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这座城市包容性怎么样
熊嘟嘟
2022-03-12 10:03:09
共 10 个回答
童话镇
2022-03-16 19:00:01
必须是深圳啊!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深圳的口号,也是深圳实实在在在做的。
深圳的包容,有历史的原因。一是原住民很少。对于一个两千多万人的城市来说,原住民只有数十万人(改革初三十多万人,现在约五十万人),而外来人口超90%,原住民想排外也排不了。二是深圳靠近香港,深受香港包容文化的影响。三是深圳开改革开放之先河,信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大家都是来创业的,以赚钱为第一要务,都是凭实力说话,凭本事赚钱。四是深圳建市时间短,相对来说,利益集团还没有固化。
至于其他原因,欢迎补充。
郭豪豪
2022-03-18 10:07:46
澳门!
郭子歆
2022-03-20 07:28:35
包容不排外,人人平等,要看两个指标,
1、要看城市性格,是不是人本主义思想,是不是真正的人与人平等。否则是一种,富人怜惜的高高在上的对穷人的包容,这不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包容。
2、看通婚率,能不能接受外娶外嫁。
深圳等移民城市还要等等看,让子弹再飞一会。
因为深圳距离形成自己的城市性格还远,现在都是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人,都是外人,土著很少,所以包容性很强、都是外人也无所谓排外。要看深二代、深三代们能不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城市性格。到时候再判断。
比如,上海原来以苏州、宁波人为基础,以前是比较排外、不怎么包容的。外地人一律叫“乡下人”,本城内也区分“上只角”与“下只角”,来另眼看待的。
但进入新千年后,上海的城市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有一种雍容大度、海纳百川的气势出来了。但内心还是依据财富、衣着、谈吐,来判断人的。人还是要分三六九等的,不同人是不在一起玩耍的。
广州,具有千年历史,城市性格已经稳定,其底色人更接近符合现代要求的人本主义思想。但涉及到婚嫁这种核心指标,还是很难和别的省市人通婚的。
要做一个比较的话,上海像老欧洲,广州像以前的美国,东北其实更像以前的美国
所以,最包容的,我觉得还是沈阳、长春等东北城市。这些城市对财富看的没那么重,同时对婚嫁基本就看人品,对是不是本地人、外地人,不是很看重,地域、民族、血统观念很少。
李清弦
2022-03-22 09:16:18
中国最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是深圳。因为,深圳没有原著民,都是外来人口,谁去排外?无法排外。
二是,北京。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全国的精英们都在进京。北京原著民,已经不到一半了。连主导力量群体,都是外来人口,怎么排外?
三是,上海。上海和北京的实力略有一拼。上海的原著民,是最排外的。他们称除了上海以外的地方都是乡下,包括北京。
但事与愿违,上海,已经和北京一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也是精英们蜂拥而入。搞的上海人想排外,但已经是排无可排了。
四是,天津,重庆。都是我国的直辖市,都在大发展,也已经是全国各地人们想去的地方。再说,天津和重庆人本身就具有特别强的亲和力,非常随和可人。可以说,城门洞开,是原著民中最不排外的城市。
五是,近年来,发展较好的省会城市。由于本省及周边人口的涌入,也已经无法排外了。她们是南京,杭州,济南,广州,福州,西安,郑州,昆明,乌鲁木齐等等城市。
六是,已经迫不及待,盼望人口大量涌入的城市。这主要是人口流失量最大的,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代表城市是东北四姐妹,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四个“难姐难妹”,都是副省级城市,但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她们同病相怜,她们都在盼望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怎么可能去排外?
还有东北地区的地级市,包括内蒙古东四盟,共有三十六个,大部分城市的人口流失都更为严重。比如,辽宁省的鞍山,抚顺,本溪,阜新。吉林省的四平,白城,通化,辽源。黑龙江省的大庆,伊春,绥化,齐齐哈尔。这些城市,象老人盼望儿子趣媳妇一样,盼望能够“添丁进口”,进来大量的新的人口,那怕是农村人口进城也好。
这些城市的原著民,本身就是“闯关东”前人的后代,他们知道,人口迁徙,是社会必然,其胸襟宽广,他们怎么可能去排外?
孟子君
2022-03-21 23:06:37
中国香港最具有代表性。它曾是四小龙之一,国际资本大佬的乐园,也是鱼龙混杂之地。
董致豪
2022-03-24 01:02:30
沈阳。
严翊铭
2022-03-26 10:00:27
兰州市,是全国支援大西北时,来自全国各地精英,汇聚各地人文精粹,外地人占了多半,最包容,无排外现象。
堵爱景
2022-03-28 22:19:58
这个问题我有一定发言权,本人在武汉、济南、烟台、贵阳、天津分别生活过5年以上,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我都去过,据我的观察,没有一座大城市是排外的,因为大城市人口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各种阶层各个地方的人都有,所以很少有大城市出现排外现象,但是大城市中也并不是没有地域歧视,尤其是大城市的小市民,虽然说不上排外,但是他们那种骨子里的地域优越感很重,无论北京上海还是天津,武汉都有类似的地域优越感。真正比较排外的地方通常都是那种有一定区域优势的小地方,一方面因为外来人口相对很少,所以外地人在他们看来很稀奇,另一方面这些地方都因为自己区域有一些优点,所以当地人很容易有一种自带的优越感,这一点在七八十年代的苏州,烟台威海这些城市特别突出。
还有一些城市,地方虽然不大,但是一直是外地人不断流出流进,所以从没有排外的意识。在这一点我认为西南一带的城市比较突出。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这些城市都一点感觉不到排外。相反如果你说普通话比较标准,别人对你还会特别客气。所以我认为,所谓包容性最强的城市,可能在西南一带。
谢宏煊
2022-03-27 03:13:13
深圳
段正卿
2022-03-29 15:57:14
很简单的,不需要走南闯北也就准确判断,原人口与面积与现差距越大越有包容性,反之越排外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