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绕城高速限行吗

导语 高速路对于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是有着关键作用的,很多人对于成都绕城高速限行比较关注吧,接下来,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成都绕城高速限行吗的相关报道,赶紧来看下吧!

  最新消息:10月19日起,成都恢复常态化限行!

  10月19日

  限行尾号:1和6

  限行时间:7:30-20:00

  绕城高速不限行

  雾霾预警最新消息:

  成都市决定于2020年1月14日零时起重污染天气预警降为黄色。

  黄色预警期间,全市范围内禁止露天烧烤、燃放烟花爆竹;

  橙色预警期间,四环路环线内持天府通卡免费坐公交,地铁八折;

  红色预警期间,四环路环线内区域03∶00至24∶00时段单双号限行。

  黄色预警

  全市范围内禁止露天烧烤、燃放烟花爆竹

  黄色预警:

  预测PM2.5浓度>115微克每立方米将持续48小时及以上,且短时出现重度污染;预测AQI(除PM2.5以外的其他污染物)日均值>200将持续48小时及以上,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黄色预警期间,全市范围内禁止露天烧烤、燃放烟花爆竹;

  全市所有矿山、石材厂、石板厂停止露天作业,砂石厂(场)、水泥粉磨站停止生产运行,场地内每天3次以上清扫冲洗作业;

  没有苫盖条件的堆场,每天至少喷淋6次。

  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建成区有关项目也将被限制:易产生扬尘的建材禁止露天敞开堆放和加工;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房屋建设、房屋修缮、大型商业建筑装修、外立面改造、道路画线、道路沥青铺设以及汽车维修、广告等行业的喷涂粉刷作业停工;除市政府批准的重点工程及应急抢险工程外,其他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包括开挖、回填、场内倒运)、建筑拆除、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沟开挖停止作业;施工现场国Ⅱ及以下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停用。

  此外,四环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不含)环线内区域,工作日的06∶00至22∶00时段:国Ⅲ(不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不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禁止通行(特殊车辆除外),其他车辆(含临时号牌车辆)按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实行汽车尾号限行。其间,也将增加城市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营运频次。

  (图源:摄图网 ID:500717046)

  橙色预警

  四环路环线内持天府通卡免费坐公交

  橙色预警:

  预测PM2.5浓度>115微克每立方米将持续72小时及以上且PM2.5浓度>150微克每立方米将持续24小时及以上;预测AQI(除PM2.5以外的其他污染物)日均值>200将持续72小时及以上。

  橙色预警期间的强制措施比黄色预警更为严苛,除黄色预警已包含的减排措施,修订预案还明确,停止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缓解空气污染。

  修订预案要求,悬挂大型汽车号牌(黄色)且核定载质量5吨(不含)以上的货运车全天24小时禁止驶入四环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不含)环线内区域。

  除了增加城市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营运频次,修订预案还明确,四环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环线内区域(含部分站点在四环路环线以内的线路)持天府通卡乘坐公交免费,持天府通卡乘坐地铁八折优惠。

  (图源:摄图网 ID:500691779)

  红色预警

  车辆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

  红色预警:

  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将持续48小时及以上;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作为最为严重天气情况,红色预警期间的应急措施力度最大。修订预案明确,四环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不含)环线内区域03∶00至24∶00时段(春节放假期间,国Ⅰ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不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以外的其他车辆不受限制):国Ⅲ(不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不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禁止通行(特殊车辆除外),其他车辆(含临时号牌车辆)按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

  预警信息发布时间

  修订预案明确,预警原则上提前24小时发布。预警信息发布后,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可以降低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

  不启动雾霾限行的话:

  限行车辆:所有“川A”及外地籍号牌汽车

  限行区域:三环路(含)与二环路(含)之间区域内所有道路

  限行时间:工作日的7:30-20:00

  限行规则:星期一为“1”、6”;星期二为“2、7”;星期三为“3、8”;星期四为“4、9”;星期五为“5、0”。

  但是,当成都发布重污染橙色预警的时候,成都绕城高速是需要限行的哦!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成都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限行】即可一键查看成都每日限行规定,获取交通管制、限行要求等最新相关资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