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有什么名小吃 德州十大小吃

生活常识|2022-10-26 19:32:01

方日排行为您整理了德州有什么名小吃,它们是德州扒鸡、长官包子、武城煊饼、宁津大柳面、平原老豆腐、郑店马蹄烧饼、宋楼火烧、禹城泡子糕、房寺油酥烧饼、德州羊肠子,帮您了解德州十大小吃的详细信息,供参考选择。

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又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著名的德州三宝(扒鸡、西瓜、金丝枣)之一。德州扒鸡是中国山东传统名吃,鲁菜经典。德州扒鸡制作技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德州扒鸡就被列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供帝后及皇族们享用。五十年代,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从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车选购德州扒鸡送给毛泽东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鸡因而闻名全国,远销海外,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长官包子

长官包子是山东省德州宁津县长官镇特有的风味小吃,始制于清朝道光年间,已有百多年历史,其特点是面白薄皮,肉多馅肥,油汁不溢,味浓香而不烈,馅鲜肥而不腻。长官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用隔年羊肉,剔净筋骨,剁至细而不腻,以小磨香油调馅,配葱姜末、花椒水和上等酱油等调料。食用时,入口软而不粘、兜馅韧而不破,上捏三十二折,熟后如盛开的菊花,形味俱佳。

武城煊饼

武城煊饼是山东省德州武城县的特色传统名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大如盘,厚如指,色泽黄亮,皮酥馅嫩,香味四溢。武城煊饼制作方法独特,将面皮包肉香菜馅、压擀成饼状,放前锅烙,再移后锅内石子上烘烤。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就了其独特的酥、香、焦等口味,食用时皮薄肉嫩,香脆可口,风味独特。

宁津大柳面

宁津大柳面是山东省德州宁津县特有的风味小吃,因产自宁津县大柳镇而得名。宁津大柳面历史悠久,其面条细如粉丝,色如嫩柳,滑爽可口,软而有力。大柳面调卤讲究,可分为炸酱、肉卤、麻酱、海鲜、鸡蛋五种。食用时再搭配各种蔬菜,口感劲道爽滑,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夏季以凉面为主、冬季则以温面为佳,老少皆宜。

平原老豆腐

平原老豆腐是山东省德州平原的传统美食,传承至今也有了数百年历史,其特点是豆腐似雪如玉,卤像玳瑁琥珀,红中透白,红白相间,食之香气扑鼻。平原老豆腐最重要的就是豆腐的口感和卤汁的口感,老豆腐的卤汁是用酱油、盐加水,然后放入葱、花椒八角等十几种香料混合而成,要经过多次卤制加作料的过程最后制成卤汁,在吃的时候将适量卤汁和油倒进豆腐碗中即可。

郑店马蹄烧饼

郑店马蹄烧饼是山东省德州乐陵市郑店镇的传统名点,因其形状如马蹄而得名,其制作历史已有300多年,以其皮瓤分离、外脆里嫩、酥香等的独特风味而驰名鲁西北。马蹄烧饼的制作方法非常考究,从制作到成熟出炉需要十余道工序,其配料严格精细,所用面、油、酥、芝麻均有精确的比例,刚出炉的马蹄烧饼外酥里嫩,色、味、形俱佳,易于储放,携带方便。

宋楼火烧

宋楼火烧,又名灯笼火烧,因其重量轻、薄如纸,经风轻轻一吹便“飞”起来,也称风筝火烧,是山东省德州夏津县的特色传统名吃。宋楼火烧制作始于清朝中叶,由宋楼勤行名师侯其顺创制,主要是用上等面粉,加入适量的黄豆面,用盐水和面,每个折压6层,层层刷香油,经过烙火烧制成。做好的宋楼火烧层薄如纸,香酥可口,芳香扑鼻,口感劲道,味美,要是切成丝加精肉或鸡蛋焖烩,口味更佳。

禹城泡子糕

禹城泡子糕是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的地方特色糕类食品,是用米粉(江米或者黄米)和糖稀、生油等制作而成的。禹城泡子糕制作历史悠久,其特点是香甜酥口,越吃越香。一直以来,泡子糕都是禹城当地群众馈赠亲友的特色食品,更是婚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甜点。禹城泡子糕尤以“老卢家”的泡子糕最为著名,如果你到德州禹城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甜点小吃。

房寺油酥烧饼

房寺油酥烧饼是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房寺镇的特产小吃,是以面粉、植物油、动物油、五香面、精盐、芝麻为主要原料,用特制的三合土泥糊制的炉子烤制而成,其色香诱人、外酥里嫩,咬上一口,芝麻、酥沫会散落一片,五香气味四溢,使人回味无穷。房寺镇油酥烧饼具有焦酥、焦黄、五香味、芝麻香等色香味俱全的特点,既易储藏,又便携带,是非常受大家喜爱的小食品。

德州羊肠子

德州羊肠汤,又叫清血肠,民间俗称“羊肠子”,是德州著名的特色汤羹。德州羊肠汤的做法是用羊血拌淀粉加葱花香料香油等灌入羊肠,煮熟切段,加汤而食。食用时,一碗酱红色的羊肠子,再淋上艳红的辣椒油,撒上翠绿的香菜叶,入口爽而不腻,香嫩软糯,味道浓香,并无腥膻之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