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海洋博物馆
五一开馆试运行

每天免费接纳3000游客!

参观采用“预约制”

具体参观预约方式
将于4月2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公布

或待4月25日正式发布后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天津本地宝”或“海洋知圈”,对话框发送【海洋博物馆】即可进入预约入口、存包取包操作入口、查看交通指南、展馆内部VR全景、各个展区和展厅游玩亮点等。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约入馆的须知

因为5月1日起只是试开馆,而且实行预约入馆,每天只能进入3000人,切记需预约再来,可不要白跑一趟。

参观前你还需要知道:

a.需要带身份证;

b.全馆设置有电子导视屏,提供3D线路指引和信息查询;

c.馆内导览设备可以自助租赁,参观结束后还能生成报告带回家;

d.博物馆肯定有安检,自拍杆什么的不能带的还是不能带;

e.可扫码存包,文末获取扫码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其地位堪比故宫博物院的海洋博物馆,可以称之为“海洋上的故宫”,其建立体现的是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它将结束中国没有一座与海洋大国地位相匹配的综合性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历史,这也是其地位堪比故宫博物院的重要原因。国家海洋博物馆承担着重塑中国海洋价值观的重任;不仅是天津滨海新区的文化地标,更是中国海洋事业的文化里程碑。

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海洋馆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国家海洋博物馆是我国唯一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是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国家海洋文化标志的大型综合性永久性海洋博物馆。

国家海洋博物馆座落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场馆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国家海洋博物馆主体三层,局部四层,展厅面积共计2.3万平方米。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鱼骨造型,典雅、大方。

来看看高空鸟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博馆的外观已经建设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入博物馆

馆内工作人员已基本就位

门口就有漂亮小姐姐迎接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馆内正在进行

内部展品布展和灯光调试

公共空间宽敞明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海洋馆朝外看就是

与之毗邻的南湾滨水景观区

现在正在加紧施工

景观区建成后将与海洋馆交映融合

成为体验海洋文化、享受海洋资源的休闲活动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大展区展现海洋文明

国家海洋博物馆共设六大展区,15个展厅,包括中华海洋人文展区、海洋自然展区、海洋互动展区、海洋科普教育区、海洋生态展区、高端合作展览及临时展览区,同时设有博物馆商店、餐厅、咖啡厅、影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中华海洋人文展区

中华海洋人文展区设有中华海洋文明第一篇章和第二篇章、海洋强国以及海上对外交流展区。

中华海洋文明第一篇章展现了中华先民们与海共存,在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过程中,承载的中华民族的宝贵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及其为人类海洋文明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海洋文明第二篇章展现了明清之际在禁海与开海的不断争论中,对外贸易与交往的步伐从未停滞,鸦片战争引发了中国人的海洋危机意识,在不屈抗争的同时,国人也积极吸纳西方海洋文明,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探索海洋发展的近代化之路,转型时代的艰难曲折,失望与希望并存。

海洋强国展览通过模型、多媒体互动展现的方式,展示出我国作为21世纪的海洋大国,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复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历程。

海上对外交流展区以海上对外交流为主题,展示复原宋元福船,以及相关的航海船舶数据及航海科技,展现古代人们利用海洋技术及海洋装备,与南屿岛国及沿线国家进行文化和贸易的交流。

复原宋元福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船为馆内“海上丝绸之路”展厅核心展项之一,将成为我国完整复原古船的珍贵展品,堪称海洋文化国宝级馆藏。

“宋元福船”复原项目邀请国内知名古船研究机构武汉理工大学造船史研究中心进行设计,力求忠实反映宋元时期福船原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洋自然展区

海洋自然展区包括远古海洋、今日海洋、大海星辰、龙的时代——海洋爬行动物展、航海发现之旅5个展厅。

远古海洋展厅包括洪荒海洋——前寒武纪海洋、生命海洋——古生代海洋、龙海沧桑——中生代海洋、新生海洋——新生代海洋四个部分内容,是目前国内展品较全、面积最大的古海洋专题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古海洋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古海洋展厅包括洪荒海洋——前寒武纪海洋、生命海洋——古生代海洋、龙海沧桑——中生代海洋、新生海洋——新生代海洋四个部分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古海洋展厅是目前国内展品较全、面积最大的古海洋专题展厅,展览从地球的形成引出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思考,通过对海洋的认知,认识到生命最早起源于海洋,引申出对生命形成的探索,通过地质年代表揭示地质年代与生命进化的关系,最后说明地球海洋的变化一刻也不会停止,现代海洋世界等待观众去探索和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海洋展厅包括本底海洋、生命海洋、海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大部分,共展出标本5000余件。

今日海洋整个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真鲨标本,制作标本的时候,工作人员特意留了两条小真鲨在胎盘中,这件标本极其罕见,独一无二

