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竹建地图第十三站丨东南大学:原竹凉亭

📌 文字:薛 力 王润生 周琪 吴则鸣 范琳琳 朱广轶 赵晨亦

📌 编辑:LK

以“知竹•乐居——为美丽乡村而设计”为主题的2017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虽然已经闭营,但是13个高校团队的“竹建”梦想还在一点一点地变成现实。从安吉县灵峰旅游度假区、两山创客小镇、孝丰镇潴口溪村再到大竹村,由13个高校团队绘制的“竹建”地图正在开启,设计的介入也在悄然间为安吉带来着改变,跟随“竹建”地图,探寻“下一站”的秘密......

设计构思

方案拟在浙江安吉地区用竹子搭建一个供行人休憩的凉亭。

安吉位于浙江省北部,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总特征是: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这种条件下的建筑,宜有寝卧、倚靠、休憩的功能,其空间应能遮雨避日、通风防潮、躲避虫扰。

施工 ©东南大学参赛团队

由于要用竹子搭建,因此要发挥其强度高、韧性大、重量轻、易穿插、可折弯的特点。方案首先借鉴竹床的特点,通过大梁和立柱的裹腿做法,营造一个抬起的地板面,并在下部利用拉杆做一个储存隔层。

然后借鉴竹椅的特色,将斜形的靠背插进竹床的大梁和底部的拉杆,使之既可以倚靠、晾晒,又成为支撑屋顶的结构。接着在靠背的顶端架梁,并将竹子劈成两半,作仰瓦和覆瓦放置其上,使之具有伞的意向。在仰瓦靠近屋脊的地方,留出竹子的横隔,阻挡雨水上流。横隔上开槽与覆瓦扣合。最后将凉亭置于石踮脚之上,保持竹腿干爽、防止沉降并阻止小虫上爬。

凉亭长2.4 米,宽2.4米,高2.1米,可供3人睡觉、4人坐憩。它利用了整竹、半竹、四分之一竹、竹蔑等多种尺度的竹材,综合了裹腿、穿插、嵌套、扣合、楔钉、垫脚等多种构造,简单易行,富有传统特色。

建造体会

学生一:周琪

参加搭建的这十五天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竹子面前我们都变成了小学生,而我们的老师正是工匠师傅。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直享受着充电的快乐,在实践中学习,与工匠们交流让我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躲雨©东南大学参赛团队

看似最简单的砍竹子,也不单单是体力活。竹子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砍竹子时哪一侧需要砍透?砍完后要倒向哪一边才方便运输?如果没有接触到这个环节,我们甚至都想不到有这些问题。真正操作起来,发现每一个步骤都不容易,例如,据竹子需要掌握锯子的角度,否则就会被卡住,我们尝试了很多次才能发现其中的技巧,但如果想据出弧度,估计还要再练上一个月。

真正进入了制作过程后,我们不断的发现更加令人惊叹的技艺。特别是座面的制作,我曾经以为是将竹篾直接铺在承杆上面,后来才发现是需要将座面做成一个整体,再进行安装。首先竹子要去皮,这样才能使得座面光滑,在这个过程中,竹子的清香弥漫在整个屋子里,世界上的顶级香水也望尘莫及。然后将竹子分成条,使得圆竹变成一个平面。最重要的步骤是将分散的竹条穿起来,类似于木头中的穿带做法,这个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不断敲击一根细软的竹篾,使其穿入薄薄的竹子中,在亲眼见到之前,这样的事情我也不敢想。

整个过程都是由一位七十岁的老师傅完成的,他说他也有十几年未曾做过了,年轻一辈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做竹匠,也许就在我们这一代这样的工艺就会渐渐消失。这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在坚持使用传统做法完成这次设计的理由,我们用影像记录了整个过程,也亲身体会了每一个环节。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实体的建筑,而是技艺的传承。

凉亭建成之时,恰逢一场暴雨,我们一行人躲如其中避雨。雨停之后,烈日暴晒,我们又躲入其中避暑。闻着竹香,感受着竹子的清凉,远处是竹林和峰峦,真想在这里睡个午觉。

学生二:吴则鸣

我们的愿望是做一个全竹构的设计,除石垫脚外,其他任何材料包括绑扎用的绳子,铁钉,钢索,螺栓一概不用。在工匠师傅的制作过程与我们自己的动手尝试中,我深刻理解了用材的单一绝不意味着构造的单一,反而意味将竹子的物理特性发挥到极致。例如,竹子中空,劈开的半竹可以作瓦;有竹节,保留最上端仰瓦的横格,可以避免雨水上流等等。有幸能亲身体验这一凝聚了千百年匠人智慧的工艺。

