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宜昌市解放路群艺馆重建 标准堪比国家一级馆

三峡晚报2013/09/11 09:3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一座城市的群众艺术馆,承载了一方土地上文化普及与传承的希望。

9月10日,为迎接“三节”开幕,原址重建的宜昌市群众艺术馆盛装揭幕。省市相关领导出席揭幕仪式。

当天,宜昌“非遗”项目长阳山歌、枝江楠管、南曲、秭归花鼓舞、兴山民歌等在群艺馆大厅热闹上演。同期,新馆二楼美术书法展、五楼“非遗”展,以及舞蹈培训、摄影培训、京剧票友等活动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市民在新馆内表演节目。

64年群艺馆展新颜

原址重建的宜昌市群艺馆,坐落于解放路2号,共10层,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投资近4000万元。新楼面向长江耸立,左边是解放路文化广场。

隶属于宜昌市文化局的宜昌市群艺馆,2008年加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其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10月的人民教育馆,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设群众文化辅导中心、艺术培训中心、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美术摄影书法辅导中心、理论调研信息中心、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办公室等6中心一室,承担全市5县3市5区的群众文化组织、辅导、调研和业务指导工作。

新群艺馆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按照群众文化活动、培训辅导、展览展示和非遗保护4大中心职能,设置了文化活动多功能厅、舞蹈排练厅、合唱排练厅、琴房、综合展览厅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示厅等。

步入明亮的大厅,“服务人民群众,繁荣文化艺术”,12个大字体现了公共文化惠民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宗旨。大厅右侧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免费开放的服务项目:舞蹈、音乐、戏曲、美术,琳琅满目。

全新阵地处处皆风景

一楼宽敞的廊道,是一面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墙。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呈现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文化墙的一侧是合唱排练厅,几十个合唱爱好者正沉醉于天籁之中。

二楼综合展厅,面积约有600多平方米,错落陈列着历代宜昌知名书法、绘画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来到三楼,宽敞的教室里,一群摄影爱好者正聆听摄影专家讲座。四楼则是宽敞明亮的舞蹈厅和几间标准琴房。

五楼全市“非遗”保护成果展,用图文及实物展示着宜昌、省级非遗项目。市民来到这里,可从摆放在展厅的龙舟,挂在墙上的粽子、艾叶、香囊感受端午的氛围;可以看到橱柜里富有地域特色的建东花鼓戏戏服。此外,还有宜昌堂调、兴山围鼓、薅草锣鼓、枝江吹打乐、楠管等各具特色的乐器。

成就位居前列

群艺馆副馆长黄贞静介绍,截止到目前,宜昌市共有18项、38项省级、64项市级和301项县(市区)级“非遗”项目名录,有12个、93个省级、399个市级和1401个县(市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荣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综合试点单位”、“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宜昌市群艺馆连续承办多届“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第14届群星奖音乐类决赛”等大型群众文艺演出活动。2007年,在承办“八艺节”的各项群文活动时,被评为“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筹办工作先进单位”,“宜昌市创群众文化精品先进单位”。

群艺馆拥有13个在岗高级职称专家,人才优势明显。8件作品获得群星奖,获奖数量和层次位居全省市州前列。郭昌宜、白晓萍曾荣获群星奖“金奖三连冠”;林鸿、王丹芹等主创和辅导的《喊歌》,荣获了第十四届群星奖群星大奖和表演奖。

群文活动丰富多彩

宜昌市群艺馆馆长林鸿介绍,群艺馆楼顶还有一个可容纳200名观众的小型演出厅,年底装修完后对外开放。届时,新馆可容纳2500多人同时在此活动。

群艺馆将按照文化部、财政部有关规定,免费开放合唱教室、综合展览厅、舞蹈排练厅、书法美术教室、琴房等场馆设施,面向市民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钢琴等各类公益培训活动也已正式展开。

“在全市加快建设特大特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建设文化强市征程中,市群艺馆要秉承‘服务人民群众,繁荣文化艺术’的办馆宗旨,更好发挥公共文化事业机构的职能作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市文化局局长王永平在开馆仪式上如是说。 

延伸阅读:

猇亭区新型城市社区建设速记 这里城美人更美

宜昌加快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 打造六大千亿产业

夷陵区加强配套建设 每年投一亿元建学校

东站广场补栽地被植物 玉龙草带绿城东区域环境

宜昌市《关于查处城区违法建设行为的决定》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