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怎么了!?央视竟又来点赞!这次《新闻联播》这样说……

最近徐州频频在央视各栏目亮相

规格一档比一档高

小编看得好兴奋!

继前段时间央视密集点赞徐州改革事业之后

就在昨天!

《新闻联播》再次为徐州点赞!

报道聚焦徐州水生态建设

美丽生态再次为徐州壮脸啦~

徐州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曾经可以用“灰头土脸”来形容。可现在的徐州已今非昔比,最近刚刚通过了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验收。为了修复水生态系统,三年来徐州可是下了一番功夫。

贾汪过去是徐州重要的煤炭产地,也留下了大片采煤塌陷地。

曾经的贾汪,是黑色的

徐州人都知道

贾汪曾经是这样的——

这样的

甚至这样的

而要对塌陷地进行整治,让其变成湿地,需要政府前后投入50多亿元,值不值?当时争议不小。

徐州市贾汪区区委书记曹志介绍道:“其实我们在建设潘安湖景区的时候,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当时大家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这50多亿投下去,短时间内见不到效益,对我们区级财政也比较困难,大家也很担心,这个钱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经过反复讨论、研判,最终达成了共识:徐州作为一个资源枯竭城市,生态这个短板必须补齐。经过巧妙的治理,潘安湖水镇现有数百亩水域的荷花,已经成为人工湿地,今年以来,旅游人数就达到120多万人次,收入近2亿元。

现在的贾汪,是绿色和蓝色的

今天的贾汪,

已经编成绿色和蓝色的,

山清水秀,人美景更美,

呈现在全国游客面前的基本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短短几年间,

曾经遍布煤矿的贾汪,

居然打造出4家国家4A级景区,

他们分别是:

AAAA·潘安湖景区

AAAA·大洞山景区

AAAA·督公湖景区

AAAA·凤鸣海景区

把一片“煤海”打造成连片的美景,

徐州人的创造力也是棒棒哒!

徐州与水生态建设

除了贾汪的华丽蝶变,整座徐州城都在水生态建设上下足了功夫。

2013年,水利部确定45个城市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徐州是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除了矿坑塌陷地综合治理等90多个项目,徐州还完成了市区19条河流、7个湖泊的连通工程,每天60万方的水要经过两座净水厂净化完,才能进入河道,实现了“源头净化、清水进城”。

今天的徐州已经变身“最美水乡”,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省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市形成了“九河绕城、七湖润彭”的水系新格局:

(九河指:故黄河、丁万河、房亭河、闸河、玉带河、三八河、徐运新河、荆马河、奎河;七湖指:云龙湖、大龙湖、金龙湖、大湖、潘安湖、九里湖、吕梁湖。)

丁万河入围全国首届“最美家乡河”,全市19条骨干河道升级改造,水流量提升3倍:

九里湖、潘安湖、安国湖等煤炭塌陷地经过治理成了湿地公园;

市区数十条“黑臭河”经过整治成为了“景观河”,后续还有一些黑臭河仍在陆续整治中;

建成骆马湖水源地及徐庄水厂,市区构建了“南有骆马湖、北有微山湖、内有地下水”的三水源供水,彻底扭转了依赖地下水的历史格局;

(徐庄水厂鸟瞰)

不仅全市1233条大沟级以上河道、72座中小型水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护责任范围,而且将村级河道纳入管理范围,总共14907条河道落实河长。

徐州,以绿色姿态打造中心城市

关于这一点,

其实小编说过很多次了,

“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名号不是白来的,

而且,在6月13日,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我大徐州榜上有名,

而且是全省第一个!

今天的徐州,已经得到国务院的正式认可,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非常重视徐州的发展,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徐州工作,也是省内少有的殊荣。

而徐州能有今天的美丽,离不开决策者的规划研判,离不开建设者的辛勤劳动,也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精心呵护。

因此,

我们用经营山水的理念去发展经济,

就能营造最具吸引力的居住就业氛围,

打造出令人信服的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来源:无线徐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