从伐竹工人带我们去取材就发现,用竹子建造这件事,并不简单,如不了解竹子的特性,连砍竹子这一步都过不了:先在最下面一根竹节的下部,斜向下用力,用劈竹刀转着砍一圈,一个熟练的工人,砍七八刀即可,刀刀砍通,然后人站在高处,抱住竹子向上一抬再向身体方向一扳,这样,竹子便大头朝下落下去了。我们师生每人试着砍了一两根竹子,就浑身是汗且断面不甚好看,工人们看似轻轻松松将绝大多数的竹子砍下来装了车。

所以说,理解材料的特性,是我们本次建造的起点。

学生三:范琳琳

在安吉短短十几天的时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一点一点看着图纸上的竹亭子变成现实,一个一个节点被真正建造出来,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在竹亭的实现过程中,亲眼见证了裹腿、穿插、嵌套、扣合、楔钉等多种构造的实现。最深的感触是,和师傅的有效交流非常重要,师傅对图纸上精确的数值并不敏感,需要转译成通俗的语言告诉他,节点的施工也不是精确按照图纸来进行,师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有一些改动。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寻求一个平衡,师傅的经验是建立在无数的实践上,他们对竹材性能十分了解,堪比结构师的作用,他们的意见需要听取,比如大梁大头与小头直径的差异在图纸上是没有表现的;另一方面,为了不影响设计效果,使设计变得可控,也需要力求控制数据的精确。在此过程中和师傅的“斗智斗勇”还是非常有趣的。

随着部件做好被运到现场组装起来,竹瓦一片一片搭建上,一个小竹亭安静地在笔架山脚下,竹亭的出现对场地几乎没有什么破坏,它尽量选在了避开已有植物的地方(但不可避免地占用了一颗车前草的上方,便把车前草移栽到了两米开外)。我想这样便是绿色的建筑,纯天然纯手工不会破坏土壤,没有建筑垃圾,就连竹子的废料也被村民拉回去别有他用。由于夏季竹子含水含糖较大,竹亭的寿命不会太长,少了一年多了也不过两年,不过竹亭生于自然,覆灭之后也能回归自然。村民如果觉得亭子好,便叫来师傅再做一个,不过几天的功夫,相信也会比第一个做得更好。

遮阳©东南大学参赛团队

学生四:朱广轶

在营造过程中,我们思考了几个问题。

第一,作品的实用性,即如何使作品尽可能的为更多人服务。建筑的本质是使用价值,既然功能——“亭”已被规定,那么在如何更大程度的造福于民方面,“选址”就变得尤为重要。反复比对后,我们选在一处枫树林前,亦靠近路边,即可为枫树林主人浇水施肥之余所用,亦可为往来村民、游客遮阳躲雨休憩所用。我们希望建筑建成后在当地保留使用下去,而不是建好了、围起来、展完了、就拆掉。

第二,“竹”在整个作品中的定位是什么,如何表现它的不可替代性?“竹”在作品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表皮?结构?装饰?文化符号?我认为设计中只有体现出“竹”作为建材的不可替代性,所谓的“竹建筑”才有真正的意义、才可以真正找到当地的文化自信。最终,我们设计方案全部用“竹”来做,不用一根钢钉。从用火烤弯形成的基座,再到竹篾编织的凉席,再到竹瓦屋顶,都是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

第三,建筑的可实现性及意义。建筑师,并不仅起提供图纸的作用,如何使建筑落地也并不只是施工方要思考的问题,建筑师要在源头上将实际建造问题考虑周到,天马行空的想象极易使建筑变成“文化烂尾楼”。得益于设计之初的全面考虑,我们在活动结束之前就基本完成了竹亭的营造。

在建造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建筑不但要充满“地域性”,更应充满“人情味”;我们认为,竹亭的营造应该尽量使当地的工匠参与进来,这样既有利于手艺的传承,也可提高当地人的参与度。

学生五:赵晨亦

待客 ©东南大学参赛团队

本次大赛以“竹”设计建造为主题,邀请国内众多知名高校参加,这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完善思维方式﹑提高动手能力和加强团队协作精神的良机,而且更加有助于补充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各大高校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同时,这对提高我们对建筑学的兴趣,开拓视野,激发我们对建筑与材料和环境问题的探讨有了重要影响。

本组拟建造一个凉亭放置在路边,供过路村民休闲、纳凉、遮风避雨使用。在建造过程中,我们遇到过一些问题,并在指导老师与竹匠师傅的沟通之后得以解决。通过参与整个过程,我第一次了解到,一个方案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落地。这不仅需要设计师画图,建造者也是非常重要而必不可少的。毕竟再好的设计,也需要建造者的双手实现;当时的工艺、建造者的水平,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设计者的想法能否实现。从初期方案的构思、制图和竹结构的设计,到最终在现场制作,再经过以实践为基础的优化改良,我们始终坚持如一,团结一心,最终顺利完成了凉亭的建造并投入使用。

