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的微传播时代 ——从戏曲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说起

新媒体似乎是个特别时髦的词,假如把新媒体理解为一种思想与精神的载体,那么,中国戏曲文化从来都是和新媒体结合最为紧密的。

中国戏曲文化史绵延千年,至今仍有蓬勃的生命力,其内在原因固然可说是精神的力量,但有一点客观基础不可忽视:承接戏曲文化的载体,始终都存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式一直有演变。远至宋元剧本,近至清宫档案的文献,上至皇家园林的戏楼,下至乡村田野的庙台,早至谭鑫培(1847-1917)的七张半唱片,晚至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文化部2018年申报计划主要面向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优秀京剧演员),中国戏曲文化,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来就是依靠这些形形色色的物质形态走入人们的心灵,保存于人们的记忆,不断地将全新的未来吸纳为历史的组成部分。催生戏曲文化产生的动因之一,固然是当时娱乐消费的市场需求,但戏曲文化的千年发展,并不只靠娱乐消费这唯一的刺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才是永恒的话题。或者说,戏曲文化一直都在主动地寻求或接受新时代的新载体以寄托自己的神与魂。

一百多年前,以报刊杂志为主要代表的平面媒体在中国落地开花,“京剧”二字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次连用,是在1876年3月2日的《申报》上。自此,中国戏曲可以说就进入了全新的媒体时代:平面媒体将戏曲演出的展示空间扩大到了千家万户,又从千家万户中把一批又一批的新老观众吸引到了戏曲演出的舞台前,这种互动形式前所未有,很快,广播、电影、电视等立体媒体也都加入了进来,到了今时今日,从黄发垂髫的少年,到鲐背之年的老人,数以亿计的人们已无法拒绝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戏曲文化自然也早已进入了数字化的传播时代,进入了多数人须臾不可离的手机屏幕。以戏曲文化传播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

微信公众号在信息传播方面有着许多传统媒体不易具备的优势,比如多媒体综合并进同时呈现,便于个人随时随地视听接收,除了微小的流量,几乎不存在发行成本等等。传播效率的起跑线平均了,其实更对运营者提出了“内容为王”的内在要求。综合性程度特别高的戏曲文化,恰好与微信公众号的这些特点很为契合。笔者目前没有能力做相关的调研,所以不知道以戏曲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总体数量与亲子类、商务类、情感类的公号数量是否具有可比性,但就平时所关注或只在微信朋友圈中见过的戏曲公号而言,已经颇为可观,类型也不一而足,抛开多数戏曲院团、教育、研究机构所做的单位工作信息发布平台,笔者就以下三个戏曲公号(维护主体分别是媒体、京剧从业者,和青年戏曲爱好者)作为个案,对戏曲文化的公号体传播略作分析,以下是他们的概况:

【新影戏曲台】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全资直属文化公司中视长艺(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办的戏曲新媒体平台,于2014年3月21日正式开通,由中央新影集团的戏曲影视创作团队依托自身的传统媒体资源优势和戏曲传播专业优势创立。平台成立来,以一日一发从不间断的高频率,为用户推荐戏曲界动态新闻,推送戏曲剧场现场原创图文,戏曲梨园掌故,发布最新戏曲演出资讯。截至2018年4月14日16时,已有15003名订阅用户。

公号内开设多个小专栏,包括:“戏闻快报”、“剧场特供”、“戏院水牌” 三大常规专栏,以及“今日视频”“观剧团招募”“美文欣赏”“大家来说戏”等多个不定期专栏。

在以专业戏曲图文吸引戏迷粉丝的同时,平台还进行了不少泛文化、泛娱乐类原创图文的开发。此类图文不再局限于纯戏曲内容,而是挖掘戏曲文化中的泛文化内涵,整合其中新鲜有趣的内容,贴合网络用户阅读习惯,用更为娱乐化的表达,将戏曲内容揉合其中,进行图文推送。

【京剧艺术】由年轻的京剧艺术从业者联合同样年轻的京剧爱好者于2016年01月24日创立,旨在对京剧艺术进行全面介绍,传递艺术思想,提供交流平台,线上线下两手抓,展现并不高冷的京剧艺术和并不遥远的京剧人。每日更新京剧相关视频、音频和相关图文,截至2018年4月13日23时,关注人数达39859人(男女比例均衡)。

【昆韵】由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以苏州昆剧院为核心调研基地,对昆剧的起源与发展方向进行调研,于2017年9月28日创立后,其初步目标内容为推送与昆剧艺术相关的知识与人大学子对昆剧专题调研的成果,旨在为昆剧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为让人体会到昆曲独特的韵味,遂起名“昆韵”。截至2018年4月14日19时,关注人数为246人,总推送文章20篇。

比较而言,又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上三个戏曲公号的维护主体虽然不同,但都以传播戏曲文化为主要目的,“公众号”既名“公众”,其愿景就是期待更多人来了解和关心所推送的内容,而不是为了孤芳自赏,特别是【新影戏曲台】,由于其与中央电视台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血缘关系,有意识对与电视内容相关的用户互动进行设计,通过互动中用户对内容的分享、评论、社交传播,充分提升电视观众的参与感,使观众真正从电视时代单纯的“观者”,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参与者”。因而对于电视戏曲节目的观众数不但有量的积累,还有质的提高。

二、正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之广,公号内容的获取与转发之容易,戏曲文化借助公众号的平台传播速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就吸引相当多的公号读者关注,进而因为互动形式简单易行,公号主体可以迅速地了解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并且修改硬伤与讹误也比传统媒体方便简洁得多。

三、众所周知,戏曲艺术,是综合性艺术,综合性艺术的展示空间,固然是以舞台为中心,但舞台展现并不是戏曲文化唯一的展示载体,所有跟戏曲有关的图、文、像等内容,假若被公号体所吸纳,需要做适合主流手机屏幕长度与宽度的调整。这些看似多为碎片化的信息,被碎片化地吸纳,加上信息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综合融汇的能力,是可以促使读者甚至观众,对戏曲文化进行迈向整体的进一步探索。换句话说,可以吸引相当一部分人从戏曲公号了解戏曲,最终从中吸引愿意通过现场观看整场演出的观众。

四、2017年,为响应2015年[国办发52号]文件的精神,中央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戏曲进乡村和戏曲进校园的相关文件,其中不约而同地提到在戏曲院团送精彩节目进校园之前,要有专业的研究人员和教师对当日演出剧目进行讲解与赏析,与此同时,已推广戏曲文化为己任的戏曲公众号,也能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可以这样说,综合性艺术的传播方式,也应该是综合性的。

五、存在的问题:多数戏曲公号不易做到像【新影戏曲台】那样,可以有自己专职或兼职的采编人员,因而推送的内容多以现成资料为主,当然,中国戏曲文化的海量资源足够取用,但由于维护主体的专业化程度不同,较容易出现署名不规范、注释不规范等版权问题,假如日后渐渐引入盈利模式,版权问题会更加成为限制公号发展的瓶颈,不得不未雨绸缪。

冯骥才先生的代表作《神鞭》结尾,惯使辫子功的“神鞭”剃了光头,改用

新式的左轮手枪,并言道:辫子丢了,神还在,这一变还得是绝活儿——“神鞭”可以变为“神枪手”,这恰恰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绝好范例。古老而优秀的中国戏曲文化,一样可以借助一切新媒体发挥自身的生命活力,戏曲公众号的前景必然是光明的。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张一帆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化报》有删节,现发布完整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