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创建于1985年9月,前身是广州市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2001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职能的划转,我院从广州市劳动和保障局划归到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更名为广州市特种设备检察检验所,为其下属正处级事业单位。2007年5月,经市编委批准更名为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   我院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的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建筑提升机械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技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工作,并负责颁发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同时承担我市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任务,是华南地区建立最早的特种设备安全机构之一。
  多年来,我院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现有职工185名,高级检验师3人、高级工程师10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41名,本科生63名。现有各类先进检测仪器800余台(套),办公、实验何培训场地达5000多平方米,拥有各类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如电梯综合性能测试仪、高精度超声波测厚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测速表、超声波探伤仪、水准仪、激光经纬仪等。

  为了满足日益繁重的多元化企业服务,我院不断完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建立了特种设备管理信息窗口,应用先进管理软件,对电梯、起重机械、厂内车辆、建筑机械检验数据、检验结果、预约排期等信息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融合了办公系统、数据交换、档案管理和数据查询,实现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二十多年来,我院凭借着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获得国家实验室、国家检查机构、省计量认证资格等多项资质认证。2004年,通过中国实验室认可委(CNAL)的认可,取得了国家实验室认证,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认可的检查机构。今年,我院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复评审。目前,我院共取得国家实验室认可项目11项及检查机构认可项目16项。
  面对特种设备检验任务越来越重、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安全责任越来越大的新形势,我院着眼未来,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实施“科技兴检”战略,提升检验与服务质量。2006年,我院完成的科技项目“电梯运行记录技术研究及记录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电梯运行记录仪”(黑匣子)专利证书,并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为了提高我市特种设备检验的覆盖率和检验工作质量,我院实行以区域覆盖的方式开展工作,另设东区、南区、番禺、增城、从化、花都、开发区七个办事处,有效地保障了全市特种设备的安全。
  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证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我院先后为广州地铁、琶洲会展、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大学城、龙穴岛、亚运村、广州电视塔、西塔等多个市政项目的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在检验、服务等方面实施重点保障,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各类大型特种设备验收检验工作。

  为顺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变化,我院努力将单一检验型转变成检验与服务型机构,除依据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对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等特种设备实行法定检验检验外,我院还受企业委托,开展建筑机械、擦窗机等特种设备的委托检验。同时,我院还承担广州市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任务,受政府部门和客户委托,开展了特种设备事故鉴定、质量技术鉴定、安全评估等。2004年,我院成立了特种设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并成立了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为广州地区乃至广东省特种机电设备生产厂商、使用者提供系列、公正、权威的监督检验和技术鉴定服务,为社会的生产安全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

  2004年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获得广州市政府授予的“文明窗口”称号。2007年,我院又荣获广州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而我院严谨的价值追求不言止步,对特种设备检验服务质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运作,近年建立以窗口质量满意度和现场质量服务满意度,全面量化考核检验质量,逐步建立起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的长效机制。
  自2001年起,我院为社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前的认证培训做了大量工作。2003年12月我院成立了广州市特种设备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至今为社会培训了大量特种设备操作、安装和维护技术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达2万多人次。
  24年来,我院在广州市质监局的领导下,以“为了每个人的安全”为愿景,以“保安全、促发展”为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检验能力和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安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智联招聘版权所有 本网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