通过这次比赛,我和同学们加深了了解、培养了感情,此后在工作上得以更加默契。通过这次比赛,我和同学们极大地开拓了眼界,积累了经验,广泛与各高校的优秀学子进行了学习交流,认清了自己的短处,看到了别人的长处。通过思考与总结,我们发觉自身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努力。本次大赛不仅让我们增加了比赛经验,也让我们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相信今后再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会表现更好。

结构指导教师:王润生

本设计结合我国传统的竹榻、竹亭和竹椅的特色,简单的说就是竹榻上加了一个竹亭顶,通过兼作六根靠背的柱连接,结构简单,受力明确。

屋面采用有檩体系,三根原竹作为主梁置于两侧的立柱上作为主受力构件。原竹中间剖开,打通竹结,正反相扣,既作为椽条又代替了瓦片的作用。两侧各三根原竹立柱作为支撑屋面的竖向受力构件,微向外倾斜,兼作靠背,借鉴了古法竹椅的靠背做法。三根原竹立柱通过若干组连接件形成了格构柱,解决竹柱细长而稳定不足的特性。

下部竹塌采用两根原竹扳弯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并设置了拉梁加强,榻面和置物层荷载通过主梁和拉梁传至立柱。屋面荷载通过片柱传至两层拉梁并传至立柱。榻面采用竹条并设置次梁以减小受弯后的变形。

临风 ©东南大学参赛团队

整个结构通过四个石础置于平整并压实后的地面上,无需对地基特殊处理,方便易行。本结构的节点连接均采用传统工艺,结构轻盈,自重较小;采用当地工匠熟练使用的技法,简单可靠可行,便于大量实施。

由于竹材料本身的特点对耐久性有一定的要求,增加了一定的费用。竹子的机械性能因竹子种类、年龄、气候因素、含水率和竹茎高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就对设计造成一定的困难,一定程度上要依赖当地工匠的经验,这就需要根据本地的特色制定一些标准以方便此类结构的推广。由于竹材料的特性,传统的工艺做法未能充分发挥竹材料的优点,开发新型的连接做法也是需要研究的方向。

建筑指导教师:薛力

这次的建造活动主要由工匠带领学生完成的。热情的是工匠,好学的是同学。

东西要易造,有用。这就是设计凉亭的主要目的。

跑之前要会走。这就是全古法、全人力的真实原因。

坐憩 ©东南大学参赛团队

建筑会生,也要会死,这就是使用天然材料的重要意图。

建筑也许不能长久,但它可重生。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将会得到传承和进步,世界观也会得到净化和提升。

感谢伟大的祖先,它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让我们自豪,催我们奋进。

东南大学参赛团队

指导教师:

薛 力 王润生

参赛学生:

周 琪 吴则鸣 范琳琳 朱广轶 赵晨亦 杨长青 李 多 周 阳

建设单位:

孝丰镇大竹村

技术支持:

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木轩竹木有限公司

安吉江南竹子研究设计中心

大赛历程

2016年12月2日,安吉县政府在竹高峰论坛上与国内八所著名建筑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2017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的举办奠定了基础。

2017年7月3日,安吉县相关领导考察深圳大学建筑学院并听取该校关于安吉建造营的筹备情况。

2017年8月10日,以“知竹·乐居——为美丽乡村而设计”为主题的2017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在安吉盛大开营,安吉县领导为参赛高校授旗。

2017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政府

国际竹藤中心

承办单位

安吉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安吉县竹产业发展局

安吉县竹材应用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

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安吉县孝丰镇人民政府

安吉县城市建设投资集团

媒体统筹

CBC建筑中心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

参赛高校

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深圳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安吉

安吉,是浙江北部一个极具发展特色的生态县,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得名。安吉是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中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金牌旅游城市唯一获得县,有中国第一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美誉,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美丽中国最美城镇。

区域位置优势明显。安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随着杭长高速的全面通车,构建形成了30分钟到杭湖、90分钟达沪宁的快捷交通网络。

美丽乡村影响深远。目前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64个,其中已建和在建的“精品示范村”达到21个,12个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创建总覆盖面达到95.7%,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一产加快“接二连三”。按照高效生态品质智慧农业发展目标,加快农业“两区”建设,不断提升白茶、笋竹、蚕桑发展层次,“安吉白茶”成为全国首个在华东林交所上市的绿茶品牌。二产加快转型升级。坚持生态环保导向,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竹、椅两大传统产业。竹业经济综合实力全国第一。三产加速高端提升。全力打造全省首批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县、长三角首选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端于黄浦江源头的西苕溪孕育了神秘的古越文明,是古越国重要的活动地和秦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郡治所在地。上马坎遗址赋予了安吉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成为“浙江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第一点”;千年古刹灵峰寺,与杭州灵隐寺被誉为姊妹寺;涌现了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三国东吴大将朱然、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著名林学家陈嵘、画家诸乐三等名家巨匠。

About UED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UED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UED Contact

Explore More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