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粮食战略有哪些?

 我来答
我的小哲哲

2022-11-21 · TA获得超过49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788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139万
展开全部
中国必须改变粮食安全政策,要构建以国内生产为主、国际适当补充的后疫情时代全球共赢的粮食安全再平衡战略。具体来讲,就是要控制我国食物进口量,通过建立全球食物生产基地绿色和安全标识,实现数据共享网络化,建立流通监控信息化,保障国外食物进口的安全,实现食物进口的全链条粮食安全管控模式。

对于国内粮食安全保障而言,就是要通过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国内食物生产效率,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实现国内食物生产的稳定、高效、绿色、健康,补足进口缺口;打通国内食物生产-储存-加工-流通等环节,最大限度减少食物损失;改善城乡居民饮食和消费习惯,减少食物浪费。

由于中国田、地、粮、业的空间分化,从2005年开始,中国北方粮食生产比重首次超过南方粮食生产,北方粮食产量占比由2010年的55.39%增长到2018年的58.45%,南方则由44.61%减少到41.55%,并且这种趋势不断加强。传统的“南粮北运”已经被“北粮南运”所替代,而南方则成为水果、水产品、加工食品的生产基地,这种食物南北生产分工的格局,导致国内粮食安全对物流的高度依赖。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中国跨省粮食物流运输主要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其中铁路占比50%,水路占比40%、公路占比10%。疫情长的期性、突发性,以及隔离和封城等措施导致物流不畅,对各环节运输时间和运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显著提高食物运输成本,增加食物的有效和安全供给难度。

因此,从应对疫情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来看,再平衡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和食品加工非稳定格局非常必要。具体来讲,就是要控制北方粮食生产比重增加的态势,实施绿色、可持续、集约化生产方式,减少水土资源消耗,提高食品加工比重,减少长距离运输;同时提高南方粮食生产比重,降低对北方的依赖,减少食物流转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病毒以及其他病毒的传播途径,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对人口密集区,特别是大城市的蔬菜等副食的安全、快速、高效供给产生了严重影响,特别是人员隔离以及交通管制等措施,显著增加了物流成本,导致新鲜农副产品的价格快速上涨。在40年的快速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一批千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形成了全球范围内人口最多和最为密集的城市区域。

因此,进入到后疫情时代,大城市必须建立自己的蔬菜供应基地,以保障应急条件下新鲜蔬菜的生产和快速供给,确保自己在交通管制条件下的基本食物有效供给和安全保障。另外,在特大城市,必须增加以公园、绿地为核心的公共空间,它们不仅可在疫情或其他紧急事件发生时充当避难场所,还可以为应急蔬菜生产基地提供空间。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多地再次暴发表明,未来的全球粮食安全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亟需构建后疫情时代大国粮食安全新战略,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疫情、气候变化和水土资源紧缺可能给食物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实现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纲要确定的“零饥饿”目标,做出中国贡献。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