今日海洋展厅包括本底海洋、生命海洋、海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大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展出标本5000余件,整个展厅将陈列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标本,有长达9. 4米的鲸鲨,7-8米的白鲸等,极其罕见的怀孕双髻鲨塑化标本,海底滑翔机——蝠鲼、大王乌贼以及300余种五彩斑斓的鱼类,100多种海生鸟类,还有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套中国海域无脊椎动物标本,其品类多达4600余种,展览面积超过30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国内最大的大王乌贼标本,体长8.3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海星辰展厅包括星汉灿烂、日月之行、遨游太阳系、星海漫游、星际大航海时代、超越目力6个部分。广阔与神秘是大海和星空共同的特点,本展厅以海洋为主线,向观众展示人们在探索海洋过程中的天文学发现与发明。

龙的时代——海洋爬行动物展包括科学与传说,陆地、海洋和天空,“龙”的时代三个主要展示内容,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讲述地球生命起源于海洋,但却努力摆脱水环境,踏上征服陆地的旅程,富于戏剧性的是,它们历经千辛万苦征服陆地后,不久便大规模地重返海洋,最终这一幕在6500万年以前戛然而止,绝大多数海洋爬行动物和陆地上的恐龙一起灭绝了,成为这地球生命演化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幕。

航海发现之旅展厅包括序厅、达尔文的环球考察、探秘大洋洲、冰冻荒原、非洲之旅、深入新大陆、奇境欧亚7个板块。

海洋互动展区

“欢乐海洋”主题空间划分为热带海洋、温带海洋、极地海洋三个环境分区,以及相应的过渡区域,是由轻松有趣的海洋科普体验项目与舒适灵活的休息区域共同构成的复合功能空间。

“穿越极地”展分为“极地生命”、“科考基地”、“极地生存大挑战”“极地生命"三个主题区,主要以极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为主线,设置南北极两个抽象化的场景,场景周围设计若干小型互动展项展示极地生命的生存智慧,让公众对极地环境有大致的了解。

“科考基地”以基地步入式场景体验的形式,结合小型互动展项让观众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周围大型互动展项了解和模拟科考人员的工作方式。

“极地生存大挑战”则结合教育活动,旨在让观众意识到极地环境的恶劣,以及科考人员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结合各种互动增加展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海洋科普教育区

海洋科普教育区有4个科普教室,一个三角形开放教室和一个宽大开放活动厅组成,教育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龄儿童,主要承担青少年海洋科普教育主题活动,注重参与性,寓教于乐,增强亲海、识海、护海意识。

高端合作展区

高端合作展览——“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是为了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国家海洋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联合海上丝路沿线省市相关博物馆共同推出的通海扬帆、东西汇流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

海洋生态展区

海洋生态展区包括活体珊瑚生态展、活体鱼类展、活体水母展三个展厅,该展厅将与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展览,采用由馆方管理,专业公司饲养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海洋博物馆

地点: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海博道

交通:133路在南部消防站下车,换乘中心生态城4号线在枫丹园下车,步行500可到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誉为“海上故宫”

国家海洋博物馆馆体由四幢跨陆地、岸线、海域的白色流线型大型建筑组合而成,犹如张开的手掌、一只奇妙的海洋的生物伸向大海。每个区域将展现不同的功能,应用于不同方面的海洋场景。飞鱼“跳跃入海”的造型,形象地演绎了自然生物从陆地向海洋延进的动态形体之美,体现出一种别致的动感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名誉院长、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刘景樑是国家海洋博物馆技术总指导介绍说:“海洋博物馆设计中最大的特点是场馆将陆地和水域结合在一起,好像是从陆地向海洋延伸的一个动态的建筑形态,项目的三个部分—馆藏部分、室外和海洋公园、堤岸的水面都有展品展示,将博物馆和环境、生态、海洋、未来有机串联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个区域包括一系列不同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能赋予不同的功能。建筑造型奇特、海洋藏品丰富、展陈设计现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建筑都是多边形的,面向海口,往水中延伸,五个建筑大小不一,形状也不尽相同,五个建筑在一起又形成一个整体,看上去像花瓣一样,这座海上矗立的艺术品,其地位堪比故宫博物院,可以称之为“海洋上的故宫”;其建立体现的是国家海洋发展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阅读

┣ 超震撼!国家海洋博物馆率先走进抢先看!| 即将开馆,免费参观!

┣ 首座国家级海洋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即将开馆!堪称“海上故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 信息来源:天津本地宝;城市快报;微滨海;生态梦网等 复制转载请标注并保留信息来源:海洋知圈编排 大家都在看

官方授权独家首发《珊瑚礁科学概论》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海洋环境监测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10000个科学难题(海洋卷)》全网独家首发:海洋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主要聚焦在?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二级学科有哪些?|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专著出版发行 |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