛用第一次见亲家的眼神将对方上下扫过,脑中以最快的速度精准计算着匹配度。

衣着毫不讲究,过!谈吐不够文雅,过!面相过于凌厉,过!若是瞟到一个初步满意的,秦大妈嘴角浮现一丝微笑,点点头,立马上前攀谈起来。

这将是本周,她在相亲角里串出的第一根姻缘线。

除了像秦大妈这样早早来抢占“摊位”的,剩余的都是来回穿梭于人群的“散户”。

有的手里紧紧拽着布满信息的A4纸,有的左手拿着小本子、右手握着没有盖的笔,随时开记,腰间别个小水杯,挎着小布包,这几乎成了武汉各个相亲角老年人的标配,颇有几分“人市”的味道。

在这些铺天盖地代言当事人的A4纸上,信息或打印、或手抄、或统一表格来呈现。“寻缘,XX,男,年龄,教育水平,工作收入,在哪里有房,渴望找什么样的对象”,已经发展成为这儿入行必修的相亲体。

简单明了的几行字,待价而沽,足以折射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经济水平。

洪山公园里一位来自洪湖的大妈告诉我:“男的找女的看长相,女的找男的看条件。”中山公园的杨爹爹说:“年龄大一岁,身价掉一分。”紫阳湖公园的“爱笑妈妈”说:“有一份体制内的正经稳定工作,是最抢手的加分。”解放公园扫地的老张又说:“不管怎样,最好有婚房依然是普遍条件。”

最奇葩的要属“护士免谈”、“能生育,结婚和现金支付都可”、“儿子是声控”、“属蛇属羊不考虑”。

走访得知,中山公园是武汉几大相亲角里成功率最高的,达到30%,甚至远远高于婚恋网和婚介所。洪山公园是管理最严格的,已有十年的历史。现场还看得到有保安巡视,公园里禁止四处粘贴,只在每周三将资料夹在线上,一条条围绕树干牵起来,中午时间一过,就收线退场,看不到一丝痕迹。

而解放公园相亲角早已逐渐形成了产业,被七八个婚介或个人承包,每人负责一块区域,来的人需上前提出自己的要求,但规模不及中山公园。紫阳湖相亲角在每周六开放,曾由武昌旅游局在此多次举办过全国大型公益交友相亲会。

秦大妈通常打完周三的洪山公园相亲战之后,周五下午过江去中山公园抄最新一周的“人市资讯”,再于周六上午到紫阳湖公园辗转,下午又回到中山公园直面一波家长,然后周日再去解放公园。

这是她用3年时间总结出来的一套,在武汉高效相亲角游览表。

洪湖大妈是退休医生,家里个个是体制内的干部,儿子也在央企工作,按理说不该为此发愁。询问才知,儿子有短婚史。曾经的儿媳谎报大十岁的年龄和86年的儿子结婚,因思想代沟和性格差异导致离婚。

大妈说现在不得不降低标准,第一看年纪,这是她们家的痛点,一定要找比儿子小的,不能再重蹈覆辙,即使同龄都不理想。第二家庭背景不能复杂,三口之家简单耍拉。第三不要妻管严,说来还是因为之前的阴影。

她说相比不愿找汉口的女生,更彪悍也更现实。觉得来相亲角的女方,不是被读书工作耽误的,就是性格不太好的,不然为何剩下了?

起初注意到杨爹爹,是因为他的背佝偻的实在厉害。那天下雨,也不是相亲角开放的时间,杨爹爹在屋檐下抄着寻缘信息,贴的高的信息,因为背而不方便看到,背后勾着的地方已被雨水沾湿而浑然不觉。

杨爹爹是为已过30的女儿而来,女儿在机会多的年纪过于挑剔。印象深的当时有一个IT男,爹爹觉得憨厚老实,可女儿觉得对方木讷又不解风情,拒绝了。后来杨爹爹听说IT男勤奋踏实,开了公司,婚后对家庭特别负责,连连叹气。

还有一次,杨爹爹相中一个在法院工作的青年,带上老伴去对方工作的地方查询,竟发现是骗子。爹爹气愤的说:“自吹自擂的不要信,即使条件差点,人一定要实在。”

因为着急,杨爹爹跑遍了武汉各大相亲角,无论艳阳风雨。他说近两年身体越来越差,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了这心病呐......知道我27,爹爹边说边一再提醒我“要抓紧,你还有机会”。

而每天在公园扫地的老张,总是受人所托帮忙留意做媒。他说要是放在过去,不知道自己该写多少介绍信了。看的多了,老张说:“条件越好的要求越细,这就是一个等价交换,你挑别人,别人也挑你。问题也不是别人的,是首先你得摆正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相亲角里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

因为年轻人的出现,其实是尴尬的。看到我们采访时的相机,老人们恐慌的上前质问,害怕被子女发现。通常有合适的,回到家他们也只是说,一个朋友的孩子还不错,不会说这是相亲角认识的。

我的同事婷婷就是看穿了妈妈的苦心,所以一直装傻的接受她的安排。哪怕她觉得不必把结婚当成任务一样去完成,至少也认同是一种交朋友的渠道。不过,每次出去见面,妈妈都会在周围暗中观察,有次遇到一个白癜风的,妈妈立刻跳出来主动将她带走。

婷婷说:“18岁是我们年龄上的成人礼,而在父母眼里,有了自己的家庭,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两代人的生活才得以完整,才能顺利的进入下一阶段。”

可大多数相亲角父母的子女,并不像婷婷那般领情。

不少大爷大妈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申请了专用的微信、QQ号,既为了跟上年轻人“在线social”的习惯,也便于互通有无,形成同盟。可那些来自“盟军”的子女信息,自家孩子看都不看,勉强添加好友,一言不合就拉黑,回头对爸妈说:“看,我努力试过了。”

很多年轻人认为,这串数字或许是门当户对的捷径,但不是建立感情的捷径。空有条件并没法加速从陌生人到恋爱再到婚姻的进程。

尽管相亲角的成功率,还是由子女最终来决定,但老人们依旧执着,带着不被理解的孤独感,陆陆续续走进相亲角。

“爱笑妈妈”每周都来,早就和周围相亲角的老人们成了朋友。大家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子女,有时候谁有事儿,其他人还会帮忙占位,帮她做推荐。

我问“洪湖大妈”没想过让孩子自己找吗,大妈很激动:“自己找?就是自己找被骗的这么惨!有我把把关,以后他们过得好,生个孩子,我们这个年纪,不带孙子干嘛?”

采访完,我和杨爹爹一起走出公园,他一路上还在叮嘱我抓住机会,就像面对的是自己的女儿。或许他看我愿意聊,找到了自己平时得不到的属于晚辈的共鸣和理解。

流连于相亲角,已然成为父母的习惯,无论成功与否,这里都是他们的聚会场所。这里缓解了他们对两代人,无处安放的焦虑与不安,更承载了他们对城市飞速发展的疏离之感。

到车站分开的时候,杨爹爹坐上公交,他的目光始终向窗外游离的找寻着,包包上属于他女儿的那张“说明书”,在窗边迎风摇摆。手上捏紧的那把在相亲角撑开过的伞,对他来说就是女儿的保护伞。孩子们不断地在随时代成长,公交发动,他渴望就这样追上子女的步伐。

相亲角是父母不服老的战场,这可能是他们余生为子女所能做的最后几件任性的事。

| 李静

| 赵小猴

江湖音乐节中奖名单已经出炉,

快加沃特君微信:what00027

看看你是不是幸运的那一个~

视频 | 好吃的月饼不需要讲故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