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的副宪第,杨柳青的总宪第

  • 2019-11-05 16:31:06
  • 名镇杨柳青

大家去天水,那里有一个著名旅游景点——的南宅子。南宅子大门墙有块匾,上面是三个大字:副宪第。

天水副宪第

第说宅邸、府邸的意思。那么副宪是什么意思呢?副宪是官职,明代始置,为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的副职,亦分左右,正三品。在外督抚,也加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挂有副都御史衔的官员的宅邸。2001年6月它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南宅子主人地官职,我想起了杨柳青的一处建筑——石马张宅。过去,在杨柳青大寺胡同和河沿大街交口的东南方向,兴盛胡同东面有一座坐南朝北的老式青砖建筑。青石高台阶,台阶两侧有垂带石,门楼高大气派。对照《津门保甲图说》,该建筑在清道光年间就已存在。因大寺胡同形成于元代,可以想见该建筑的建成可能远远早于清道光年。它就是明御史中丞张愚后代所居的宅邸,人称张大中丞宅。张愚,字斋(1500-1552),明嘉靖壬辰科殿试二甲第四十六名进士,是明代戍边名将,生前曾任延绥镇(明代九个边防重镇之一)巡抚之职,因其在都察院做御史中丞,故而称其为张大中丞,著有《蕴古书屋诗文集》《浙西海防稿》。《卫志》记载:“愚由户部主事,历升右都宪。赋性刚直,莅政明敏。巡抚延绥,严饬戎务,边境义安。钦赐蟒玉。以劳瘵卒于官。赐谕祭,荫一子”。《津门诗钞》中录有他的诗《思归》:

投老惟耽物外情,青山原有旧时盟。

才疏谋国无长策,学薄持身耻近名。

贫剩蠹余书百卷,家遥蝶梦月三更。

水云何日梅花外,结个茅庵了一生。

张愚去世后葬于杨柳青镇东南,即今“成发佳苑”所在之地。其墓修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末崇祯四年(1631)重修。墓地面积为 2000平方米,原有高大封土堆、牌坊、享堂、石五供、燎炉、石羊、石马、翁仲等。正因为其墓地多石人、石马,其定居在杨柳青的后人被称为“石马张家”。

据记载,张愚墓有碑五,题撰者包括有徐光启、李春芳、于慎行、钱象声等,这都是当时的显贵人物。其碑现已无存,我们只能看到旧版《天津县新志》记载的徐光启所撰之碑文《重修张大中丞公墓碑记》。碑文记述了张愚的生平和张愚墓曾经的风貌,并简介了重修张愚墓的情况。

据碑文载,张愚镇守延绥时:军中感愤乐战,有投石超距之气,皆愿得一当虏,而公特严防御,以伺叵测,不欲邀功。所修筑城堡,墩台四千六百所,特有备以无患,每遇虏入寇,出拒战,斩首辄百许级,所获器械,名马以数千计,时套贼入犯辄不利,乃相戒曰:“张太师在,我何以自贻伊感。”于是,督府及部使者上功格,赐宝钞、飞鱼锦嘉劳之。未及满秩而卒。奇谋秘画,多不传于世。

张愚不仅戍边有功,而且曾在庚戌之变中有救驾之功。

张愚是延绥巡抚,挂右都御史衔,旧时称为总宪。比之挂副都御史的副宪高一级。而宅邸规格,副宪第以土坯房为主,而张大中丞宅则是内土坯外青砖的“砖包土”。可以说,杨柳青的张大中丞宅无论主人官职、贡献,还是房子的规格都比天水南宅子高很多。但是人家2001年成为全国文保单位,开发为旅游景点。张宅则在2000年被拆掉了。

  • 编辑:罗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