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黄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一)

员工上班前准备

1.员工需提前10分钟上班,以便测温、记录、入司车辆消毒等;

2.员工上班前需在家自行进行测温(体温检测超过37.2℃的人员,必须休假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禁止带病上班,并及时 公司疫情防控专班报备);

3.员工需随身携带手绢纸巾,用于手部清洗后擦拭;

4. 员工上班及上下班途中必须佩戴口罩,进公司时要接受检测人员测温,检查有无发烧等症状,必要时进一步确诊(体温检测超过37.0℃的人员,在“体温检测记录表”进行记录跟踪,同时进行二次检测,超过37.2℃的人员安排休假;含所有入司人员);

5. 各部室/直属机构当天到岗负责人,需提前到岗并实施开工前监督检查工作(即8:50以前到达工作岗位);

6. 为了加强室内通风,室内温度会有所降低,请全体员工适当加衣保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二)

员工入司路径

1. 通勤员工及车辆,全部由大门门岗进入(接受门岗检测人员测温、消毒车辆后方可入司);

2. 住宿员工上班时,需到大门门岗测试体温后方可上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三)

员工用餐管理

1. 取消个人自助用餐形式,以各部室/直属机构为单位,每天指定一名同志到食堂领取餐食,分时段进行领取(部室取餐时间:12:00;子公司取餐时间:12:10 ),取餐人员请戴口罩取餐。餐卡充值由该同志统一办理完成,本月充值时间为2月17日、18日、19日中午;

2.请各部室、各直属机构在每天上午10:00前向综合办公室报送就餐人数(联络人:胡蜀黔),便于统计;

3. 食堂供餐时,原循环使用餐具取消(全部使用一次性餐具);

4. 食堂供餐、用餐区域,实施定期消毒(早、中、晚餐后);

5. 员工就餐过程中,禁止二人以上扎堆用餐和聚集聊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四)

防控安全管理措施

1. 因口罩等防控物资货源短缺,采取“公司协调+员工自备”的形式,准备一次性医用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工作时间段全员必须佩戴口罩;

2. 公司内人事考勤指纹机全部停用,由各部室/直属机构自行实施考勤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3. 公司办公区禁止吸烟,吸烟人员需到室外吸烟(吸烟人员需保持1.5米距离);

4. 公司各卫生间投放肥皂,满足员工使用(禁止往外携带);

5. 在岗期间,禁止二人以上聚集聊天(员工各自独立在本工位,杜绝随意走动、交流);

6.公司内公共区域、会议室、宿舍、车辆全部 实施消毒处理(1次/4小时);

7.公司内公共区域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在公司一楼两侧楼梯口),对口罩回收箱实施定时消毒(1次/4小时),每天按照医疗垃圾处理方法规范处理,员工需将佩戴过的口罩废弃到专用回收箱内;

8.公司购入的物资全部进行消毒处理(1次/每件);

9.公司内禁止用酒精进行喷洒消毒,如需用酒精消毒,应采取擦拭的方式(消毒用品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见附件)。

10.公司员工下班后,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11.外来人员必须佩戴口罩,需由物业人员进行车辆消毒、体温检测等登记后,方可进入公司,接待区域以承接部室/子公司为主,避免在多个办公室滞留。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五)

防控跟踪管理措施

1.根据《安顺市关于继续强化细化社会网格化防控阻断疫情传播的通告(第6号)》,省外返安人员要及时向社区及公司报备,有序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检查身体无异样后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对离开安顺市行政辖区但未出省的员工,返安后要及时向社区及公司报备,公司疫情防控专班要提前排查该员工最近14天内的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如有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同栋楼、同村组居住生活者,要定点隔离14天检查身体无异常后才能返岗参加生产经营活动,严禁“带病上岗”;

2.全体员工上班、住宿过程中,如个人产生发烧症状,须立即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同时报备至公司疫情防控专班进行登记跟踪管理;

3.全体员工需严格按国家、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需如实反馈个人信息,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各部室/直属机构发现发烧症状的员工,需立即按流程进行报告(严禁瞒报、漏报、误报和迟报);

4.建立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负责人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保障合理购入应急物资、消杀用品、防护物品等,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准备,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坚决杜绝疫情发生。

消毒用品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不受特殊管控的消毒产品可有效灭活病毒。与此同时,消毒产品还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危险特性,如果使用储存不当,极易引发火灾、中毒、灼伤等安全事故。相关消毒用品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酒精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乙醇闪点12.78℃,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75%乙醇消毒液闪点大约在22℃,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

1.在使用75%乙醇进行消毒过程中,室内禁止喷洒式消毒方式,应采取擦拭方法进行消毒且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洒漏,空气中浓度不超过3%以防止火灾发生,保持室内通风。室外采取喷洒式消毒方式必须禁止明火,防止局部喷洒浓度过大,遇明火发生燃烧风险。

2.接触明火若酒精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3%,衣物静电可印发燃烧、爆炸,切勿往身上喷洒酒精

3.酒精消毒前后,禁止吸烟。

含氯消毒剂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灭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灭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84消毒液、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等)、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含氯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腐蚀性以及致敏性,过量或长期接触可能会致人体灼伤,与其它物质混用,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中毒。

1.采取防护:含氯消毒剂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或腐蚀性,如果长时间直接和人体接触,对人的皮肤和粘膜有较大的刺激,调配及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

2.正确使用:含氯消毒剂严禁与其他消毒或清洁产品混合使用。如84消毒液与洁厕剂、酒精等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

3.规范用途:含氯消毒剂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一般较强,严禁与酸性物质接触,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使用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太长。

4.安全存放:含氯消毒剂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应该放在小孩触摸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

5.应急处置:皮肤沾染含氯消毒剂原液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溅到含氯消毒剂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医治疗。

过氧乙酸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过氧乙酸消毒剂是一种强氧化剂,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具有酸性腐蚀性,必须稀释后使用。过氧乙酸可分解为乙酸、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1.采取防护:应严格按照所购入的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浓度和使用说明进行稀释,稀释及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操作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摇晃,防止溅入眼睛、皮肤、衣物上。

2.正确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进行室内喷洒消毒时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危害人体。在进行室内熏蒸消毒时,人员应撤离现场,熏蒸结束室内通风15分钟后人员方可进入。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用于对金属物品的消毒。

3.安全存放:过氧乙酸消毒液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并应该放在小孩触摸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

4.应急处置:皮肤沾染过氧乙酸消毒液原液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溅到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医院治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